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确是还好,不过也没有我们家里庄子的好。”
听孙嬷嬷有些感慨的说到这里,此时就连萧母也不禁陷入回忆里头。
好像是了,未出阁时她们每年都会去京郊的庄子里避暑,那时候的庄子可是真的大的不出奇。
“不过看这周围的长势,要是在这种田想来也是不错的!”
萧母满是趣味的瞧着前头忙活翻地的人,不免对着嬷嬷说道。
“确实,眼下这吃粮困难,还是得有一片地才是正道。”
老人家都是走几步看几步出来的,早在山下头的时候就已经认出来,那些闹腾起来的人必定是会出事。
这不,地里的粮食不种,农民不耕田,所以在其位的人不做其事。
怎么不会乱套!
“哎,说起来这个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萧母就是长叹,显然这话说的就是萧父,毕竟早些时候的消息都是从他那来的。
但眼下已经好几日没有信件穿上来,也不知他们城里如何。
“你说这臭小子也是,什么都不说就让我们走了!”
说起她也是气的不轻,要不是知道轻重缓急,她非得好好问问那小子怎么想的。
“您不是知道少爷的为人呢,少爷也是心疼您,而且他肯定也是从城里出来的,想必没什么事。”
嬷嬷想的明白,萧疏差不离就是这么过来的。
而这情况她怎么会不知道,索性还是揉碎了说给她听,其实也是另一方面的劝慰罢了。
“我就是心情不好,这小子老做些浑事。”
沈沁将他们之前对话听了一耳,倒是有些举足无措。
不知还该不该上前去了,要是万一被萧母觉得她心机重,故意听了什么,该如何?
“黑黝黑!”
“抓紧点,这片地晌午之前必须弄出来。”
得了,没等她纠结,打着吆喝声的众位倒是引得她侧耳去听。
“嬷嬷,我们这是要开垦田地,在山上种吗?”
沈沁觉得惊奇,其实更多的确是欣喜。
毕竟她原以为萧家人不喜这些东西,可眼下好像不是这样啊!
“老奴看着像是,我们去前头看看吧。”老嬷嬷自然知道他们是在作什么。
只不过先前见夫人与那老姐姐说话,看郡主也没过去,便知道她是个懂规矩的。
本来看着像是有点后退的意思,既然这样那海慧寺先去瞧瞧吧。
“哎呦,你们怎么来了,快快过来。”
萧母听见沈沁与嬷嬷的对话,很是惊讶赶忙又招呼他们过去。
沈沁轻声回应,随即走到跟前,然后便坐到了萧母侧面。
此时等她坐下后,才觉得这片地方委实清清爽爽,还有阵阵的清风,很是让人舒服的放松。
萧母看着她不自觉舒缓的小动作,便知道是觉得好了。
脸上带着笑意与高兴道,“怎么样啊,这里很舒服吧?”
“恩恩!”
沈沁直直答道。
而后听着吆喝与周围西索的动静,其中好似夹杂着不少的鸟鸣。
接着好似远处还有潺潺不休的水流声,心头不禁感叹,“这可真的个世外桃源的地方。”
深呼吸一口气,顿时就像是吸收满了灵气一般让人舒服。
她都不想走了,随即才想起来萧母刚才的话外音。
又立刻语气娇俏道,“母亲这里好舒服啊,而且空气正好,我觉得在这呼吸都顺畅了好多。”
“啊,是吧,我也觉得!”
萧母见她语气真挚,脸色也十分开心,一看就不是掺假的意思。
“在山下的时候本来也很舒服,就是被那些人惊扰的睡不好。但是现在我觉得我精神好多了。”
沈沁自然Y十分直白将自己的体感说了一遍,顿时饶的旁边美夫人笑了来怀。
而且就连孙嬷嬷与顾嬷嬷都觉得这小姑娘有趣的很,虽是明眸娇艳但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厌烦。
反而倒是带着一股清透般的舒适与自得,与她接触下来就如同明湖池中水,柔顺但又十分明艳。
“哈哈啊啊!”
“郡主,您可是真的……娇憨。”
“这丫头也能不忌嘴!”
此时三位心里各执一词,不过沈沁倒是没察觉出他们所谓的恶意。
然而释放的都是善意与舒适的感觉,所以便也不再放到心上去了。
索性又将嬷嬷叫了过来,直接趴在嬷嬷身侧迷迷糊糊地躺在那休息。
嘴上还时不时念叨,“母亲,嬷嬷这里好适合打盹啊,不冷不热的真是太适合偷懒了。”
“啊哟喂,这是谁家的娇娃娃啊!”萧母都快被她这小模样笑死了。
好久都没笑的这般大声,要不是周围没有旁人她都觉得失礼。
“夫人,您也缓缓被笑得等会儿肚子难受。”
一旁孙嬷嬷立刻将丝帕递了上去,同时端上热茶给她润润喉。
倒是沈沁闭着眼睛,嗅了嗅鼻子全然不顾她们什么反应,要不是察觉到旁人微微发颤。
她还不知连顾嬷嬷也在笑话她,“嬷嬷!”
沈沁轻哼,像是撒娇又像是卖乖,“好好,郡主乖,嬷嬷不吵了!”
