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有孩子吗?
繁衍是生物的本能。
地球上生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遗传变异和新陈代谢。遗传是为了繁殖后代,延续生命。新陈代谢是吐故纳新,产生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基因赋予的遗传本能——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
自从有了孩子,绝大多数人的心思都在怎么才能望子成龙上。关云、艾佳、张梦、甄浩都不例外。
艾佳作为过来人,劝辛琪和奚小歌:“女人最好还是有孩子比较好。不想要孩子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也想要个孩子。”
“你们看,蒲公英随风翩翩起舞,就是想要借风能够把种子尽可能的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凤仙花的种子为什么要在快成熟的时候炸开?也是要把种子炸到更有机会发芽的地方。”张梦边笑边继续说道,“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知识?也是因为给孩子读植物画本的时候学来的。”
不光是植物,动物也一样。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以繁衍为己任。
古时候人类侵略到新土地,统治者会鼓励族群跟本地人通婚、生孩子,会尽可能的在当地生养更多孩子和后代。
人类为了能够繁衍,男女之间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感觉,我们称之为爱情。在爱情的作用下,人们结合生育孩子。
所以人类生孩子是天性.........
没有孩子是违反了天性。
没有孩子的族群都消失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了。而践行多子多福的族群渐渐占据了地球。
辛琪和奚小歌自然明白,如果所有人都不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古代社会的传统观点是养儿防老,那么现代社会养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人欣赏西方的文化: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上,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有人遵循传统的观念:孩子是自身的延续。老了以后有个孩子能照顾自己,老年生活才不至于太凄惨。无子女的老人确实不容易,生活能够自理还好,失去自理能力就惨了。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不同,法律也不一样。
中国的法律里,孩子是要赡养老人的,如果不赡养老人,那不仅违法,而且违反道德。
西方很多国家并没有这种法律,所以孩子18岁以后独立成年,跟父母没有太多关系了。
费孝通写过一本书《生育文化》,分析说中国是反哺模式,西方是接力模式..........
中国父母生孩子、养孩子,甚至为孩子买房子、带孙子,付出了一切,这是恩情。孩子在父母老了以后,要来反哺父母,这叫尽孝、报恩。
西方没有报恩的观念,当然子女也没有尽孝的观念,子女成年就该独立了,就该搬出父母家里了。父母是没有义务帮子女买房子、带孙子、做家务的。
奚小歌觉得生孩子是因为爱情,所以更欣赏西方的观点。
辛琪是一个务实主义俗人,更喜欢国内的价值观和文化。
年轻时辛琪和奚小歌都更愿意享受单身生活,享受自由。随着年龄慢慢接近40了,母性也在慢慢苏醒。
当然生孩子也有很多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孩子也会带来很多快乐。
辛琪和奚小歌都到了想换一种生活的时候了!
但要不要孩子,不是女人能单方面决定的。
奚小歌的丈夫付昊已经有了儿子,对再生一个孩子的兴趣不大。
付昊甚至劝说奚小歌:“你年纪也大了,何必冒着风险去做高龄产妇呢?有现成的丈夫跟现成的儿子不好吗?干嘛要自己生呢.........?”
都说女人真正爱一个男人,就会愿意为他生孩子。但很明显,付昊并不需要奚小歌为他生一个孩子,于是奚小歌也渐渐没有兴致为他生孩子了。
辛琪则是另一种情况。
辛琪对男人谈不上渴望,但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辛琪,现在社会上很多单身女性都会有这种想法:不想结婚,只想要孩子。
辛琪开始研究单身女性如何能有一个孩子............
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相亲加快速领证了。但谁知道合适的对象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自己生命中?如果20岁出现当然完美,30岁出现也不错,如果40岁、50岁甚至80岁才出现呢?那岂不是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我国辅助生殖的市场空间一直在增长。中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左右,患者人数超过5000万,即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有不孕不育问题。
2015年底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同样扩大了辅助生殖市场。张梦的大儿子甄良才就是通过辅助生殖得来的。
前几年社会上开始流行冻卵,很多女性觉得自己起码有这些冻起来的卵子,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安慰,等碰到合适的对象,就可以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了..........
还有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人工培育试管婴儿。
命运把每个人安排在不同境地,有人一帆风顺,有人曲折离奇,有人坎坷多艰,有人悲惨至极。
在要孩子这件事上,每个人的经历也完全不同。艾佳是一帆风顺,张梦、奚小歌和辛琪则曲折坎坷得多。
大龄夫妻、失独夫妻相对来说容易点。国内的正规医院都可以做试管婴儿,价钱也合理,一次三五万,如果三次才成功的话,需要10来万人民币。
正规医院不接收的大龄单身女青年...........
有大龄夫妻想要二胎来漂亮国做三代基因筛选的,有同性人群,也有未婚女性........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