第二天。
早。
小团子吃过早饭,拉着姜希悦的衣角,眼睛亮晶晶的:“娘亲,月儿想去城外找福福姐姐。”
姜希悦一听“城外”,立刻皱了眉:“城外太远了,而且之前你就是在城外出的事,娘亲不放心,咱们不去好不好?”
北定侯也跟着点头:“是啊月儿,城外不比城里,万一再遇到点事,可怎么办?”
金栖之和二哥哥也劝:“妹妹,咱们就在城里玩,我给你买好吃的,二哥哥还能陪你玩,不比去城外强?”
可小团子却摇了摇头:“不行呀,月儿答应过要去看福福姐姐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见她许下过承诺,加上想来镇南王也没能力再造次。
姜希悦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要去也行,娘亲亲自陪着你,再带上几十个家丁,都配着家伙,一路护着咱们。”
“太好啦!谢谢娘亲!”
-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城外去。
路上很顺利,没一会儿就到了林芙满住的地方。
小团子听见了熟悉的狗叫声,往隔壁一看,看见三只眼熟的大黄狗。
隔壁的阿婆正在给它们喂肉,也认识小团子,冲她笑眯眯打了招呼。
对阿婆来说,小团子和林芙满可是散财童子呢。
当时林芙满把狗借走没多久,小团子就带着人来和她说明了情况,还给了她一笔钱。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养狗也不过是为了看家护院,平常就剩菜剩饭的喂着,完全没想过这三只狗还能给她赚一笔钱。
当时她就美滋滋收下,想着回不来也无所谓。
没想到林芙满居然带着狗回来了,把狗健健康康还回来不说,还又给了她两笔钱。
一笔是借狗的费用,一笔是给狗的伙食费和辛苦钱。
她惊喜地不行。
都是邻居,她也不是坏人,加上自己养大的狗也多多少少是有感情的,她自然也不会去私吞那笔给狗的钱,自然是给它们花了。
给它们每只狗都造了个新窝,每天好吃好喝供着,时不时牵出去溜溜。
毕竟,这也是这些狗给她赚来的钱呢。
光是另外两笔钱,就有好多呢!
至于林芙满那边……
看门的还是熟悉的人,为小团子和姜希悦开了门。
只是一进门,姜希悦就皱了眉。
院子里乱糟糟的,地上的雪没清,盖在地上,底下不知道有什么,连雪都凹凸不平的。
还有些枯枝败叶散在地上,屋里的窗户也没关好,看着格外冷清。
林芙满听到动静迎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夫人,月儿,让你们见笑了,我这两天没顾上收拾。”
姜希悦走上前,拉着林芙满的手,这是她隔了许久第一次见林芙满。
见她黑了不少,又摸了摸她的手,粗糙还有各种细小的伤疤,冰凉冰凉的,她心里顿时有些不好受。
姜希悦从怀里掏出一叠银钱,往她手里塞:“孩子,你一个人住,怎么把自己照顾成这样?这些钱你收下,买点炭火,再买点好吃的,别委屈了自己。”
“夫人,不用不用!”林芙满赶紧摆手,把银钱推回去,“我有钱,不用您给,您这样,我反倒不好意思了。”
“你这孩子,跟我客气什么!”姜希悦又把银钱递过去,“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我家月儿,我给你点钱,也是心意,你必须收下。”
两人推来推去,小团子凑过来,拉着林芙满的胳膊,软乎乎地说:“福福姐姐,你就收下吧,你收下了,娘亲才放心呀。以后要是没钱了,就去府里找月儿,月儿再给你!”