等着沈沁全神贯注地将精神调整最为集中,此刻周身的灵气全都朝着她回笼过来。
而这时的她也忘了去问,眼下他们这倒是要做些什么的了。
不过萧母瞧着她迷迷糊糊躺着,一动不动的模样也有些犯困。
很是淑女地打了个哈切,竟然也觉得犯困起来,随即赶忙起身走动几下,“哎呀这丫头睡得真香,我得起来活动几下,不然晚上都睡不好了。”
两位嬷嬷偷笑,除了好笑看着觉得郡主的性子温和。
“嬷嬷,我们这要种些什么好啊,我得去准备种子!”总算看着有些事情可做的她立马说道。
“嗯,种粮食的话这茬可能过了,要不看看什么合适吧?”
说起来嬷嬷虽说年纪不小,但这也是纸上谈兵,有常识没经历啊。
而且每年他们上山都会带上精通农事的人,这次急的过来倒是没顾得上。
“无事,不行的话我们也可以种番薯啊!”
“哎,这个倒是可行。”这东西倒是对要求没那么高,而且又是山里。
到时候好好收拾一下想必也能收获不少,“那就先这么找,等会儿找人去打些野味回来,看看有没有鱼虾。”
“好的,我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办。”
从小没亏待过自己的她,自然是过的舒舒服服,别管到了那里都得让自己满意不是。
所以这头沈沁在大自然里吸收精华之气,另一头的嬷嬷也吩咐人准备她们的膳食了。
在这山头上可能还真的比山下的时候要好得多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沈沁倒是觉得眼前都冒出灵光,眼见着舒服了很多。
原本匮乏一身的灵体也变得饱满,此时沈沁倒是有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舒适。
而她睁开眼睛时就见身旁,竟然不知何时成了个小榻。
“嬷嬷?”
身旁的嬷嬷都不见了,他们倒是还记得她在这。
刚喊了一声,就见不远处传来脚步声,恢复了灵敏的她意识到是紫葡来了。
眼下好像还有些其他什么发生了变化,“紫葡?”
“郡主,您醒了啊?”
沈沁听着她聊起帘子的动静,凝神一晃眼见竟然伸出一个小亭子里。
周身都被浅色的木帘挡住,而这看这更像是刚弄出来的。
满身的草木味道,以及不远山梗上那些一片片打量好的梯田,竟然有那么多。
“顾嬷嬷跟着厨房帮忙去了,让我在着守着。”
“我想喝些热茶。”
沈沁对着她道。
于是就见她立马答应,接着就从一旁的小桌上将闻着的茶水倒给她。
“我怎么在这睡着了?”
沈沁装作好奇的问起来。
提起着,她倒是觉得惊叹又觉得新奇,像是做算找到人立刻就对着沈沁说了出口。
原来在她迷糊打盹的时候,正好有个过来回禀的手下,竟然是先头萧老爷子的人。
那小子学过不少木匠活,想着便说能做个小亭子出来,反正也不费工夫。
萧母一听倒是来了兴致,而且一问需要的东西这山上都有,什么木头都好直接去拿。
这片山林自从十几年前入了手后,便被萧母以私人名义买了下来。
当时这里地势偏僻,又是旧部的官员看管,所以直接不到几百两就将方圆百里的山都收下了。
也是这么多年下来,随着每次剿匪、征税以及其他收支下来,不说萧母就是家里人都没想着还有这片地在。
萧母的产业不少,但她很会精打细算那些营生不在蜀州,却大都在黎都城内。
当时她就想到,这天下的有钱人恐怕都是会集中在这,为何不挣下他们的钱,而后送到蜀州来。
而后也会看顾一些简单的生意在蜀州,算是回报这一方水土。
本来这种事情按严格将确实很容易招人风声,也是十几年前皇城法度看管的都不慎严明。
加上外嫁女陈氏是家里母亲的嫁妆,十几栋产业全部放手,又是这么十多年下来,日积月累的几乎垄断了黎都最为富商的三条街了。
也是在这,亭台几十巷街里,萧母立足的产业每日盈头高达几千两。
话说回来,还不知道萧家最有钱的当属母亲,沈沁听着萧母几句话就直接建成了一个亭子。
不禁也觉得睡得这觉亏了,毕竟可没有什么机会看到这不费一钉一卯的构造。
“远处的人干完了吗?”
沈沁喝完手中的茶,问起了山头的人,觉得没听见他们说话。
倒是紫葡恍然过来,朝着视线处看了眼,才解释道:“夫人说让他们自己看看能不能打起些通铺。没想到他们还折腾上了,就在不远处盖房子呢。”
“盖房子?他们是怎么弄得,快说说啊!”
“什么样的房子啊?”沈沁觉得自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人。
看着郡主好像很惊讶的样子,紫葡压下心底的笑意,以自己知道的形式说了出来。
山下的萧疏倒是过的有些凄苦了些。
见将家里的女眷送走了后,萧疏问清隔壁两家住的人户。
原来其中还与自己有些关联,索性也不知看在朱少爷的面子还是什么,让他们赶紧离开。
说了留下来的种种弊端,但哪料那青年管家也是个一根筋,竟然不肯走。
非得说这院子是老爷子让他看着的,不能没什么交代就走,劝的后头他也不吱声了。
“真的惯得他,脾气一根青筋。”
“那你就留下,自己看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