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通房丫鬟的自我修养:踢了王爷跑路>目录
第一百五十八章 看望忠叔早在天未亮之前,阿莲就决定好了将元宝往金矿一事上引。
想要他能发现金矿,得让他注意到船坞中常有工匠莫名失踪这件事。
他是在惠王的人抵达锁天关之前,就被从船坞转移到青阳坊,也就是说,他对此事毫不知情。那么,又该怎么让他注意到此事呢?
自然是告诉他墨三墨四怀疑关内暗藏着一股未知的势力。
他身为福王的人,在确定并非是福王派人打邶宁后,就能间接确定这股势力确实存在,他本来就在等待时机报复惠王,如今有了可背锅的人,他自然会放开手脚去破坏惠王造船攻打东海的计划。
比如:烧毁战船;
再比如:在战船中动些手脚,令战船看似坚固,实则入水一段时间后就能四分五裂。
不管他会怎么做,他都避免不了要再次进入船坞,而船坞此时正被惠王的人严防死守中,他必然要先在外观察,才能找到机会潜入其中。
观察的这段时间,足够他察觉船坞中的异常了,届时便可顺藤摸瓜查到金矿上。
阿莲很期待,当宋长安知道惠王在私采金矿后会怎么做,惠王知道自己的命门被宋长安抓到了又会怎么做,疯魔了的大皇子和专横独.裁的太子.党是否也会被惊动?
既然他们都不让她太平,那么所有人都别想舒心!
这晚,下了一日一夜的大雪终于停了。
小玉从白芷口中得知她想要剪窗花,也不管什么时候就运起轻功往外跑,不料却被阿莲给叫住了。
“去找你爷爷要吧,他那儿肯定什么都有。”
手中被阿莲塞了样东西,小玉低头瞧了眼,发现是个食盒。
栗子和地瓜甜滋滋的气息穿透食盒,飘到她的鼻间。
她很喜欢吃栗子、地瓜,软糯香甜,百吃不厌,所以每次围在火炉旁聊天时,她都会顺便烤上一堆。
小玉嘴巴扁了扁,小脑袋蔫嗒嗒地垂下。
“他帮讨厌鬼骗我来缠着你,想要欺负你。”
这笔仇,她可还记着呢。
“小小年纪,气性这么大?”阿莲笑着刮了下小玉的鼻子,“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回去问问他今年打算怎么过,是和往年一样就你们爷俩一起……”
“我不要!”
小玉习惯了林宅的热闹,一想到往年仅他们爷俩孤零零地守岁,就全身心都在排斥。
她不可能丢下忠叔一人不管,但是把忠叔带来林宅,让有龃龉的两方共同过节,也不现实。
两难的处境令本就不聪明的小玉失语了,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急得她眼眶都红了。
阿莲赶紧道:“那就跟我们一起过!让你爷爷也来。连萧琅都曾与我们同桌而食,你爷爷这个奉命行事的人自然也来得。”
从一开始她打的就是让忠叔来林宅陪小玉过年的主意。
因为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早就把小玉当成是一家人了,既如此,她当然要爱屋及乌,对忠叔理应多存几分尊敬。
况且,忠叔和孔嬷嬷一样,都是萧家的老人,她善待忠叔,也算是聊表对孔嬷嬷的孝心。
小玉未曾察觉到阿莲眼里一闪而过的苦涩,只知道今年她能和所有喜欢的人一起过年,瞬间笑得见牙不见眼。
铁匠铺被夜色笼罩,若不是北屋中还亮着一盏微弱的烛台,便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烛光将屋内的身影投射到窗格上。
凭小玉对忠叔的了解,轻易就能看出忠叔正坐在桌前粘灯笼。
以往她住在家里的时候,爷爷总是怕她晚上看不清路被绊倒,特地在屋檐下挂满了灯笼,所以不管她什么时候玩够了回来,都会发现家中灯火通明。
没想到,她搬去林宅几个月,家里屋檐下的灯笼就全熄灭了。
小玉不能述说清楚自己此刻是什么心情,她只是很恐慌,很害怕——是不是终有一天,连屋内的那盏烛台也不会再亮起来?
吱呀——
忠叔打开了房门,因为太开心,脸上的皱纹都皱到一起了。
他拿着烛台,三步并作两步走向小玉。
“我就说我还是那么耳聪目明,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能立刻知道。你别动,等我走过去,你再踩着我的脚印往里走,别被积雪滑倒了。这几日风雪太大,把灯笼都给吹烂了,前儿还差点把西厢给烧着了,我就没有再点上灯笼。早知你今晚回来,我白天就该做好灯笼,全给你挂上。”
走到小玉跟前,忠叔都等不及回到屋里,就将烛台举高些,借着并不明亮的光打量小玉,见她脸上很不安,便也变了脸色。
“受伤了?还是被欺负了?莲夫人他们没护着你?”
小玉的泪水都快落下来了,却听到忠叔在说阿莲的坏话,不免又难过又生气。
“我见你一人在家,孤零零的没人陪,心疼你,结果你倒好,什么都不知道就怪上了阿莲姐!”
“人阿莲姐提醒我来看你,还邀你去林宅过年,偏偏你跟那个讨厌鬼一个德行,只把人往坏里想,早知如此,我就不该过来了。”
说着,小玉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着一颗往下落。
把忠叔给心疼坏了,又是赔礼道歉,又是允诺给她买各种她喜欢的吃食、玩具和衣裳。
其实他仍觉得有些冤。
首先,小玉是他的亲孙女,他护犊子绝对没有错。其次,小玉心智不全,需要人看护着,阿莲既然将她从他身边带走,那么就有义务保护好她,不让她受任何委屈,所以他责怪阿莲也没有错。
唯一错的只是他没有询问清楚小玉恐惧的原因,就想当然地做出判断。
忠叔深知自己的孙女有多重视阿莲,便将这份委屈掩藏得很好。
不过,他不是不识好歹之人,在为小玉找来厚厚一沓红纸和几把剪子后,又往里塞了张一百两的银票,说是他们爷俩过年的伙食费。
小玉最近常跟阿莲学管家,对人情世故也有些了解。
“是你有错在先,这钱我就替阿莲姐收着了。”
忠叔万万没想到小玉竟然能想到他的言外之意,喜不自胜之时再塞上一百两。
小玉捏着银票,眼珠子提溜转:“阿莲姐待我如亲姐妹,算是爷爷的半个孙女了吧?爷爷可否告诉我,你屋子里之前挂着阿莲姐的画像,是谁画的,又是谁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