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出去,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老油条老官僚的地方,很多人就会看不过眼,觉得这李伟刚实在是冷血。
做事没水平,不值得跟!
毕竟李伟刚刚到这座城市没有多久,说句不好听的,威严受损,受到打击,结果就成了孤家寡人,做事情处处受制也就不奇怪了!
李伟刚皱了皱眉头,“好吧,现在出去一趟,我们去一趟医院!”
去医院?
张平忍不住就是一愣,他突然想到秦老还在医院呢!
很显然,这李伟刚应该是早就有主意了。
刚才他问张平应该又是一场考验,可是张平现在也没有想到第二个办法,破局何其难也!
于是张平紧随其后,跟着李伟刚下了楼。
直接坐到车子里,在进入车子的那一瞬间,张平觉得自己后脖梗子冒冷汗!
他突然觉得就在自己的背后这个市政府大楼里,好像有人在盯着自己。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被人利用,被人使坏了。
不得不说,一定是有人想要和李伟刚斗法,这不奇怪,自己的上一个领导周明就被人给害死了,这一次是李伟刚。
张平有些懊悔甚至他有些懊悔的想给自己一个耳光!
怎么自己就忘了这件事了呢?
明明知道周明就是被这些人害死的,自己才到李伟刚跟前没多久,不仅没有保护大领导。
反而因为自己的失误和被坏人利用,又害了李伟刚……
想到这里张平的内心痛苦万分,这官场的水太深了,这座大楼看似平静,暗藏玄机,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车子启动,李伟刚坐在车上一直没说话,张平则一直在低头想着该如何破局。
他的额头上都是汗,可是他想了好半天也想不出来。
就在这时,李伟刚在后面突然来了一句,“你的稿子交给赵建设是正常的程序,然后赵建设让你去找宣传部是吧?”
“那么宣传部是谁接收的?”
张平皱了皱眉头,“当时宣传部接手的不是宣传干事,是副部长刘涛。”
张平皱了皱眉头,他突然意识到,刘涛在电话里遮遮掩掩,而当时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张平仔细的琢磨这个刘涛,他在副处的位置上干了好多年了,按说应该是积极的想往上走一步。
张平目光闪动,他现在不惜得罪李伟刚,那就说明一定是有人给了他信心,告诉他该怎么做?
只要这么做了,他就有机会能够往上爬!
没错,只有这样,对方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
车子很快开到了医院。
李伟刚下车,皱了皱眉头,“最近秦老的病你看了吗?”
张平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昨天我还来了一趟!”
李伟刚表情如水,“啊,那你在这等着吧,你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来见秦老?”
说着他转身走了。
张平只好老老实实的思考,这是李伟刚给自己的最后机会,在考验自己,能不能成为他日后十分得力的助手?
如果回答错误,自己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往上走了……
张平叹了口气,这位李市长跟周明真不一样。
他坐在车里开始琢磨,实话实说,周明那个人为人谦和,虽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态度始终温和。
可是李伟刚就不一样了。
他的态度强硬,作风硬朗是他的特色,这或许与背后有人强烈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张平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一旦自己跟不上这位的步伐,自己恐怕就会被淘汰了。
尽管自己或许还不至于在官场上混不下去,但自己距离看水库也已经不远了……
反过来这也有好处,那就是自己要是能挺过去,跟得上,自己将来不仅大有收益,而且没准自己会慢慢走上去!
所以张平决定全力以赴的搏一把!
可是这件事的破局关键在哪里呢?
张平掏出了纸笔,开始在上面勾勾画画,他把各种部门都罗列起来,反复思考这里面的关键。
譬如赵建设,他可能是赵刚的人,但是这件事应该跟他没什么关系。
说到底,他只是置身事外把工作递交给了市委宣传部。
那么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刘涛就是一个关键。
可是他背后的这个本地派到底是谁呢?
想了好半天,张平摇了摇头,很显然这个本地派不是自己能够短时间推测出来的。
于是他换了一个思路,李伟刚为什么找秦老?
秦老的背后是省委宣传部,那就意味着如果省委宣传部把这件事给拨乱反正呢?
张平的脑海里出现了拨乱反正四个字,他一下子想明白了。
半个多小时后,李伟刚有一点点疲惫的走了出来,回到了车上,看向张平。
“想的怎么样了?”
张平老老实实的低着头,“有一点点思路,不太全面……”
李伟刚摸了摸自己的兜,“有没有香烟?”
点燃香烟,李伟刚双手抱胸的看着张平,“来,说说看!”
张平琢磨了一下,“其实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搅乱现在的局势,然后依托省委宣传部来拨乱反正!”
李伟刚一挑眉毛,示意张平继续说下去。
张平有些无奈的来了一句,“我原本以为都是用补救的方式,但是事情已经造成,再补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不补救,把水搅浑就能够达到目的了!”
张平咬了咬牙,他有些艰难地继续。
“只要谁搅浑,到时候就有机会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拨乱反正,毕竟是对方先出了招。”
“这些本地派故意使坏,趁机把我的文章篡改的一塌糊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让更高级别参与进来,就达到了目的。”
“只要老领导点头,到时候省报能够发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彻底的改回来了。”
张平随后看一下李伟刚,“比如我把您个人的这部分,全部改成由市委进行领导,将侧重点从各单位不作为,转移成为共谋发展!”
“省报要重新刊登这篇文章,得到了他们的肯定,那就是得到了上面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