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乔言非立刻反驳,她疑问道:“二哥,那块地让出去了,你和二嫂住哪儿?”
“我们其实今天回来也是想说这档子事的。”二嫂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们两最近刚在县城里买了个小院子。”
二嫂的话如同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一般,瞬间激起巨大的涟漪,率先发问的是柳若梅,她震惊道:“啥时候的事,咋没和家里说?缺钱吗?多少钱买的,买在哪儿啊?”
见婆婆没有怪自己和老公的意思,王馨总算是放下一颗自己提着的心,笑着解释说:“本来也没想那么快的,但是就离茶楼不远的一个小院子,因为主人家里出了点事,着急出手,价格压得很低,我和乔大看着合适就急忙给盘下来了。”
“钱是够得,托小妹给我们写的故事的福,这些天茶楼的收益很是可观。”
原来因为茶楼的生意太好,每天早上天刚亮就有一群人在门口候着,而乔家村距离县城到底是太远了,所以这些天,乔大两口子基本上都是在茶楼后面的一个小房间对付着休息的。
刚巧今天两个人听说,距离茶楼不远处有人要卖小院子,他/她们就急忙去看了,整体环境还有地理位置都很不错,卖家的价格又压得很低,所以两人就赶忙出手买下来了。
“那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吧?”
柳若梅听二儿媳这么一说,突然又担心起来。
“娘,放心吧,我和乔大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而且我们还特意询问了周围的邻居和一直在那边巡逻的衙役,确定是这家主人出了事,急用钱,才赶忙将房子卖掉的。”
按照二嫂的说法,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没有时间回来建造房屋了。再加上县城里的书院到底比乔家村的好,所以两个人已经决定在县城里定居了,今天回来也是想和大家说这个事。
说完,乔言非的二嫂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婆婆和公公,毕竟在村里,乔家还没有分家呢,他/她们就这样搬出去住了,而且还没时间侍奉公婆,确实不太合适。
柳若梅闻言不光一点都不生气,相反开心的很,她“哎呀”一声,责怪说:“傻孩子,我和你爹有什么需要服侍的,只要你们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们就很开心了。”
大嫂王馨见状连忙也将自己和乔大将现在店面盘下来的事情和大家说了,表示自己和老大目前也打算定居在县城里。
老大家的理由和老二家的差不多,不过老大盘下来的店面后面自带一个小院子,刚好够夫妻俩口住。
“大哥,你的木匠铺子生意也很好?”
“恩,你给的那些图纸,例如婴儿床、学步车什么的,特别受那些富贵人家喜欢,还有外地来的商人跟我每月定货,现在店里都招了好几个学徒工了,就这样,人手还不够用呢。”
乔大向来是个沉默的性子,今天难得说了一串的话,也足以看出来他的心情有多好了。
“那你可要长两个心眼了,别让其他人把图纸学了去。”
“其实那些东西,熟练地木工多看两眼就会做了。不过幸亏小妹之前教我,把自家店铺的标志印在产品上,一来二去的,名声也就出来了。现在不少人家都指明要我做的产品,其他人模仿也没用。”
“放心吧,大哥,回头我再给你多画几幅图纸,保准你的生意更加红火。”
“哎,小妹,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还有你二哥的小说呢。”
“去去去,”柳若梅笑斥道:“你们两个哥哥尽靠着妹妹像什么话,你们啊,要自己在那个图纸还有什么小说上面多下功夫,难不成还能靠着妹妹一辈子啊。”
“那还真得靠妹妹一辈子了。”乔二说的特别认真:“这写故事的事我是真不行。”
“我也是。”
乔大闷声闷气的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