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重华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个不识字的文盲。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乔姑娘故事大纲到底写的怎么样,问题在于他貌似看不懂乔姑娘写的字啊!
偏偏此时乔言非还一脸“怎么样,怎么样?”的表情期待的看向他,百里重华只能尴尬的笑着将书稿递到了赵程谦手上。
即便赵程谦心中早有预备,在看到手中的手稿以后还是忍不住眉心一跳,乔姑娘这个字……已经不是打手板能解决的问题了,通常他的建议是……另谋出路。
但那是其他人的待遇!乔姑娘的书稿还是要认真地看的。
平心而论,虽然乔言非字写得不怎么样,但大纲开头就立刻将赵程谦给吸引住了。
不管是前朝还是大汉朝,人们对于仙的故事总是无比热衷,因此出现了无数寻仙的故事。而乔姑娘这个开头却另辟蹊径,直接写仙人的故事,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大家等评价的时候,赵程谦突然出声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乔姑娘这句话写的真是太好了。”
百里重华闻言也是眼睛一亮:“此句颇有韵味,确实写的很好。乔姑娘,真人不露相啊。”
“这话不是我写的,我之前不知道听谁说的。昨天想故事的时候,顺便就给写进去了。”
虽然和原作者中间隔了十万八千年,甚至两人可能压根不在一个维度空间内,但乔言非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听到夸奖忙辩解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程谦和百里重华闻言均是眼神一闪,内心各自有了想法。
大约花了半个时辰,在乔言非额外的讲解下,赵程谦这才勉强将整个大纲看完,他看向乔言非问:“乔姑娘接下来有什么想法?是希望我根据大纲来写故事吗?”
“当然不是了,就是想让你看看有什么问题,没问题的话,我想找说书先生根据我的大纲把故事写出来,你觉得怎么样?”
作为村里有限的教书先生,尽管赵程谦现如今教学的时间不是很多,但乔言非也不敢额外占用太多他的时间。
“我觉得很好,我认识一位很靠谱的说书先生。不如由我监督他写,如何?”
听完赵程谦的话,百里重华忍不住侧目,希望赵程谦说的那位很靠谱的说书先生不是他心里想的那位。
不然这家伙可太过分了。
对于赵程谦的建议,乔言非当然求之不得了。事实上,她刚好为如何找到一位靠谱的说书先生头疼呢。
鲁迅有句话说得好,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套用在乔言非身上就是,一开始求赵程谦时,感觉很不好意思。求得事情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哦,对了,我还有件事情想要求你。”
“什么事,乔姑娘同我不必那么客气的。”
“其实也没什么,我之前听百里重华说,你不是差点就考上状元了嘛。我就想能不能请你凭你的经验做个题集啊。”
“就比如说,你觉得哪种类型的题是可能会考中的,你给总结一下呗,我想给我四哥看看,他不是明年就下场了嘛。”
赵程谦瞬间就明白了乔言非的意思,虽然知道不应该,但他还是难以抑制的对乔姑娘越来越好奇了。
这些神奇的点子,包括乔姑娘写出的关于仙人的故事,她到底是从哪里知道的?
听说,乔姑娘之前差点死过一回,醒来以后,整个人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难不成,在她昏迷期间,确实去过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