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芷秋和小宝还有春儿三个人回来时,即墨景行抱着膝盖坐在台阶上,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们,像是被主人丢弃的小狗。
贺芷秋心下一软,上前伸出胳膊,即墨景行跳起来扑到贺芷秋怀里,声音闷闷地撒娇,“娘亲,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没有。”贺芷秋抱着即墨景行往里面走,“你是娘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娘亲怎么会不喜欢你。”
“那娘亲怎么只带哥哥姐姐出去玩,却不带我?”
贺芷秋也没有生气,坐在椅子上,把即墨景行放在膝盖上,温和地问,“那你说说娘亲为什么不带你?”
即墨景行低下了头,不安地扣着手指,小声地说,“娘亲,我,我没有写完大字。”
“对啊。”贺芷秋抱着即墨景行,慢慢地跟他讲道理,“你没有完成娘亲给你布置的任务,是不是要受到惩罚?”
“可,可我已经在补来了,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完以后再补。”即墨景行不甘地争取。
贺芷秋摇了摇头,直视即墨景行的眼睛,“宝宝,帐不是这样算的。你补完大字只是完成了你以前该完成的,这不是惩罚,这是弥补,你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即墨景行有些委屈地低下了头,贺芷秋也没有惯着他,本来已经被即墨寒还有小宝和春儿给宠坏了,她要是再不约束一下,那还得了。
晚饭后,贺芷秋收到了梁静好和贺芷恪的来信,信中说,他们一路往南,几乎都遍了大半个南祈,现在定居在通州。
通州地理位置偏南,气候温暖宜人,农业发达,百姓手里的余钱较多,乐意供孩子上学的家长也不少,贺芷恪和梁静好开了一家书院,教书育人。
信中还说,梁静好怀孕了,不宜奔波劳累,等生下来后孩子孩子稍微大一些,他们两个会带着他回京。
第二天,贺母就来找贺芷秋,他们也收到了贺芷恪的信,昨晚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通州看两个孩子,他们身边也没有个老人,不会照顾怀孕的女子,贺母正好闲来无事,等生下来还可以帮忙带。
贺芷秋连忙准备了许多的物品让贺父和贺母带着,他们走的时候,即墨景行也闹着要去,他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出过宫。
贺芷秋不同意,他就去闹即墨寒,即墨寒不同意,他又回来闹贺芷秋,可是贺芷秋也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即墨景行就把主意打在了即墨寒身上,缠得即墨寒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跟贺芷秋商量。
贺芷秋一口回绝,即墨寒无奈,“媳妇儿,现在路上都铺上了沥青,外出非常方便了,能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官道上到处都有驿站,我再多派些人跟着,不会有什么危险。”
他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骂又骂不得,打也打不得,只能来做贺芷秋的思想工作。
最后贺芷秋还是同意了,她给即墨景行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即墨景行点头如捣蒜,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贺芷秋没有办法,最后让她身边的大丫鬟墨兰和雪兰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