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一问一答的话语之中,史严之已经酝酿出对付史弥远的绝妙计策。他对董宋臣说:“蒙古帝国发现了一种新药,名叫“一泄清”,它是一种春药,可以事先放入装有液体的容器里。置入后便会即刻溶解,男人一旦喝下了它,就会全身发热,骚动难忍,几次下来定叫史弥远呜呼哀哉。”
“难啊,要害史弥远的人可多了,他每天都是银器试毒,小心翼翼。”
“这又不是毒,银器根本检测不出来,像这样的死法,蒙古人叫着快乐死,史弥远是肯定察觉不出来的。”
听史严之这么一说,董宋臣才放下心来。于是,连忙向他谈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此后,董宋臣派出自己的心腹,密切注视着史弥远的一举一动,心腹将发现到的情况,及时地向他做了汇报。董宋臣想:现在是实施史严之计划的时候了,若再耽搁下去,自己暗地通蒙,力促联蒙抗金的目的就会暴露无遗,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怎样才能将蒙古的春药“一泄清”让史弥远喝到肚里呢?他想到半老徐娘的杨太后,太后杨桂枝的一切行踪,皆在他的掌控之中,她的贴身太监早被董宋臣收买,当董宋臣了解到她对史弥远已经恨之入骨,甚至有剐心寝皮的念想后,就在杨太后贴身太监的撮合下,二人答成了如下协议:杨太后力助董宋臣除去史弥远,董宋臣帮她的外甥丁大全调任京城为官且不小于三品的朝廷大员。虽然为难,但是董宋臣急于除掉劲敌,以绝后患,还是答应了她的条件。
杨太后忖思:没有了史弥远,力量就会削减不少,若不及时提拔自己的亲人掌权,便难以逃脱被边缘化的下场,若是自己向皇帝讨官,会被人说成是后宫干预朝政,不予理会。她知道,史弥远虽然对自己的肉体不感兴趣,但是对自己的太后身份趣味极浓,他要本宫一同说服皇帝联金抗蒙,从而巩固他的朝廷首臣地位不动摇。想到这,便向董宋臣要来十包“一泄清”。这春药,完全是按照汉人茶叶的样式进行包装的,看上去和茶叶无别,品起来纯香润泽,清爽可口,他史弥远就是做梦也想不到。
杨桂枝叫心腹在后宫找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宫女,这宫女长得娇小玲珑、螓首蛾眉,梨花带雨、亭亭玉立。她要这宫女给史弥远倒茶捶背,尽情地娇滴,热情地服侍。待凡事都准备妥后,便差人来到丞相府,呈上了邀请书。
差人一走,史弥远讪笑道:“风骚之女,又是情欲闷烧,要不是还有点利用价值,本相哪会赴约?府中稚女多也,如何应付得了?想归想,却不能不当作一回事,太后掌握了自己的太多的秘密,要是让她发起火来,将会玉石俱焚。她和自己曾利用“开禧北伐”的失败,合谋陷害宰相韩侂胄;还合计谋杀了太子赵竑……忒多的罪孽难以数清。
早在宁宗时期,史弥远就出使金国和那金宣宗——完颜珣称兄道弟,成了金朝皇宫里的常客,不久便和金后王氏有染,后来史弥远回宋,金后便向他透露出自己身怀六甲的好消息。而金国为了能在宋廷里捞取到更多的好处,还贿赂给了史弥远许多的金银财宝。此后的史弥远觉得自己一定要为金国人做些事情,否则,太对不起死去的金宣宗——完颜珣。
史弥远准时来到了永宁宫面见杨太后,他暗忖:就让自己再委屈一次,满足了太后的心愿,便能和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联金抗蒙,成为现实,也好向那阉割之人吐了自己的胸中恶气。
杨太后在京城临安租好了“西子茶楼”,她叫心腹事先将茶楼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清清楚楚。茶楼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心腹将蒙古春药“一泄清”和“西子茶楼”的“西子”茶叶毫无痕迹地进行了替换,太后端坐在贵宾房的屏风后面,耐心地等待着史弥远的到来。
史弥远只是带来个随从,他和太后商量的都是极其隐秘之事,不可让外人知晓,对太后,更没有防范之心,想想自己先前的狼狈样子,要不是太后的垂青、关照,哪来的这般权利和富贵?要知道,那时的太后相貌娇美、肤色白腻、美若天仙、冠压群芳。而自己呢?尖嘴猴腮,獐头鼠目,蓬头垢面、歪瓜劣枣。要是在徽宗时期,别说是在朝廷当官,就连太学府的门儿都别想进去。若不是自己的相貌丑陋,先皇宁宗,还不料定俩人有苟且之事?可以这么说,她杨桂枝是一朵鲜花插在了我史弥远这堆牛屎上。这么多年过来了,自己也确实有负于她,宁宗驾崩,本想指望着自己,可是我史弥远却没有满足她的心愿,还要处处地刺锥着她的心、肝。府中不但妻妾成群,还缠绕在年轻貌美的女子中间,竟然还和帮助过自己的何翠花暗中来往,而她还是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默默无语地支持着自己,偶尔对自己的反感,那也是因为你史弥远的过分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