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通房丫鬟的自我修养:踢了王爷跑路>目录
第二百零四章 巴结萧琅能感受到自己即将被惠王边缘化,想要摆脱这个困境,只需按照阿莲所说的那般曝光金矿的位置,将金矿从惠王手中夺走即可。
而且,县令就是个现成的替罪羊,萧琅也不用担心会被惠王猜疑。
可是这个金矿早已被开采过,一旦公之于众,朝廷定会大力调查前期挖掘的金子的去向,几位皇子也将会如饿虎扑食一般蜂拥而至,届时所带来的风暴,绝不是萧琅可以掌控的。
“相比于金矿的威胁,我更担心曝光后不可预测、极度失控的后果。”
萧琅严肃的神色表明他坚决拒绝的态度,令阿莲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继续谈起后续打算。
与此同时,县令越来越能感受到有一把刀已经架到自己脖子上了。
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又也许是几天后,总之他肯定会被墨三墨四等人推出去顶罪。
这几天的时间不足以等到福王的回信,所以他才积极帮墨三墨四把围剿林宅的罪名算到元宝头上,并以此为由抓捕元宝。
首先,他是希望他们能看在他帮忙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的份上,大发慈悲饶过他一回。其次,抓捕元宝是他们所期望的,如今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有人帮他们出力,他们乐见其成,至少在元宝归案前不会动他。
既示了好又展现自己尚有用,应该能活得久了些吧?
县令总觉得不踏实,或许他该做得更多些,多到足以让墨三墨四高看他,愿意帮他求求情。
可是,他还能做什么?
纷乱的思绪与乱麻一样,被烦躁焦虑的人越理越乱,县令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锅被烧开的水,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如果没人把火撤掉,他就只能一直挣扎、沸腾,直至水都蒸发完。
县令知道自己需要发泄一下,于是将府中的侍妾、通房甚至是貌美的小厮都叫了来。
这些人一看到他脸色难看就吓晕了几个。
但无所谓,皮鞭多抽几下,他们总能醒过来。
这一晚,县令府里的惨叫声从未停止过,县令夫人和李嬷嬷紧紧抱到一起,每听到一声惨叫,都会浑身颤抖,仿佛是自己挨打了一样。
其实也差不多,伴随着这些叫声,她记忆深处那些被打的记忆都被唤醒。
每一鞭子落下,倒刺刮破肌肤,勾起猩红的血肉。
久而久之,细碎的血肉会被甩满整间房,星星点点的,看得人眼花缭乱、如坠深渊。
县令夫人曾经厌恶过自己被抽得满身伤痕,此刻却无比庆幸,这些伤痕令县令厌弃了她,让她免受此般折磨。
今年冬雪频繁,鹅毛大雪纷飞,朔风一阵比一阵紧。
疏解了一整晚的县令在晨光乍现的一刻,匆匆去萧宅,打算再给墨三墨四献个殷勤。
不知有意无意,他被以两人尚未睡醒为由晾在花厅里许久。
期间,萧琅路过此地,非要嘴贱几句,将县令嘲得吹胡子瞪眼,可越是这样,县令心里越不安。
因为上次在县令府中见面时,萧琅来告诉他他即将被舍弃的消息,并假好心地说了句“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时隔几日,前提不变,他们俩也没有发生任何冲突,萧琅的态度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很难不怀疑其中有猫腻。
难道是因为四周有惠王的暗卫在监视,所以萧琅才需要跟他划清界限?
县令左瞧瞧,右看看,看不出任何异常来。
也是,惠王的暗卫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能被他找出来。
这个理由似乎说的过去,可县令明显能感受到萧琅对自己只有恶意,没有一丝一毫地同盟之谊。
一定还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是墨三墨四许给萧琅重利,让萧琅倒戈了,还是萧琅从一开始就是在给自己下套?
县令脑子里翁嗡嗡的,只能凭借本能思考,等想到这一点时,脑子里突然“嘣”的一下,像是一根紧绷的弦终于被绷断了,他也紧紧地抓住那两个字——下套!
萧琅告诉他墨三墨四弃车保帅的决定后,他恐慌不已,急于另寻出路,于是立刻给福王送去了密信。
如果这就是个套,那么萧琅一定会派人截住这封信,眼下说不定信已经落到墨三墨四手中……
县令眼前一黑,根本不敢想二人得知他有意叛变会如何待他。
“大人,两位墨爷在书房里等您。”
有小厮来传话,说了好几次,县令才听清,但他神思恍惚,木愣愣地颔首,跟着小厮往里走。
书房之中,墨三正坐在窗边,用帕子擦拭着自己的宝剑。
薄韧的剑身映着满地的白雪,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县令被吓了一个激灵,引来墨三的冷眼,却恰好令他清醒过来,旋即压下混乱的思绪,装作一心巴结的模样,甫一入门就换上了献媚的姿态。
“二位小爷,您二位不是想要除掉那个莲夫人吗?下官近来左思右想,想到了个好法子,定能助您二人心想事成。”
墨四搭在桌案上的双脚停止了抖动,挑起眉来:“说来听听。”
县令小跑向墨四,跑到一半,忽然感受到墨三冷漠的视线正落在自己身上,便往两人中间跑,语气殷勤。
“她是开吃食铺子的,最容易出问题了,我们找人往他们做的食物里撒上毒药,毒死一批人,到时候她落到下官手中,是有罪还是无罪,能不能活着出来,还不是任由下官说了算?”
墨三轻轻擦拭能削铁如泥的剑刃,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动机呢?没有个说得过去的动机,死者家属都不可能相信她会做这种事。”
“所以,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定罪,而在于她不能活着出来。”县令依次向两人使了个别有深意的眼神,“在她铺子里吃死了人,下官要将她抓起来审问,是符合办案规矩的,不管是谁都不能质疑下官。而地牢环境恶劣,格外阴冷,被褥轻薄,冻死一两个人也是常事。下官毕竟只有一人,不能事事亲力亲为,所以下官只有疏忽之责,而无谋害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