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撤销了军事管制,又有了一个新兴行业,那就是导游。
青岛城是开放了,但有些工厂却还是严密封锁的。比如造纸厂,纸币印刷厂,造船厂,还有一些军工厂,这些地方都是不允许随便进入的。如果没有一个导游,出行参观即不方便,也容易失去一些绝佳的体会。比如由相亲馆演变而来茶餐厅。没有导游带领,这些地方都是随便一个人进不去的。
而且有了导游,对青岛城的了解也会更加的具体和细致。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五月一号开学,等待着韩林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奇迹。
在这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却有个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草原上的铁骑开始入侵大汉。
汉末时期,由于匈奴的南北分裂,鲜卑族迅速崛起。
从黄巾起义爆发,大汉中央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慑力迅速降低。
大青山以南的匈奴部族由于处在幽州,并州和凉州的包围之内,又受到大汉文化的影响,原本已经归属了大汉。受到并州刺史统管。然而从丁原带领大军赶往洛阳救驾之后,南匈奴也开始混乱起来。
董卓被杀,王允统管司隶后,吕布作为董卓的义子,一直被排挤,虽然吕布已经表示臣服。
由于南匈奴逐渐混乱,时常向中原地区劫掠。刘备受到韩林的影响,保举吕布出任并州刺史。等吕布回到并州,依靠强大的武力和军队,这才又把南匈奴给制服了。但是南匈奴不过是北方少数民族很小的一部分。
中原大乱,长期臣服于大汉朝威名下的鲜卑,匈奴,乌恒,羌等游牧民族终于也开始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强大的游牧民族战士在他们领袖的引诱下纷纷聚集,等待南下的时机。中原的大好河山在这些异族眼里,犹如一块丰盛的餐桌。
今年冬天的大雪特别多,草原上各族都受到了强烈暴风雪的侵袭,牛羊马匹冻死了无数。再不入侵大汉来寻找些食物,不知道他们,能否安然无恙的度过这个冬天,还能不能安安稳稳的的在家里享受那份快乐都还有待商榷呢。
鲜卑族的崛起成了这次南侵的主导者。
鲜卑的崛起必须从上一代说起。
檀石槐,鲜卑部落首领。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左右,鲜卑单于檀石槐死,其子和连继立,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人众叛者居半。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其子骞曼年小,兄子蒲头代立。后蹇曼长大,与蒲头争国,部众离散。蒲头死,弟步度根立,是时代郡以西的鲜卑都已叛离,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也分裂为三个势力集团,其大人一为步度根,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二为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为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北方的一场大雪,又一次把这些人集合起来。
不集合起来不行了。自从韩林有意无意的把双蹬马鞍显示出来,公孙赞和吕布大力培养骑兵。辽西右北平一带原来都是素利在统管,但是公孙赞的骑兵频繁出击,在几次碰撞中,素利连吃败仗,素利的统领受到质疑,从而东部就分裂为三部。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阻止公孙赞对东部的压制。如果不是幽州牧刘虞对草原各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如果公孙赞得到充足的补给,素利部可能早就要远遁北方了。
西部的步度根部同样也不好过。
吕布回到并州,当然不会受到欢迎。当初并州刺史丁原就是被吕布所杀,虽然丁原有些做法过于激烈,当初在洛阳,不顾士兵生死,一味地与董卓开战,这才是吕布斩杀丁原的主要原因。
丁原再有错误,但他也是并州刺史,而且在并州经营多年,也是有许多拥护者,吕布作为丁原的义子,居然居然做出了弑父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并州当地的氏族当然不愿意吕布来统领并州。
你不愿意也要有不愿意的能力才行。韩林贩卖书籍的过程,使冀州吸引了大量的氏族向冀州聚拢,然后又迅速的分散。这一聚一分之间,并州当地的氏族先是选择离开吕布统领的并州,当不得不再次回到并州的时候,氏族对吕布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何况还有南匈奴的四处劫掠,内忧外患中,不得不妥协。
吕布也没有让人失望,带领军队迅速平定了南匈奴的作乱。甚至走出大青山,对西部的步度根形成有效的威胁。
每到冬季,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都会对中原采取一些行动,但是自从吕布回到并州,步度根就再也没有进去过大青山。
只有与刘虞接近的轲比能部还少有起色。
这次北方的大雪,迫使北方鲜卑集中起来开始讨论集中南下的问题。
“现在我们虽然受到天灾的困扰,但是也促成了我们鲜卑合并的机遇。马无头不行,这次必须选出大单于,统一行动才能奏效。我看人选也就我们三个了,你们二位觉得呢?”轲比能看着垂头丧气的步度根素利。
步度根和素利很清楚,这次如果还是各自行动,就凭步度根和素利现在的情况,他们已经没有了敲开中原大门的能力了。为了自己的族人,这次来到轲比能这里就是为了集合起来,所以选出大单于势在必行。
步度根和素利显然都不如威望更高的轲比能,轲比能虽然是在问话,其实就是说“我做大单于你们服不服?”
步度根和素利已经拖不起了,每多过一天,就会有自己更多的族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