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通房丫鬟的自我修养:踢了王爷跑路>目录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结局朝晖不是墨三,会在毫无防备之下被羞得无地自容,也不是翰七,眼高于顶,不将林宅的人看在眼里。
相反,他远比他们警醒和果决。
意识到沈少云、小玉和韩靳联手做戏后,他火速离开吃食铺子,跳上屋顶,直奔林宅正房而去。
咔嚓、咔嚓、咔嚓……
朝晖刻意加重步伐,将正房上的瓦片踩出明显的响声。
屋内,阿莲的心仿佛被一只手越攥越紧,白芷、白梨、春生围拢过来,他们的视线都随着这些声音而移动。
很没有来由的,他们隐约猜到屋顶那人的身份。
不,细究起来,是有原因的。
这种时候,还敢这么明目张胆来挑衅他们的只有朝晖了。
下一瞬,瓦片被人揭开,露出了属于朝晖那张熟悉的脸,他勾唇浅笑,道:“果然是你们。”
屋内几人皆心如擂鼓。
阿莲咽了咽唾沫:“朝晖,我只是一个通房而已,于王爷而言无足轻重,你当作不曾见过我,可以吗?”
朝晖的语气透着几分恭敬:“娘子,这不是我能说了算的。”
这个恍如隔世的称呼,吓得阿莲与白芷白梨脸上都没了血色。
朝晖的视线从阿莲脸上移向春生。
相比于阿莲的逃跑,他更不能理解春生的背叛。
春生不敢直视,却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那道视线无比愤怒,仿佛能将他给烧成灰烬了。
“他被流放至此的时候,只剩下一口气了,我们意外救了他,担心他把我们暴露出去,所以强行将他留下。”
阿莲此刻心慌不已,但她从墨三、翰七等人的行事作风中明白一点,他们这类人如果不能忠于主子,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春生确实是因她们而留下来的,她该有她的担当。
“娘子想要保下他,王爷定会如您的意。”朝晖想起了一件事,眸色渐深,“小公子呢?”
阿莲几乎站不稳。
他全都知道了!
……
时光荏苒,一个月匆匆而逝,京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企图保下惠王平衡局势,惠王试图自救,大皇子拼尽全力欲要报仇,太子亦不会舍得放过除掉惠王这个心头大患的机会。
各方势力角逐,战况日益激烈。
被禁足的惠王集合自己的所有势力,奈何大皇子与太子的攻势太过猛烈,他刚有冒头之意就被迎头痛击,就连皇帝也不可避免地被愤怒的大皇子下了毒。
这日,皇帝驾崩。
大皇子将龙袍披到身上,对着了无生息的皇帝痛斥他偏心,嘲讽他有眼无珠。
皇后赫连婉蓉坐在皇帝的尸体旁,一身深蓝色袆衣庄重典雅,面对疯魔的大皇子心慌意乱,却仍能强撑着得体的表象。
“太子,太子领兵打进来了!”
有个太监屁滚尿流地冲进来。
皇后大喜:“锦儿来救驾了!我儿不愧为储君!”
“不!不是!”太监惊恐万状,“他他说陛下偏袒惠王,不顾苍生,颠颠倒黑白……”
“哈哈哈!”已经拔剑欲要杀出去的大皇子仰天大笑,“好一个储君!明明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却非要逼宫,哈哈,蠢货!你赫连家养出的蠢货!”
皇后对此难以置信。
锦儿为何要如此做?
没道理啊!
皇后已然失去方才的端庄,匆忙向外跑去,但是还没有跑两步,就被大皇子将剑横在她的脖子前,而后抓住她的肩膀,推着她往外走。
巍峨雄奇的皇宫之中,两方负坚执锐的精兵良将在大殿前相聚。
太子看见大皇子把剑架在皇后脖子前,愤怒大喝:“你敢如此待母后,找死!”
说着,太子就要举剑刺向大皇子。
大皇子把皇后移到剑尖前,逼得太子匆匆收了剑,尽显狼狈之态,大皇子不禁大笑,惹来太子仿佛要将他大卸八块似的怒瞪。
皇后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处境,对着太子怒问:“你为何,为何要喊出那样的口号?”
“自然是因为……”
太子下意识将真实想法脱口而出,但他还知周围多的是不可信之人,于是临时改口,坚持他那番要匡扶正义的说辞,并伪善道:
“母后尽可放心,虽然儿臣认为父皇有些昏聩,但儿臣对他的孝心苍天可鉴,所以只要他愿意退位让贤,儿臣会尊他为太上皇。”
这番话被太子说得正义凛然,却不知皇后险些晕死过去。
不管私底下如何斗,明面上都是皇帝派人去锁天关彻查真相,最终结果如何尚未可知,太子所谓的“匡扶正义”说得太早了。
师出要有名,可这“名”不正,又如何能服众?
周围人数众多,皇后不会直言太子此举不妥,但她的反应已经足以令太子察觉到异常。
太子连连摆首:“不可能的,舅舅从父皇身边的管事太监嘴里得知父皇要另立储君……”
锵锵锵……
整齐划一的甲胄碰撞声从身后传来,一群神色肃穆、眼神锋锐的士兵将太子、大皇子等人团团围住,令双方都大惊失色。
而士兵之后,是无数文臣武将。
再之后,宋长安身穿银色铠甲,头戴同色头盔,手执长剑,踏着冬日暖阳阔步而来。
此刻,他凛然不可侵犯。
太子和大皇子忽然想到,在这场酣畅淋漓的对抗中,宋长安伪装成太子跟班,看似是指哪儿打哪儿,乖顺得乏善可陈,让所有人都忽视了他。
但他若当真如此乖顺,又如何会在今日领着文武百官至此?
宋长安当着众人的面,沉痛地斥责太子和大皇子的罪行。
二人自然是不认的,当即命手下杀出重围。
可惜他们俩的兵如何能跟宋长安培养多年的精兵强将抗衡?
最终,宋长安取得绝对的胜利。
罪恶滔天的惠王被贬为庶民,毒害皇帝的大皇子被终身幽禁,逼宫的太子则是当场被斩杀。
而萧老将军蒙受十数年的冤屈,终于能沉冤得雪了!
一个月后,新皇登基,刚经历过一场浩劫的皇城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官频频上书请宋长安尽早立后。
殊不知,宋长安正抱着个和他如出一辙的小男孩儿,将一个女子堵在房中……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