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为了确认自己的感知没有错误,还特意把这个披风取了出来。
之前在秘境中,也是时间挺要紧,我也就粗略的看了看。
表面光滑肉眼看不到一点布料编织的纹路,能够对上。
触摸上去,背面能摸到略微凸出来的图文,这个图案呈现树叶的纹路状,也能够十大十的对上。
……
按照上面说的,我一一去对比,果然分毫不差。
那么这个披风的用处我也就知道了。
《奇经要文》中说道,这种布料由灵蚕吐出的丝制成,而且要吐出这种丝,除了要是灵蚕本身的作用外,还需要给灵蚕喂食一种特殊的桑叶,这种桑叶取自位于天河旁的桑树,这种桑树的树干会带着丝丝冰蓝色的纹路,奇异的是,长出的树叶与一般的桑树树叶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要说有点差别的,不过就是生机更加浓郁了些,然后桑树树叶没有一丝瑕疵。
不过也只有这种桑树树叶喂食灵蚕才能吐出这种奇异的丝。
这种丝吐出来以后,接触到空气,就会变成黑色,那种特别纯粹的黑色,以前有人认为这是不详的征兆。
后来,有人发现这种黑色的怀疑的蚕丝织成布料,能够隔绝气息,那种真正的隔绝。
本来修炼的人真要控制脚步声是很容易的,难的就是呼吸与身上带着的气息,还有就是在特殊人眼中那像是火焰一样的一身精纯的灵力。
上面这些才是真正难以隔绝的,而这种布料的作用,就是完全隔绝气息。
那种一个高手,闭上眼睛,披上这个布料,包裹住全身,然后从他面前有过,完全能够让他毫无察觉。
没想到,这个斗篷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就我所知道的,有很多妖兽完全就是依靠感知来探查敌人的,有了这个披风,那么,面对这一类妖兽,我完全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了,无所畏惧。
还有就是像之前在神农架夺宝,要是当时就有了这个大宝贝,完全不会那么的狼狈。
我开始快速的翻阅这本特别有用的书。
中间没有什么停顿,我打算一口气先过一边,心里有个数,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我就可以完全按图索骥,心里有那么个影子,详细的之后可以再查阅。
之前也是因为突然涉及到我已经做过的东西,和已经有了的东西,再加上我也想试验一下,这本书,上面写的东西有多少的可信度。
没办法,这玩意,虽然秘境出品,绝对可以说是精品,但是,总也要试试嘛。
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炼,相信编写这部书的前辈大人大量,也不会计较我这小小的冒犯之处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着,我也沉浸在了这本奥妙至极的书里面。
特别神奇的是,这里面还提到了离火,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也足以证明这本书的内容之繁杂和丰富了。
而且这本书还换了个角度来阐述离火的特性,让我大有收获。
不过最后面提及的以离火为本命之火,炼制丹药,所成练就的丹阳表面会形成琉璃般的火焰纹路,有了这种纹路,和没有用离火炼制的丹药相比,其中的效果,起码能增加半个指数。
不过问题来了,这个炼丹我是真的一点也不会,编写这本书的大佬可能觉得炼丹基础入门没有什么可以讲解的。
也就只有像炼器一样,上面写了点小技巧。
问题来了,炼丹怎么炼,电视剧影视剧里面包括很多小说里面都是用鼎。
说白了鼎就是一口能够承载能量的容器吧,如果用锅子,高压锅,只要能耐住离火灼烧的东西,是不是都可以?
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先放着吧,万一以后机缘巧合,然后就可以炼丹了!
夕阳的余晖打在书页上,我才恍然惊觉,原来已经这个时候了啊。
看了看后面,我发现都要看完了啊,那就直接一口气看完吧,我这样想着。
不过再翻到后一页的时候,我的呼吸,几乎都要停顿了一下,心脏被巨大的欣喜紧紧的攥着,我感觉自己肾上腺素极速飙升,大脑都开始发热了。
复活之法!!!
这四个大字,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目光。
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燕子!!!
之前发誓,一定要复活燕子,哪怕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我真的没有想到什么可能还是不可能,我真的舍不得燕子就这样去了。
我相信,燕子也舍不得我,和我们的女儿恋心。
原本只是漫无目的的,甚至我都有点放弃了,但是现在看到这四个字,希望,一下子就出来了。
哪怕千难万难,可是只要有目前,起码要有目标,并且我一直为之努力着。
书上记载,复活乃逆天而行,不可轻易使用,使用这种术法的人,会直面九道雷劫,以示阴阳逆转的代价,轻则功体大损,重则魂鬼阎罗。
看到这个下场,我并没有退缩,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燕子!等我!!
不过第一个条件,就直接让我的心沉了下去。
首先,要逝者的肉体保存完整………
我当时悲痛欲绝,燕子早就变成了一捧白灰……
难道这真的就是命吗?给了我希望又给了我绝望,我心中蒙上了一层阴霾。
继续看下去,后面就是介绍了需要用到什么天材地宝,然后以阵法召唤魂魄,开启灵智……
就这个方法,直接占据了整整三页纸张,上面的方式,复杂又繁复,还特别讲究时机的巧合。
等等,我能够重新捏造一具躯体吗?
灵光一闪,我突然想到了以前看过的动画片里面的场景。
肉体,说白了就是灵魂的容器,自己的肉体可以说是和灵魂最为合适的,不会有半分排斥,就像是器官与身体的关系,完全可以用作类比。
如果我重塑一具躯体,这不就解决了我现目前的问题!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我来回翻阅这几张纸,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子思路。
总所皆知,从无到有,往往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