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单绅偏向聚焦战略,辛琪希望多元化经营。
单绅说:“我们可以联合高校和专业机构,向行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心理专业服务,测评,监测和干预。”
辛琪说:“我们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体验,甚至帮助睡眠的香薰灯、安神精油,甚至保健品、食品也可以卖啊。还有辅助睡眠的智能硬件,这将是很大一块市场,不管是监测睡眠、分析睡眠还是辅助睡眠的声音、波段等多种手段。”
单绅坚持一开始就融资,辛琪则希望做小而美的产品。
单绅说:“做心理服务的专业平台,需要大量资金来招募专业人才,研究心理模型,进行产品商业化,并成立服务行业解决方案的的销售团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估计要上千万。所以最好一开始就进行融资。”
辛琪认为:“我们先把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搭起来,把现金流跑起来,通过多种方式测试,看哪条路的可行性最高,变现路径最短。营销、引流、产品我们自己兼任好了,找个外包的架构和技术。成本争取控制在100万以内,等有一定利润了再考虑融资吧。”
辛琪和单绅对心理服务行业创业路径的看法很不统一。
艾佳、奚小歌作为用户,都更赞同辛琪的想法,也喜欢线下体验营的想法,希望为溪心庐带来更多的客户。
于是辛琪和单绅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先做用户社区,活下来,再转行业客户需求,做大。
辛琪出资51万,占比51%,单绅40万,占比40%,奚小歌出资8万,占比8%,艾佳出资1万,占比1%。
单绅花10来万,买了一个现成的社区程序,又找了个程序员帮忙改一下,起名溪心,产品很快就成上线了。
辛琪、艾佳、奚小歌、单绅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都进行了推荐和引流,创建词条,回答问题,发群信息,朋友圈,甚至开了个网店,提供1元/分钟的心理陪聊服务,实际上也是为了做引流。
社区运行了一阵子,辛琪发现用户的需求非常多元化和碎片化。比如用户为了求个心理安慰,有人想找塔罗师占卜,有人想找和尚道士,有人想找算命先生……
辛琪和单绅针对排名前30的需求做了梳理,并尝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但一则留意引起了辛琪的注意,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因为和家人吵架被骂,不想活了,并列出了0点喝安眠药的计划。一堆人在下面留意安慰女孩子想开些,胜败乃兵家常事。..
辛琪通过后台查询到女孩子的信息,果断报了警。此时距离0点只剩几个小时了!后来警察联系了辛琪,女孩子被救回来了。
可是没想到女孩子过了一阵子又不想活了,并且因为上一次有人报警,女孩子透露出担忧和恐惧,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被监控了。这一次她没有公布自己的具体计划。
辛琪纠结了:这次自己还要报警吗?如果一个人想死,自己救得了一次,也救不了第2次、第3次啊!
艾佳告诉辛琪:只要女孩子一直活着,她总会走出来的,就像自己一样。但女孩子一旦死了,她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新选择了。
艾佳查了女孩子之前留下的信息,毫不犹豫的报了警。但女孩子这次换了地点,警察没能救下她来。
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辛琪和单绅讨论后,决定把针对行业客户的专业服务提前来做,针对高危人群的相关留意,首先进行信息的前端屏蔽,避免影响到更多的人,同时后台推送定制的鼓励话语和求助方式。其次并对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让志愿者第一时间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最后,等以后有资源了,开发一个示警平台,直接和警方对接。
溪心上线的时间是疫病肆虐期间,辛琪发现上面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疫病什么时候才能控制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自由”?
一位医务人员留意,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作为多年的医生,虽然有丰富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病,几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在病魔面前束手无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物资匮乏,对疫病不了解,高强度工作导致头痛、失眠、厌食、焦虑、恐惧和暴躁。
一想到穿上防护服去工作,就感到害怕,并且头疼的厉害。
一堆人在下面留言,也表达了同样类似的情绪,也有人鼓励这位医护人员多和同事聊聊,互相支持。最终这位医护人员回到了一线。
有一位医生,他的父母、妻子先后都被感染。因为住不进医院,加之体弱多病,母亲不久便去世了。他本人虽然没感染,但母亲的去世、家人相继染病对他打击很大。他自己是医生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去世。他感到极端的痛苦、无力和内疚。
单绅帮忙联系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尝试去安慰他。
一位在家中自我隔离的男子,对自己是否会感染感到焦虑不安,非常恐惧。
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由于长期太过紧张,出现了胃痛、体温升高、丧失胃口,严重失眠。由于太过焦虑,反复测量体温,不断比照自己身体反应和感染症状是否对应。另一方面,他也时刻关注疫病有关的消息,因为感染人数的增多变得更加心神不宁,害怕疾病无法控制、害怕生活失去控制。
奚小歌给他留言,让他先保证吃好,睡好,不要过分忧虑恐惧。并分享了一些促进睡眠的好方法,比如睡前运动,睡前洗热水澡,安神精油等。
一位全职太太,担心自己患病了,去医院做了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