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初次上朝
小教练2025-07-28 16:403,032

  这一次,李杰去大名府任职,能够名正言顺的带着的,只有鲁智深、庞万春、杨俊、刘勇、吴青、王乾六人!至于高宠、曹猛、曹性、潘章四人,现在已经是西军中的统领级别将领,李杰无法带走!

  至于鲁智深、庞万春、杨俊、刘勇、吴青、王乾六人,虽然也有了统领或者都头的地位,但是本质上他们都只是李杰的家将,属于李杰手下的属官,是因为李杰担任着永兴军路节度副使、永兴军参赞军使,属于西军的中层官员,他们才能够担任西军中的职位,相当于是差遣官,现在李杰卸任了,他们也就自然卸任!

  而高宠、曹猛、曹性、潘章四人不同,他们可是朝廷亲封的武将,如今的高宠、曹猛、曹性、潘章已经是朝廷的正六品武将昭武校尉了,所以他们可不能随着李杰的调动而随便调动。

  因为如此,暂时他们只能在西军中继续任职。因此这次前往大名府任职,李杰只是带了鲁智深、庞万春、杨俊、刘勇、吴青、王乾六人!

  从西军卸任之后,种师道亲自摆下酒宴,给李杰送行!西军中的主要将领,比如说刘延庆、刘世光、刘琦、杨再兴、韩世忠等人都来了!一场酒宴过后,到了第二天早上,李杰才带队离开了军营!

  这一次李杰,离开西军的时候,他手下的王牌部队,也就是在西夏之战中,立下了大功的斥候部队,以及李杰训练出来的重装骑兵,也全部被李杰带走了!现在,经过一番运作,这五百重装骑兵的身份,也是李家的家奴,而那两百斥候部队也是一样的。

  在军队中的时候,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穿戴铠甲,离开了军营!李杰只要不让他们身披铠甲,就不会有问题!宋朝虽然对武将限制颇多,但是对于大部分官员的家奴,限制却并不多。

  各级官员,都有大量的家奴,这些家奴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服劳役,兵役等等,因此在宋代,有很多的百姓,都会自愿成为官员的家奴,甚至有些地方,一些百姓自愿将自家的土地,全部低价卖给一些官员,自己一家人,也全部卖身为奴,成为这官员的家奴,从而逃避税收以及各种摇役、兵役!

  这就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级的特权。这也是为什么?在金兵南下的时候,那些稍微有些权势的士大夫,能够轻易的组建出军队,帮助朝廷抵挡金兵的原因。

  比如说在汴梁城破的时候,曹评和潘旭等功勋世家的人,就在城破的时候,直接带领自家的家奴、护院,守着皇宫!数十万金兵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攻破皇宫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因为,这些功勋世家!他们的家中,都已家奴、护院的名义,养了不少的精兵。不过这些精兵,平时的时候,不穿铠甲,以家奴护院的身份示人罢了!

  现在李杰可是从五品的朝奉大夫,按照朝廷的规定,朝奉大夫本身可以拥有两百到五百护卫。因此李杰带着七百多人离去并不会有麻烦。李杰可以对外宣称,其中五百人是自己的护卫,另外两百人是随从就可以了。

  现在整个大宋大部分官员家中都有大量的护卫,这一点大家全部都心知肚明,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只要你不公开,让自家的家奴护院,穿着铠甲招摇,也没有人会去管你。

  对于这一点,就连皇室也非常清楚,可是皇室都不会去管。必定宋朝皇室可掌握了上百万的大军,就你一个官员,不到1000人的护卫,对皇室能有什么威胁可言?

  朝廷要防着的,并不是那些普通的养了几百护卫的官员,反而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不过还是那一句话,只要你不要装的太过头,将你家的护卫全部佩戴上铠甲,就不会有问题。

  言归正传,李杰离开了西北,很快就返回了京师汴梁。在汴梁城中,李杰安心的,呆了一个月。接下来,新的任命就到了,到了大名府同知这个职务,就属于朝廷的封疆大吏了!

