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也不想胡乱的写,他想借着这次机会劝蔡邕离开洛阳。
心中已经有了草本,手起笔落。身上所有的气势,都随着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喷薄而出。当然内容稍有改动。
再没有了嘻嘻哈哈的样子,这是蔡邕和蔡文姬第一次看到韩林还有这样的风采。
当蔡邕看到韩林写的字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简练,一目了然。因为写作顺序和习惯的问题,加上本身就有些字不认识,但随着韩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蔡邕和蔡文姬绝对不会想到这是韩林写的。
韩林满意的看着自己来到汉末写的第一篇字,再看蔡邕和蔡文姬的表现,韩林非常满意。豪气干云的把这首满江红大声朗诵了出来。
蔡文姬面泛桃花,美目涟漪的看着韩林。也不顾及蔡邕在场说“我曾经说过我绝不后悔,而公子带给文姬的也全都是幸福和希望。文姬知道还有一位貂蝉姐姐。文姬宁愿作妾,只求公子能够不离不弃。”
“当那天文姬为了让我脱困,不顾自己的名节说出绝不后悔的那句话的时候,我就绝不会再放弃你。”
“简直是胡闹,我还是那句话。让文姬作妾我是绝不会答应的。”这两个人简直就是把自己给无视了。蔡邕气狠狠的说完就回到他的书房去了。弄得韩林和蔡文姬红着脸相对而笑。
作为自己内定的老婆,自己的一些安排就要和她说清楚了。
“现在的洛阳已经一片混乱了,再过几天,我们离开洛阳的契机就会出现,只有离开洛阳,很多事才能按照我的设想来实现。”
“相公到哪里,文姬就跟到哪里。”
这还是蔡文姬第一次改口叫韩林相公。韩林激动的真想马上把蔡文姬抱起来亲一口。只是这大白天的,蔡老头还不知道躲到那个角落里了。韩林还是拉起蔡文姬细腻的双手,热切的目光几乎都要把蔡文姬给融化了。
韩林收拢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说道。“岳父大人在洛阳也太危险了,必须想办法让他和我们一起走。你能有办法吗?”
“父亲的事情就不用相公多操心了,我来想办法。实在不行你不是还可以把他给绑走吗。嘿嘿。”
“我们想走应该没问题,岳父想走却可能引起董卓的怀疑。必须要小心,而且岳父如果心里不愿意离开洛阳,那也是个麻烦。”
蔡邕看来确实有听墙根的嗜好,韩林刚说完,蔡邕就跳了出来,“老夫你们就不用担心了,你们前脚走了,我也会马上离开洛阳的。”说完也不理人,又消失不见了。
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战报的到来了。
韩林对曹操的一番话,令曹操霍然开朗。由于准备充分,曹操顺利的回到了陈留。曹仁,夏侯惇等曹操的嫡系部队迅速的聚拢。曹操按照韩林的意思,广发檄文与天下,细数董卓数十条罪状,号召所有人以清君侧为目的团结起来,共同消灭董卓。声势浩大的反董联盟,一步步的形成了。
战报开始像雪花一样飘到了洛阳。在李儒,王允,蔡邕的全力支持下,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董卓迅速出击,把北方来犯的王匡迅速的消灭了。联盟的各个部队也意识到如果不能集合起来,很难与董卓的西凉铁骑想抗衡。酸枣会盟的局面,在韩林的期盼中正式形成了。
李儒算得上是西凉军的首席智囊了,而且还是董卓的女婿,是董卓的绝对亲信。一下子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也是焦头烂额。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下人来报,说韩林前来求见,有关于关东联军的军情送上。
韩林这个人,李儒曾特意的观察了几天,得到的结论就是绝对的好色之徒。从最早的胆大妄为的收纳了几个逃出宫去的几个宫女,要不是他提出了分化袁氏的计策,可能董卓早就把他给杀了。到后来的文会,居然把蔡文姬给抢了。也不知道蔡文姬哪根筋不对,还就死心塌地的要跟他。可能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卫仲道有病在身,蔡邕也是怕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守了活寡,才默许了这件事。但是韩林还是不知道收敛,听说还偷偷的调戏了王允的干女儿,反正现在但凡是家中有女的人,对韩林是唯恐避之不及。
蔡邕因为韩林几乎成了洛阳城的笑柄。有一次甚至在公共场合喊蔡邕蔡老头。要不是看韩林还有几分忠诚,早就按照王允的意思给发配出去了。
不多久,韩林来到了李儒的书房。宾主见礼,李儒也不想跟这个好色之徒过多纠缠,单刀直入。
“林公子说有破除关东联军的计谋?”
“其实也不是多么精明的计谋,还是分化拉拢而已。”
听韩林这么说,李儒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看来韩林也没什么大的能耐了,净琢磨些小人之事。
“如何分化拉拢啊?”
“细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以天子的名义,拉拢那些落魄无权无势的,挑拨那些世家大族者之间的关系。关东诸军虽然现在看着是是联盟,气势庞大,又有几个像孙坚一样敢越雷池一步呢。”
“话虽然是这么个说法,但是真正的又有多少效果呢?”李儒对韩林的说辞基本上是不信的。“你先回去吧,等我们再商议一下。”
韩林也不解释,起身告退了。
转过天,董卓召集众人商讨计策。李儒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虽然是一筹莫展。在李儒心里更倾向于撤离洛阳。能守就守,实在不能守就撤回长安,回去西凉。那里才是董卓的大本营。但是当着王允和蔡邕的面,这话也不好说。
“在儒看来,关东联军虽然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却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为虑。”
“何以见得?”董卓也不想听这些没营养的空话。
“我觉得有三点足以说明关东联军是一盘散沙。第一点,师出无名。关东联军是以清君侧为名会盟与酸枣,所针对的是丞相大人。但是丞相是在先帝驾崩,张让何进等人火拼使洛阳动荡不安,天子惨遭劫掠之时以一人之力重振朝纲,扶大汉与将倾。惩奸除恶任贤用能,才使洛阳安定,天下趋于太平。丞相何罪之有?若说丞相乱动天子事,那也只是有个想法,真正实施的也是王司徒和一众朝臣提出来并且实施的。丞相也只不过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且献帝自登基以来,深得民心众望。关东军所述丞相之罪,尽是强词夺理而已。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天下有识之士,怎会支持如此反叛作乱之事?这是在大义上,关东军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