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是崭新的,从未使用过的。
施阑珊先到门口检查了一下确定没人,这才插上了门闩,拿出宋婶子给的书仔细看了起来。
这年代的书虽然做的粗糙,但好在里面都是实用的东西,施阑珊将之前去镇上买的布抱过来,又按照书上教的缝了个简单的裤子,又练了好几遍这才逐渐上手。
等忙完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了,她赶紧将缝纫机收起来,去厨房拿了两个饼子吃了,这才出门去给宋婶子还书。
虽然说宋婶子没说还书的时间,但她也不能一直拖着。
施阑珊拄着拐杖出了门。
村里的男人都上了山,留在村里的只剩下老弱妇孺,路上也没几个人。
只不过施阑珊路过谷场的时候,碰见了村里几个裹脚老太太,这些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见她一瘸一拐的走过去,眼神就变了,几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什么。
施阑珊觉得有些怪异,转头看过去,这些人又各自散开,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又怎么了?
她虽然觉得不对劲,但也没多想,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宋婶子家门口敲了敲门。
“谁啊?”
屋里传来宋婶子的声音,施阑珊往后站了站才说道,“婶子,是我,施阑珊。”
听到是施阑珊,宋婶子这才打开了门。
见她来了,赶紧让开路。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快进来。”
“不了,我就不进去了,我是来还书的。”
施阑珊将书从斜挎包里拿出来,还给了宋婶子。
“你这孩子,又不着急,这么冷的天过来再冻着,快进来暖和暖和。”
宋婶子拉着施阑珊走了进去。
她们家烧着炕,所以屋里很是暖和,宋婶子将她扶到炕上坐下,又给她倒了热水,这才坐在了她身边,从窗台上拿下一个碗递到施阑珊面前。
“夏天的时候我种了点南瓜,留了些做种子,剩下的就晒成了瓜子,拿盐炒了炒,你尝尝。”
宋婶子是个勤快人,家里收拾的亮堂堂的,舒舒服服的。
施阑珊推脱不过,拿起一个塞进了嘴里。
明明是不起眼的零食,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是很不错的待客的东西。
施阑珊在嘴里嚼着,打量着四周,就听宋婶子开口问道,“那个阑珊啊,我早就想问你了,你跟玉清相处的怎么样了?”
“啊?”
施阑珊疑惑转头,就看见宋婶子提着暖壶给自己的杯子里添水。
见她一脸震惊哎哟一声说道,“你别害羞,婶子又不是那种大舌头的人,肯定不往外说。”
施阑珊哭笑不得。
“婶子,我跟他什么都没有。”
“是吗?”
宋婶子一脸的不相信。
“不是,婶子,你又是听谁胡说八道的?”
对于她跟周玉清的事情,红旗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冒出一阵风。
饶是她不在乎,也架不住被人刨根问底。
“没谁。”
宋婶子摆手,“就随便问问。”
“随便问问?”
施阑珊抓住了重点。
宋婶子平时可不是个多事的人,怎么突然间又问起这件事来……
“婶子啊,我可是把你当成亲婶子,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你应该是清楚的,我不是那样的人,之前不是澄清过嘛,怎么又冒出来了。”
“害,我也不知道,就是听人说你俩正在处对象呢。”
宋婶子虽然不想说,但还是透了底。
“又是谁说的?”
施阑珊又好气又好笑,但更多的是无奈。
宋婶子不以为意,扒着瓜子皮说道,“你们没谈就算了,不过我还是要跟你说一声,阑珊啊,这可不是你们城里,这是在村里,一群人还是封建的很,你住在周玉清家我最开始就不愿意的,你们俩孤男寡女年龄也差不多大,本来住在一起就会被人说三道四,我看不行我就去跟王干事说一声。
反正这段时间赵卫东跟范小惠不在,村里也有空出来的位置,不行给你调调算了,换到别人家去算了,也省的那些人整天说三道四的。”
施阑珊没回话,只是慢条斯理的剥了个瓜子塞到嘴里,才说道,“婶子啊,到底是谁胡说八道?”
之前传她谣言的还是范小惠。
可现在她已经在医院的床上躺着了,还有谁会这么大嘴巴。
宋婶子摆手,“阑珊啊,这事真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这里是农村封建的很,就算是你跟周玉清没什么,那些多事的人看见了少不了要嚼老婆舌,更何况你还住在他家,眼下又是猫冬的时候,村里人没事,可不就开始传闲话了嘛,我说真的,你要是觉得不好,不如去找王干事说说,让他给你换一家。”
“婶子,你不明白,那些人很要是铁了心要传闲话,你搬出去她们就敢说你心虚,说什么肯定是有一腿为了避嫌才搬走的,到时候说的话指不定比现在更难听。”
宋婶子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那怎么办?你好歹也是个姑娘家,就这么听着?”
“再说吧。”
施阑珊有些心烦意乱。
好不容易处理完范小惠,居然又冒出了这档子事,她心里烦得很。
虽然跟宋婶子这么说,但她还是打算私底下查查,看看谁这么多嘴多舌的。
没想到宋婶子突然凑了过来,看着她小声问道,“阑珊,来的知青里,婶子就看你最顺眼,你老实跟婶子说,对玉清到底有没有感觉。”
她疑惑的反问,“什么感觉。”
“你这个丫头。”
宋婶子又凑近了些,甚至低下了头小声说道,“就是你看玉清这孩子怎么样。”
“周玉清?人还挺不错的,长得好看,做菜好吃。”
没想到她话音刚落,宋婶子立刻兴奋起来,“玉清的确是个好孩子,再说了那可是经过组织上培养的,我跟你说,要不是他在战场上挨了一枪,凭借着他的本事,现在早就当官了。”
说起这件事,施阑珊越发好奇起来,干脆扯开了话题。
“他腿不是受伤了吗?按说不应该退伍吗?怎么我听别人的意思,他还能回去?”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据说是玉清在战场上救了个人……反正拿了战斗英雄的称号,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回去,就算是上不了战场,也能去当个文职啥的,我跟你说,阑珊,这样的好苗子可千万不能放走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施阑珊抽了抽嘴角。
她好不容易扯开得话题,又被宋婶子三下五除二扯回来了。
“……我跟你说,你别看玉清走路不方便,但他身份在那儿摆着呢,你看吴家,这都眼馋多久了,再说了我看玉清对你也挺有意思得,实在不行你俩试试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