  对于这个级别的官员任命,就不是吏部能够直接任命的,这可是需要皇帝亲自下圣旨任命的。在京城中呆了一个月,宋徽宗的圣旨终于到。

  这一天,李杰接到圣旨,让他第二天早上,参加早朝!及时在街道圣旨之前,李杰就已经知道,明天朝廷就会正式任命他为大明府同知。

  到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李杰就在高月兰等几位夫人的服侍下!穿好了自己的朝服!穿上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够穿戴的朱红色官服,带着官帽,李杰做着轿子,早早的就来到了宫门口。

  还不快,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各级官员就陆续到达了皇宫门口。在这里,李杰没有什么熟人,等了好一会儿,李杰的岳父高深,也做着轿子来到了这里!高深,现在可是知书密院事,作为枢密院的三巨头之一,他自然是要参加朝会的。

  来到这个时代,李杰还真是第一次参加朝会。在宋朝的朝会,这可是相当于,现代的***常委会,可是,决定国家大事的重要集会!可以说,朝廷的每一个重大的决策,都是在朝会中决定的。

  当然这一次,李杰并没有发言权,虽然李杰并不是参加朝会的最低等的官员。在京城之中,比如说,正六品的各部郎中,可是都是有资格参加朝会的,而且对于一些问题还有着话语权。而李杰这一次来到朝会,就是来授封的。

  他根本没有发言的资格,对于这一点,李杰还是很清楚的。不过李杰很清楚,当前这个时候,宋夏之战才刚刚结束,各地现在还算稳定,也没有什么大事,因此,发不发言对于李杰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既然自己的岳父来了,李杰自然是和高宠走到了一起。因为知道李杰是第一次参加朝会,在宫门没有打开的时候,高淳不厌其烦的给李杰讲述了各种的规矩。虽然上一次在科举的时候,李杰已经见过当今的最高掌权者,宋徽宗赵喆了!可是要再一次去在正式场合,面见这位最高掌权者,李杰还是有些紧张的。

  不管历史上如何评价宋徽宗,不管立尚说他是有如何的昏庸。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刻,宋徽宗就是大宋真正的掌权者,可以说整个天下就在他的掌控之下,怎么能让李杰不紧张呢?

  不过好在这一段时间,李杰见到的历史名人也不少了,而且像高宠,杨再兴等人,还在李杰的指挥下,战斗过不短的时间!虽然这些人,与最高掌权者差距很大,甚至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但是李杰的地位也算是提高了很多,所以李杰虽然有些紧张,但是也不会太过害怕!

  有的官员都到齐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迟到,静静的等待着,虽然大家都在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谈笑,可是却都压低了声音,虽然只是在皇宫门外,但是也没有人敢造次。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在一生高昂的钟声中,皇宫的大门缓缓的打开。两排进军从大门走了出来,分列在皇宫的大门两侧。他们一个个身披铠甲,手拿兵器,庄严的站在两边。

  接下来一个太监,从大门中走了出来,用他那种不阴不阳的尖利声音,志高气昂的,大声呐喊道:“百官入朝!”随着他的一声大喊,一众官员,按照顺序,缓缓的,朝着皇宫的大门走了过去。

  第一个走过去的,自然是百官之首权相蔡京!在蔡京之后,则是张邦昌等执政堂的一干副相,接下来是朝廷各部官员,当然吏部是排在前面的,六部官员之后,就是枢密院和御史台的官员,其中枢密院又排在御史台的前面。

  在接下来,才是李杰等临时参加朝会的官员,这其中有一些是回京述职的各路的经略安抚使或者水陆转运使,又或者是某个州府的知府知州等。

  李杰早在高深的指点下,明白了这些,倒也没有弄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来!跟着百官,李杰慢慢的走到了大殿之中!百官按照相应的位置,整体的站在大殿之中,等待着宋徽宗到来。

  李杰是临时来参加朝会的,占的位置比较靠边,距离大殿中央的龙椅,距离比较远,几乎看不清,龙椅的样子。并且在中间还有着百官在前面挡着,李杰虽然不算矮,但是在大殿之中,他也不得不弯着腰,所以藏在人群之中并不起眼!

  隔了好一会儿,又一个太监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只见一个太监大声呐喊道:“吾皇上殿,百官跪迎!”在这一声大喊之后,所有的官员全部拜倒在地,几乎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多年以来,早已养成的习惯,第一次上朝的李杰,也只能跟着众人大声的呼喊。喊这话的时候,百官全部表情严肃,显得非常庄重。

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次离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朝异姓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