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阅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虽然韩林还很年轻,但是二十一世纪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解救了他。因为他看到了王允,这个彻头彻尾的拥汉派。
“天可怜见,难道我大汉就要毁于董贼之手?”韩林已经近乎与骂街的大哭。
接着哭诉道。
“王大人可还念我大汉的恩情?”
“我王允世受皇恩,何出此言?”
“山河破碎,我之罪也。……”
这已经是韩林故作姿态了。
“若王大人还念在我大汉的功德,请救护先帝的这两滴骨血啊……”
韩林跪扶向前,直到抱住了王允的双腿。
也不能怪韩林下作,屏风后面斧头的寒光仿佛已经到了他的脖颈之间。
“细细说来。”
“大人明鉴,这都是早朝之后我才想到的。董卓册封袁绍,这是对袁家对个个世家的一点退让。废帝之事难道就能免除了?如果今晚,朝中大臣聚集。董卓再提废立,若有反对,面对西凉铁骑的屠刀,想必王大人也不敢有任何动作吧。若不是已经到了如此严峻的局面,我又如何会对董卓提起离间之法?莫说众位大人反对,若是董卓丧心病狂斩杀少帝,众位大人又该何去何从?洛阳城内有近二十万军队。以有十八万听候与董卓。天子何在?天子何安?好在董卓还没有想过弑君。若是众位大人一再反对,厄运只在眼前而已。”
韩林没有提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而是反问王允等人能够怎么办。
面对十几万的西凉铁骑,谁都没有办法。
王允也当然知道董卓的霸道,要不然也不会委曲求全,任听董卓摆布。
“那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原来的打算吗?”
“此地不可。”
韩林很干脆的拒绝了。韩林已经感觉到自己份量的渺小,那就必须找一个有足够份量的人站出来。显然王允是再合适不过了。
“且随我来。”
这里应该就是王允和曹操定下刺杀行动的密室了。
“”此处很安全,请坐。“”
韩林也不再矫情。
“在下原本想的是,劝说甄氏离开洛阳,以此让董卓看到分化反对他能量最大的袁氏的可能。再分封袁术。看似是在分解袁家的力量,实则是在加强。汝南,南阳一带本来就是袁氏的根基,现在受到朝廷的册命,那样就更加能够集中力量,形成在外地的一股真正的牵制力量。一则可以减缓董卓的压迫,二则可以真正有一股掌握在朝廷手中的援兵。为最终消灭董卓做好准备。用我卖主求荣的形象引起众位大人的注意,也让董卓看到我的作用。而我则可以取得董卓的信任,进入董卓的决策层,从而进行分化董卓吕布的计划。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是他一直护卫董卓的左右,想要刺杀董卓几乎是不可能的。吕布贪慕权势,若是让吕布看到可以取代董卓,二人必然反目。我在董卓那里,会尽说袁绍的坏话来刺激他,袁绍作为袁氏的长子,他才是推翻董卓护佑朝廷的关键人物。在这样的局面下。在洛阳,董卓不会急迫的破坏朝廷,在外,朝廷又有一只可靠的援军,若是袁绍发讨伐董卓的檄文与天下,必定响者云集,在外形成真正对董卓有压力的联盟,在内分化吕布,削弱董卓的力量。集合众人之力。董卓一战可除之。”
韩林洋洋洒洒说了这么一大通,这也是他原来的计划。接着又说
“想不到袁家的每一个动作都对朝廷有这么大的作用和影响,众位大人只知道了我韩林可能就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真正关心的却是袁家的动作。一念之差,我无用已。”
说完这句,韩林瘫坐在那里,眼泪默默流落。这就是在做戏了,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未必能够得到王允的信任。
王允没有说话,他在仔细的思量韩林的整个计划,这一想,至少半个小时。
“你想用什么拉拢吕布?”
韩林也没怎么想好能否拉拢吕布,总不至于再塑造一个貂蝉吧。
“打,把吕布对董卓的信心打碎,用联盟的力量让吕布看到董卓的末日。现在只能与吕布保持亲密的关系才有机会。”
“也只能如此了。唉,你的计划不可谓不好,只是你的名望不足而已。想不到对我大汉最衷心的是你,若有更多像公子一样的人,我大汉何愁不振兴。”
这种情况下,韩林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人们的侧重点不同,他还是按照人人平等的观念来制定计划,又如何知道现在的人们根本不在乎他呢。
“公子愿自毁名洁与与人前却不能尽功,只能说是公子名望太低了,根本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力。但我却有个办法能够提高公子的名望。不知公子敢不敢?”
“敢不敢?莫非还有很大的风险不成?”
“风险是没有,只是会身败名裂而已。”
“对消灭董卓有利?”
“最起码会让天下人都能够注意到你,下次公子再有这样的计策也不至于会像现在这样。而且说不定还能让公子取得董卓的信任。”
做戏是一定要做足的。
韩林站起来,又郑重其事的跪在王允面前。
“只要能够重振我大汉江山,莫说是些许名声,就是我韩林的头颅,大人尽管取去就是。”
“韩公子有心了。公子的表字是?”
这一点韩林倒是可以发挥一下。韩林把自己的发冠摘了下来,露出那一头的短发。
“我韩林曾经发誓,若不能重振我大汉的江山,我韩林永不表字,永不蓄发。”
“韩公子何以对大汉忠贞至此啊?”
王允的话已经有些怀疑的口气了。
坏了坏了,韩林这才意识到吹牛吹厉害了也会闪了舌头的。
“有这么一个英雄,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从黄巾之乱为始,聚集义兵,四方征讨,以振兴大汉为己任。那次我家恰逢大乱,若非这位英雄相救,我也早就成了孤魂野鬼了。是在他的宽慰下,我才有勇气继续活下去。从此立誓,誓以这位英雄为榜样,以振兴大汉为我一生的理想。”
“这位英雄是谁?”
“他姓刘名备字玄德,我还听闻黄巾平定后,只因为不肯贿赂张让等人,仅得一个安喜县尉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