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枯败,冷风袭袭,已至初冬,凌风山下,碧风弟子齐聚。
“尹恨,听弟子所云,你训斥弟子放走鬼面之人,可有此事?”
“禀师傅,弟子管教不严,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杀人,鬼面人只是替在下教训弟子而已,并无冤仇!”
“你本四隐中功法最高、悟性最高,也是为师最看中一名弟子,然于天下立足,光有谦恭还不够,必须要霸气,不然将被众派看低,且手下弟子也将自卑!”
“师傅教训的是,此正为弟子不足之处?”
“真的么?呵呵!平时少言寡语,内心却聪慧过人,对为师所言,如有不同态度,尽可畅所欲言!”
“不,弟子没有!师傅所言极是!”
相谈之下,只见凌云山顶,几身影疾驰而下,动作敏捷,如山间灵猿。不时,来至碧风弟子近前,尹成拨开人群相迎。
正是神凤苗超,带凌云五仙。
“神凤苗兄亲自下山,真让老夫受宠若惊!”
“哈哈……鸣神何时变得如此自谦?远道而来,在下怎有怠慢之礼,不知碧风准备如何?”
“一切妥当,寒森鬼叟小视我等,居然联合南海,暗地勾结平陵余孽,授其功法与我等为敌,真是可恶至极!近日听弟子所言,你将闭关练法,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然天下已乱,很难静心,且几位弟子皆不成材,只担心凌云有变,故未能如愿!”
“凌云弟子何时起身?”
“明日将与碧风兵合一处,共赴冥山!”
“好!明日卯时,老夫在山下恭候!”
怪不得凌云山下如此多碧风弟子,原来是想合兵一处,攻打冥山,不知又受何人搬弄是非?
密林鬼影听得清清楚楚,鬼影轻闪而逝。
“林中何人?”
身影急动,苗超已至林内,然只见树稍微动,早已不见人影。
“何人?功法不低!”
回身尹成已至近前:“苗兄不必惊慌,定是鬼面人?”
“鬼面人?一支长笛,奏梦魂八音,至我两弟子面残?”
“非也!据隐恨所言,其身着紫衣,面戴铜罗刹,手中一把长琴,而并非魔笛!”
苗超一阵深思:“两派联手之事已然露,恐冥山早有准备,刻不容缓,明日即刻启程!尹兄,时辰不变,早做准备!”
言罢,再未逗留,率五仙纵身返回凌云山。
次日,两派弟子相合,上千弟子乔装,分批前往冥山。
古道弯弯孤影短,步履缓缓翠屏前,年少不知修真苦,只身入山寻梦缘。
“何人?来此何干?”
翠屏山下一少年,筋疲力尽,早已步履蹒跚,面对守山弟子,一本正经躬身施礼。
“拜见两位师姐,弟子陈浩,远来拜见紫月掌门,决心上山学艺!”
两弟子相对一愣,急步上前。
“你从何处而来?为何来翠屏拜师?你可知翠屏从来不收男弟子?”
“在下来自凌云镇,因自幼向往行侠仗义,崇拜平陵俊,不想落得家父被杀,是鬼面侠引见弟子来此?”
“鬼面侠?其又是何人?”
两弟子莫名其妙,平陵宇与司空月于世间所做之事,翠屏一般弟子根本不知,面对少年前来拜师,既不知其中之因,又不敢轻易做主,便急上山通禀。
演武场上,翠屏六绝正带众弟子习武,忽见一名弟子急步前来。
寒蝉驻足开口发问:“山下何事如此慌张?”
“禀师傅,一少年前来拜师,言由鬼面侠引见!”
“鬼面侠?难道是平陵宇?其与翠屏并无来往,曾偷偷入山,又被师傅拒之门外,老鬼承恩也不例外,会不会是阴山眼线?打发其离开便是!”
“是,师傅!”
一道素影急步离去,霎时消失于山路尽头。
日薄西山,天近黄昏,暮色黯然,眼见天已入夜,众弟子收功离开演武场,唯见紫月与司空璃,缓缓走出临月宫。
“蝉儿,为何一人再此?”
“禀师傅,刚刚有弟子来报,言山下有少年欲拜师,为鬼面侠引见而来,弟子担心其为阴山眼线,故命弟子将其拒之山外,但弟子心中略显不安!”
“少年,难道是月儿所为……何时之事?”
“两个时辰前!”
“既已拒绝,恐其已然离开……”
其言未尽,守山弟子再次上山,见紫月也在演武场,急步上前。
“禀师祖,那少年无论如何不肯离去,弟子见天色已晚,恐其一人留于山外有险,翠屏周边数十里无人,最近小镇也在离湾,要半日路程,其年仅十二、三岁,年经尚轻,请师祖,师父定夺!”
“引其上山,我在演武场候等,翠屏弟子本多为孤儿!”
不时,弟子引少年上得山来,长途跋涉其早已力不从心,一半靠走,一半翠屏弟子搀扶,终至演武场,见人便拜,皆唤紫月,皆唤师父。
“臭小子,紫月只有一个,拜师为何非要找紫月?”
紫月迈步来至近前,缓慢开口,言语中充满关怀与喜爱。
“鬼面侠安排,弟子不敢……”
“呵呵呵……鬼面侠到底何人?为何知我一定收你?”
少年闻之一怔,伸手于腰间取出鬼面。
“其言,把此面具交于掌门,定会将弟子收下!”
“铜面无常,果然是月儿所为,此鬼面我确实戴过几天,她能看上之人,应不会太差,暂留翠屏!”
“弟子不是做客,是要学艺!”
“哼……学艺,决心有多大?怕不怕吃苦?”
“不怕!”
“好!”
紫月一脸正色,继而言道:“我现在教你一套心法,每晚打坐不得低于一时辰,明日起翠屏山顶至山脚,每日反复三十周,只能跑不能走,一趟不能少,能不能做到?”
“能!”
其回答斩钉截铁,十分坚定。
说到做到,紫月毫不犹豫,且将翠屏心法赤月九诀传于少年,此心法以内功为主,功法阴柔,引昊天之气修真。
少年果然聪明伶俐,一学既会,然赤月九诀,隐含至深,每修一重,皆有一层奥义。
少年已被安置,紫月匆匆前往翠珑洞。
“姐姐,翠屏皆为女弟子,此少年……”
“我已想到,然月儿所为不能拒绝,或有一去处更为适合!”
“早知姐姐心中所想,但不知其会不会答应?”
“若有好弟子,任谁也求之不得,他应感谢我才对!”
“哼……紫月,你是不是又想给我找麻烦?”
“师傅,你还有无心思再收弟子?”
“没有!”
“那徒孙呢?”
“也没有?”
“你怎知你弟子不愿意?”
“就知道管不了你!”
紫月再无多言,进得翠玲洞内,一鼓一琴,瓮中尚有毒蛊,显然其对蛊毒研究已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