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通房丫鬟的自我修养:踢了王爷跑路>目录
第二十八章 阿莲的底线“不是你,而是你同行的人。”阿莲信誓旦旦的得出结论。
“银姐的同伴都是朝廷要抓的钦犯,你或许念着牢中相遇的那点缘分手下留情,但燕子,元宝他们可不会,毕竟我们三姐妹见过你们的样子,灭口是唯一的选择,我说的是也不是?”
卓阿银点了点头,视线落在拆开的信纸上:“阿莲,你确实聪明。”
“假慈悲,你们这群人没良心。”白梨当即就骂出声来:“就不该帮你们出城!”
白芷这回没拦着她。
阿莲抬手把情绪激动的白梨护在身后。
气氛正尴尬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秦燕哽咽的声音:“银姐,元宝哥出事了!!”
卓阿银顾不上细看孔嬷嬷留给阿莲的信,当即揣在怀里就要下马车。
“把信还给我们!”胆子素来最小的白梨不知哪生出的勇气,右手拽住了卓阿银的衣摆。
区别于之前白芷‘鱼死网破’的虚张声势,白梨这回是动了真格的。
她左手攥着霹雳弹,仿佛卓阿银敢说个‘不’字,霹雳弹就会砸过去,来个同归于尽。
“白梨别冲动!!”阿莲想阻拦。
只听‘嘭’的闷响,卓阿银毫不客气的踹在白梨的腰腹。
白梨左手的霹雳弹失控飞出去,卓阿银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抬臂轻轻松松捞住那霹雳弹。
“咳咳……”白梨嘴角咳血,疼得直冒冷汗。
阿莲怒不可遏的瞪着卓阿银,只恨她没跟孔嬷嬷学点傍身的功夫,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姐妹被欺负。
“白梨,你没事吧?”白芷哭着抱住了白梨,用帕子给她擦拭嘴角咳出的血。
“阿莲,你是聪明人。”卓阿银警告道:“我杀你们比碾死蚂蚁都简单,大牢里你是领教过的,老老实实待在你们的马车里,我答应的事儿会做到,十天保你们平安,但别触我的霉头。”
阿莲看着卓阿银下了马车,她咬着后槽牙,撩开了车帘。
不卑不亢,厉声道:“银姐,我知你们个个是杀人的高手,除了‘牵机’能要挟你们,别无它法,但我也有底线,别再碰我的人,那封信你可以拿走随便看,但要还给我。”
“不止是把信还给我,还得给我姐妹道歉,否则……”
卓阿银冷笑嘲讽:“否则如何?”
“否则你们谁也别想知道‘迟归’在哪儿,大家谁也别好过。”阿莲怒道极致,当即拍了拍车厢里的立柱,不知碰到了什么机关,发出‘咔哒’地响声。
而白芷已经将点燃的火折子丢在煮茶的小炉里,不偏不倚就挨着车厢的立柱旁。
只听‘咕噜咕噜’类似水流的声音瞬间响起。
这马车的玄机之处只有阿莲她们知晓。
车身是铜铁浇筑的,车厢内部的暗格不少,既可以藏人又可以藏物,连带着装饰用的东西都各有作用。
阿莲本想着孔嬷嬷会把卓阿银藏在暗格带出京城,但孔嬷嬷三令五申不许让卓阿银的人知晓马车内部的玄机。
乍一看这马车,除了比寻常马车宽大些,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但大到马车窗口的蟠螭栏,小到六角攒尖车顶装饰的缎带都是精妙的构造,也是关窍所在。
支撑马车六角车顶铜柱的柱心通着火油,只要马车里点燃小火炉,这铜柱会发热。
阿莲这个吃货是打算逃亡路上用这个铜柱夜里取暖,顺带着吃夜宵烤肉的,但现在却成了保护机制。
“好烫!”卓阿银循着声音抚摸铜柱,却被烫了个正着,掌心都烫出了绿豆大小的水泡。
马车外秦燕还在抽泣,手下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询问汇合的兄弟,元宝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卓阿银一心不能两用,既担心元宝的安危,又被马车立柱给烫到了手,碍于解药‘迟归’不知被阿莲藏在何处,万一真的惹怒她烧了马车同归于尽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卓阿银不会贸然对阿莲她们不敬,当即开口:“阿莲,稍后我们再谈,信我看完就奉还,亦可以给白梨道歉,但不是现在。我先失陪。”
她闪身下了马车,落地无声,动作麻溜的丝毫看不出是重伤未愈之人。
剑拔弩张的窒息感也随着卓阿银的离开消散。
阿莲深呼吸后,强压下了翻涌的情绪。
眼下虎狼环伺,阿莲必须随时警惕。
身边除了白芷白梨,她再无帮手。
“白芷,你跟着孔嬷嬷学过药理,给白梨瞧瞧用点什么药能止疼。”
“我忍得了疼的。”白梨并不娇气:“之前在王府做浣洗丫鬟,隔三差五被呵斥责罚,娘子忘了吗?”
阿莲心疼道:“那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以后叫我阿莲,这里没什么‘娘子’记住了没?”
“好,记住了。”白梨点了点头。
白芷解开白梨的外衣,腰腹的位置已经青紫一片,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这银姐当真是受过伤吗?一脚能踹下来,比王府打板子的还厉害!”白芷说话间扣压蟠螭栏的栏杆。
旋即,榫卯结构的栏杆,划出个暗格夹层,里面是细长的药瓶,白芷找到了要用的那个。
拆开盖子后,有刺鼻的药酒味道弥漫开来。
白芷倒出些药酒,在掌心捂热后抹在白梨的淤青红肿处:“忍着点,淤血揉开了才好得快,否则你这几日坐着都会疼。”
阿莲此时也没闲着,她竖起耳朵听马车外的动静,撩开马车窗边的帘子瞧见秦燕给两个浑身是伤的男人上药,手虽然没抖,但眼角含着泪,显然是担心出了事的元宝。
“元宝哥那队人马本来解决掉尾随的锦衣卫就打算扮做商贩出城,谁知道福王的近卫朝晖横插一杠。”
“是啊,还有那春生,他竟找到了拦截哨箭的箭头,那箭是从太子手下弄来栽赃的,应该是察觉了。”
赶来送信的两个兄弟,却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元宝出事的缘由。
“可最离谱的是死了个锦衣卫的千户,并非是元宝哥杀的,而是他们内讧,福王宋长安却把这笔账算在我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