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采萍抬起头来,望向谢慎的眼中充满了希冀。
等到的却是一句让她感到绝望的话。
“你想要多少银子,只管开口。”
谢慎的语气不容置喙。
苏采萍满眼不可置信,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谢慎居然如此薄情?
但是先前的话也都是她自己说的,她总不能打自己的脸。
苏采萍心里恨恨的咬了咬牙,一脸委屈的望着谢慎。
上牙轻轻咬了咬下嘴唇,用柔弱的声音说道。
“表哥……”
谢慎以为她担心他没有足够的银两,直接大手一挥,继续说道。
“表妹,你只管提,你放心表哥这些银两还是有的。”
谢慎抬头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意识到时候不早了,他也该赶快去上朝了。
于是,谢慎便背对着苏采萍,开始往身上穿衣服,边穿边说。
“桌上有我的玉佩,你拿着去找管家就行。”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偌大的房间内,此时只有苏采萍一个人坐在床上。
床上的被子半搭在她的腿上,苏采萍呆呆的望着谢慎离开的背影。
一时之间,眼中的怨恨和悲凉竟难以掩饰。
她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在家的时候,父亲不疼,母亲不爱。
兄妹之间更是没有丝毫的情意可言。
对于苏家而言,她的存在就是为了苏家谋得利益。
本以为到了谢家,情况就会好起来。
本以为表哥是真心待她的。
没想到,表哥竟然也是为了利益而可以把她抛弃掉的人。
对于昨天夜里的决定,苏采萍心里却是半忧半喜的。
她想,她现在已非完璧之身,就算是被苏家的人找到带回去,应该也不会被嫁给那个老头子做续弦了吧。
毕竟她没有之前的利用价值了。
但是想想苏家人那副恶心的嘴脸,苏采萍的心却不由得沉了几分。
若是叫他们知道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等着他的下场可能还会不如之前。
想到这里,苏采萍的心里就是一阵害怕。
然后,她急匆匆的起身,穿好衣服。
想起谢慎之前的话,一把抓起桌上的玉佩。
出了门,快步向账房走去。
“管家,表哥让我来账房支一千两。”苏采萍一脸镇定的说道。
丝毫没有在意面前的管家听到她说出的数额时,那满脸震惊的模样。
“这……”
老管家看着苏采萍神态不似作假,一时之间竟然拿不定主意了。
毕竟这可是一千两银子,若是放在普通人家,可是一辈子都花不完了。
“啪——”
苏采萍抬起手,郑重的把玉佩拍到了管家面前的桌子上。
老管家看着面前的玉佩,心里又是一惊。
这不是老爷的贴身玉佩吗?
这玉佩从小便随身携带,不可能轻易给人的。
加上苏采萍这一本正经的模样。
看样子应该是真的。
老管家想了想,从账房取了一千两银票,递给了苏采萍。
苏采萍却没有直接接过来。
“管家,麻烦你给我换成一张五百两、一张三百两和一张二百两的。”
苏采萍站在原地,看着管家说到。
她一个弱女子,若是被人发现她身上带着一张面额如此之大的银票,怕是会招来不少灾难的。
倒不如让管家换成一些零散的,再加上她这些日子攒下的碎银。
自己找个地方,也倒是可以安稳的过一生了。
管家虽然心中带有疑惑,但还是按照她的要求照办了。
从管家手中拿过银票,苏采萍把它们揣入怀中,贴身携带。
然后又快步回了自己住的屋子,简单收拾了一个包袱。
然后又带上自己之前从苏家悄悄带来的丫鬟婆子。
这些丫鬟婆子虽然是苏府的家生子,但是之前他们的卖身契便已经被苏采萍拿在了手中。
因此,她们也只能听从苏采萍的话。
一行人从谢府的后门悄悄离开了。
苏采萍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包括之前做主让她留下来的谢老夫人。
苏采萍拿着这些钱,先是雇了一辆马车。
然后坐着马车出了京城,找了一处还算繁华的城镇落下了脚。
苏采萍在这里买了一处小院,安置了下来。
本来苏采萍以为自己这一生就这样度过了。
虽然无权无势,一个人孤苦伶仃。
总比在苏家受苦受难要好。
更何况她还从谢慎那边带出来不少银子。
只是第一个月的时候,苏采萍发现自己没有来例假。
当时,苏采萍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她依旧没有来例假。
苏采萍心里才隐隐开始慌乱。
她悄悄请了一个大夫来为她把脉。
“恭喜这位夫人,有喜了!”大夫把完脉后,一脸喜意的冲她说道。
听闻这话的苏采萍一瞬间微微失神,随后心中大喜。
她可真是争气!
这就代表着她又有回到谢家的机会了!
“谢谢大夫了!”苏采萍眉开眼笑的打赏了大夫。
然后一个人高兴的摸着肚子,不住的傻笑。
这可真是太好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之前她和谢慎都已经那样了,他还不是用钱把她打发走了。
若是现在被他知道,她怀着他的孩子。
苏采萍心中觉得,以谢慎的狠心程度,怕是一碗药下去这个孩子就没有了。
苏采萍宝贝般的看着自己平坦的小腹。
暗下决心,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这个孩子可是她回到谢家的最大倚仗。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十个月一晃而过。
到了苏采萍生产的日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母女连心,这个孩子到底是没有让苏采萍费多大的力气。
苏采萍很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谢宛然。
生产之后的苏采萍抱着怀中的女儿,眼中的神色很是复杂。
一边是欢喜,自己终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一边却是抱怨,为什么谢宛然不是一个儿子。
如果谢宛然是儿子,她回谢府岂不是会更加顺利?
抱着怀中小小的谢宛然,苏采萍叹了口气。
这个孩子来的总归是及时的。
出了月子没多久,苏采萍收拾了一下东西。
把小院卖掉了。
雇了一辆马车,抱着谢宛然,带着这群丫鬟婆子又重新回京了。
一入京城,她便直奔谢府而去。
到了谢府门口,却发现是门庭若市、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