林芙满犹豫了一下,终究是没再推辞,接过银钱,小声说了句:“谢谢夫人,谢谢小月亮。”
姜希悦这才笑了,又对身后的家丁说:“你们几个留下,把院子里的雪清了,枯枝也收拾干净,屋里的窗户关好,再帮着烧点炭火。”
“是,夫人。”几个家丁立刻应声,开始忙活起来。
林芙满赶紧叮嘱:“叔叔们,院子里那些东西可别扔了,都是有用的。”
“放心吧姑娘,我们只收拾垃圾和清理积雪,不动您的东西。”家丁笑着应道。
“那些不是垃圾,有用的,清理积雪就行,麻烦你们了。”
家丁们和姜希悦都有些疑惑,姜希悦不理解但尊重:“按她说的来吧。”
“是。”家丁们自然也不会多话。
林芙满冲她感激地笑笑。
对她这个小小的五岁身子来说,要清理积雪确实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昨天回来,光是把房间收拾出来,就耗费了她全部的力气。
她刚刚还在规划着要怎么分几天分块清理,现在有人帮忙,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林芙满又笑着说:“夫人,小月亮,我带你们去前面的街上逛逛吧?这镇子不大,但是有好多好吃的,还有卖小玩意儿的,可有意思了。”
“好呀好呀!”小团子立刻点头,拉着林芙满的手就往外走。
街上果然热闹。
雪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大家又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了。
由于前段时间的大雪,导致好多人都没有办法出来经营摊子,没了收入。
所以,最近又可以摆摊了之后,摊位比以往季节天气好时都要来得多得多。
只见路上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叫卖的,有牵着孩子逛街的,还有邻里街坊站在路边打招呼的。
说话声、笑声、叫卖声混在一起,满是烟火气。
小团子一踏进镇子,眼睛就亮了:“娘亲,福福姐姐,这里好多人!”
姜希悦牵着她,还不忘叮嘱:“人多,记着牵着娘亲的手。”
林芙满也笑着伸手牵住小团子的手:“咱们一起走,这样就不会丢了。”
三人刚走了几步,就被路边一个糖画摊子吸引了。
摊子前围了好几个孩子,都仰着脑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摊子后面的老师傅。
老师傅手里拿着个铜勺子,勺子里盛着亮晶晶的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顺着勺子边流出来,落在光滑的石板上。
他手腕轻轻一动,糖稀就像长了眼睛似的。
先画了个圆圆的脑袋,再勾出长长的耳朵,接着是圆滚滚的身子,最后添上短短的尾巴和小爪子。
没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成型了。
再插上一根细竹签,等糖稀凉了些,老师傅用小铲子轻轻一铲,糖画就被完整铲了起来,递给最前面的孩子。
那孩子立刻欢呼着接过去,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引得旁边的孩子都羡慕地直咂嘴。
小团子看得眼睛都直了,拉着姜希悦的衣角晃了晃,声音脆生生的:“娘亲,娘亲,月儿想要那个小兔子。跟刚才那个小朋友一样的,亮晶晶的,看着就甜甜哒!”
姜希悦笑着点头,走上前:“师傅,麻烦给孩子做两个小兔子,要两个一样的。”
老师傅抬头看了看小团子,笑着应道:“好嘞!小姑娘真可爱,包你满意!”
说着,又舀了一勺糖稀,手腕翻飞,比刚才还快了些。
没一会儿,两只更精致的小兔子就做好了,耳朵尖上还特意勾了点花纹,看着格外讨喜。
姜希悦付了钱,把糖画分别递给小团子和林芙满,还叮嘱:“慢点吃,小心别让签子扎了嘴,吃完了别把竹签扔地上,要扔到旁边的竹筐里。”
小团子接过糖画,小心翼翼地举着,眼睛亮晶晶的,一眨不眨地看着,新鲜的不行。
林芙满也有点感叹。
这种零食,现代也有呢。
只不过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见到了。
也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工艺呀,就是不知道味道会不会有什么区别。
她轻轻咬了一小口,糖稀在嘴里化开,甜丝丝的,还带着点焦香。
唔,都是麦芽糖的味道。
但是,现代的好像要更甜一点。
不过古代的更好吃,因为有谷物的香气。
简单来说,尝着就更纯天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