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啊,还是京城的书院好。”崔氏忍不住唠叨了一句,剩下的话又吞了回去,“正溪,你也不要怪娘啰嗦。”
“儿子不敢。”
梁正溪自小跟着梁老爷子长大,稍微大一些又跟着他爹上战场,几年也不回来一次,跟崔氏相处的时间很少,对她尊敬有余,亲近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梁正溪在边塞时岑心苗要跟着去,连带着孩子也在他们身边长大。
崔氏一时尴尬,她知道自己下意识的话惹得儿子心里不舒服了,可孙子孙女长到这么大,她见过的次数一把手都能数得过来,她心里也苦。
但老夫人年纪大了,这偌大的梁家琐事还得她操持,这是长房长媳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夫人也明白,心里更加亏欠这个儿媳妇,跟大孙子说话时语气都严厉了许多,“正溪,既然你已经调到京城当差了,就好好得孝顺你娘。书院的事等今朝回来了再说,还是那句话,他年纪还小,过犹不及。”
“是,孙儿谨遵祖母教诲。”
“太晚了,都回去吧。”
“是,祖母。”等到梁正溪和梁轶安走后,崔氏才对着老夫人福了福身子,“娘,那儿媳也回去了。”
“嗯。”崔氏都快要出去了,老夫人才说,“紫英,你受苦了。”
老夫人不说还好,崔氏一个人能够调节,她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抗压能力很强的。
但是老夫人一开口,崔氏鼻头一酸,眼泪争先恐后得涌了出来,她忍着酸涩,没有回头,“娘说的是哪里话,儿媳这辈子能嫁到梁家,是儿媳的福气。娘好好得休息,儿媳回去了。”
没等老夫人说话,崔氏赶紧往外走,出去后才忍不住拿着帕子擦眼泪。
“娘。”梁正溪的声音吓了崔氏一大跳,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梁正溪会在门口等着。
她还保持着擦眼泪的姿势,幸亏光线昏暗,掩饰了她的一部分狼狈。
“正溪,你怎么还没有回去?”
“我送娘回去。”梁正溪扶着崔氏的胳膊,道歉,“娘,对不起,这么多年儿子没有在你面前尽孝。”
崔氏的眼泪又忍不住了,她觉得自己今晚格外得想哭,就算是这样,她还是安慰梁正溪,“正溪,自古忠孝两难全,娘明白,娘不怪你。”
梁正溪的面色隐在阴影中不甚清晰,他的夜视能力很强,低头时能看到崔氏盘起来的头发中有白头发,不知不觉中,他娘也老了,老得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洒脱了,开始期待含饴弄孙了。
梁正溪深吸一口气,低头说,“娘,儿子明白,这些年娘辛苦了。”
这已经是他能说出的最大程度的感恩的话了,不管心里如何,但说出来就变得这样干巴巴的。
崔氏没有说话,只是另一只手附在梁正溪扶着她的那只手上,轻轻得拍了拍。
这似乎是记忆中母子两人第一次一起走,梁正溪格外得珍惜,扶着崔氏的手也格外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