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
宋婶子眨了眨眼,“哪个吴家?”
红旗渠虽然是个小村,但也有重姓的人家,一时间她竟不知道施阑珊要问的是那一家。
“就是妇女主任吴桂花家。”
“你说的是她啊。”
宋婶子一拍脑门,想起了今天在食堂听到的传言,“我还正想问你呢,你们俩怎么闹起来了?”
施阑珊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末了才问道,“婶子,是她历来就这样吗?还是只针对知青?”
“不是啊,以前倒也没听说过她们家有这毛病……不会是因为那件事吧?”
宋婶子小声嘀咕着,施阑珊耳朵尖,赶忙问道,“什么事?”
“哎呀,都是没证据的事情,那个词叫啥……空穴来风,都是讹传的,这种事……我也不敢瞎说,你这白菜够不够,我再给你拿点粉条。”
宋婶子似乎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敷衍的转移了话题,转头就钻进了屋里,再出来的时候,手上捧着一捆粉条。
“这是你叔他们家那边过来走亲戚的时候带的,说是红薯做的,你拿回去一起炖了,味道不错的。”
“哎,谢谢婶子。”
施阑珊虽然看出了些端倪,但宋婶子那样子分明就是不想说,她也只好作罢,正要离开的时候,就听宋婶子低声说道,“这事跟你们家周玉清有关,你要是真想知道,还是去问问他吧。”
周玉清?
这件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施阑珊怔住,都没来得及纠正宋婶子的误会,便满脑子猜测着离开了。
……
第二天一早,是全村放工的日子。
施阑珊起了个大早,跟周玉清收拾厨房做饭,昨天晚上她没找到机会询问周玉清,就想着等干完活再问。
她跟着周玉清忙前忙后,周玉清把肉切块,还有些肥油,就由她炼成猪油。
等忙完又去洗菜,出了宋婶子给的白菜,另外还有周玉清晾的干菜,本来她想去山上找点蘑菇,但这几天太忙,这事就耽搁了,等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所以只能用些野菜干菜之类的凑合着炖一锅。
刚洗完白菜,施阑珊直起身子锤了锤后腰,就看见门外站着个生面孔。
“同.志,你是来吃饭的?”
施阑珊看了看刚升起来的太阳有些纳闷,她肉还没下锅呢,人怎么就先到了?
“谁要吃你做的饭。”
来人一张嘴语气就冲的很。
施阑珊心中顿时多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你是……”
“我是周玉清的未婚妻。”
啥?
施阑珊有些不敢相信她的耳朵。
周玉清……未婚妻?
等她反应过来,头一件事就是在脑海里翻起了原书。
可她翻来覆去找了好几遍,除了有个冯清清,余下的倒真没看见。
这未婚妻又是怎么回事?
“我叫吴芳芳,是周玉清的未婚妻。”
吴芳芳见施阑珊傻在原地,得意的抬起了下巴。
“吴……姓吴?那你妈是……”
“我妈?就是咱们村的妇女主任,吴桂花!”
施阑珊倒吸了口凉气,她总算明白为什么吴桂花会针对她,原来中间还有这件事!
只不过,书里为什么没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施阑珊怀疑的时候,就听吴芳芳开口了,“你要不要脸,霸占着别人的男人,还欺负我妈跟我妹妹。”
“大清早的,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正在厨房洗锅的周玉清听见声音走了出来。
见到吴芳芳不由得冷下了脸,吴芳芳看到周玉清,立刻换上一副委屈模样。
“玉清,我这不是来替我妈跟我妹妹要个说法嘛!”
吴芳芳脸色转变之快,胜过翻书,再配上她那矫揉造作的眼神,不由得让施阑珊一阵牙疼。
“等等,她是你未婚妻?”
混乱之中的施阑珊抓住了周玉清问道。
“不是!”
周玉清坚定的说道,“从来都不是!”
“那她这……”
“周玉清!咱们俩可是娃娃亲!你不会打算不认吧!”
没想到吴芳芳一听这话顿时炸了毛。
“娃娃亲?”
听了这话,施阑珊似乎有了点印象。
趁着两人对峙的时候,她赶紧翻看原书,这才发现的确有这么一号人物,只不过是在周玉清回城之后遇见的。
只是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施阑珊实在想不明白,赶过来帮忙的宋婶子见到吴芳芳哎哟一声凑到了施阑珊身边,将她拉到了一边。
“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书对这段描写的很是模糊,施阑珊一时之间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干脆询问起宋婶子。
宋婶子见状,叹了口气才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他们俩的确是娃娃亲,二十年前两家老人定下的,只不过后来周玉清的爸妈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吴家也就不认了,周玉清之后就当了兵,吴家就把她许给了外庄的人家,结果刚定下来,那个小伙子就死在了矿山里。
就有传言说吴芳芳克夫,再也没人敢上门说亲,正好赶上周玉清回来,他是战斗英雄,只要退伍就有一大笔津贴,吴家这不重新贴上来吗?”
宋婶子挤眉弄眼的说着,施阑珊这才搞清楚情况。
原来是这样。
不愧是能在这个年代招蜂引蝶的男人,魅力就是不一样!
施阑珊在心中默默感慨着,还不忘看戏。
眼见周玉清满脸厌恶,不由啧啧两声,心里觉得他也挺惨的,只不过原书的周玉清可是开了不少后宫,但是看看现在的周玉清,别说开后宫了,都没什么找媳妇的想法。
也迟迟不见他回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施阑珊一头雾水,吴芳芳却不乐意了,指着施阑珊说道,“就是她,欺负我妈跟我妹妹!你不帮我也就算了,还护着她!”‘
看热闹的宋婶子赶紧说道,“吴芳芳,你可别胡说,明明就是你妈欺负人家新来的知青,到你这儿怎么还颠倒黑白了?”
“宋翠红!你到底是不是咱们红旗渠的人?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吴芳芳毛了,宋婶子也不甘示弱,“什么内人外人的,我听不懂,我就知道站在有理的这边!”
“她怎么有理了?我妹都被她气哭了!”
施阑珊闻言不由觉得好笑,“谁哭谁有理?那树上的夜猫子得是最有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