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众人听到这个谣言,基本持保留态度,如今赵寒奇已死,他们也没法求证传言的真假。而驿馆这边,直接就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本公主会看上一个身份这么卑贱的人?”南月莹简直要气死了,竟然传她跟赵寒奇有染。
南月离同样也被恶心到了,她和南月莹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个赵寒奇,居然传出她们两姐妹发现赵寒奇脚踏两条船,所以把人推到了火里,把人烧死。不过相较于南月莹,南月离理智许多,也没在这里干发脾气。
谣言一传到她的耳朵里,她立即就派人去调查源头出自于哪里。只是,这里毕竟是南楚京城,她们作为大戎人,即便是皇子公主,同样也是处处受限。比如这次,只能查到赵府外有百姓看到了两个公主进了赵府,而府内也有下人传出看到两位公主与赵寒奇看起来关系也很密切。这个谣言,就是针对两边的人证所拼凑而成,就因为没人去否认这两个事实,有人提出了这个猜测之后,纷纷都表示了赞同。于是乎,原本的一个猜测,变成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不得不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八卦之魂,只要猜测确实有理有据,又很好的拉出了矛盾点,很容易去让人相信。
好比南崇礼,在没有听到南月离和南月莹的否认之前,也觉得这事不是不可能。毕竟自古以来,前来出使的女眷,一般都是来和亲。
“你们确定和赵寒奇一点关系都没有?”南崇礼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南月莹很是气愤,近乎咆哮道,“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没有关系。”
南崇礼可不想再去招惹,赶忙道,“既然如此,咱们得先发制人,趁着事态还没严重,给南楚皇帝施压。有人传出这样的谣言,一定还会针对我们有其他的动作,我们得小心谨慎。”
南月离表示赞同,“二哥说的有道理,咱们现在就进宫,别让幕后之人得逞。”
可惜,他们还是晚了一步,景和帝已经派出禁卫军,将整个驿馆包围,并且限制了两位公主出入驿馆的自由。
“怎么会这么快,难道南楚皇帝都不用去调查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吗?”南月离表示不解。
南崇礼也是面露苦色,“这些计划的幕后指使者,估计就是景和帝。”
“果然,南楚就没有签订通商条约的诚意。”南月莹愤恨不已,“我这就给父皇去信,让他出兵踏平南楚。”
南崇礼嫌弃地看了南月莹一眼,“他们围得跟铁桶似的,你怎么去信?”
南月莹显得很是焦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们就坐以待毙吗?”
尽管看着南月莹厌烦,南崇礼还是安抚道,“只要赵府出面表示不计较,这都不算事。既然赵奕寻不来驿馆赔礼,咱们就偷偷上门给他送一个警告,免得他脑子糊涂。”
“如今你们两个出不去,我就跑这一趟吧。”
打着将事情弄清楚的旗号,南崇礼大摇大摆地去了赵府,路上没有丝毫耽搁。若是以往,他才不会以这么低的姿态,紧赶慢赶地上门去进行所谓的赔罪。
“大人,大戎二皇子过来了,说是要与您说一说三少爷的事。”下人禀告道。
等了大半天没等到来人的赵奕寻,本来还气得想掀桌子,听到南崇礼终于来了,气总算是顺了许多。他吩咐道,“你把人带到前厅去。”
谣言一出,南崇礼才服软,赵奕寻想着要多占点好处,故意摆起了架子,迟到了许久。
南崇礼左等右等没见人影,很快联想到赵奕寻的目的,这是想多要点好处的节奏。不过他怎么会让赵奕寻得逞,私自抓住淳王的罪名,他可要好好利用。整整一个上午,淳王府都没有任何动静,他虽然进不去,但能明显感觉到那些侍卫的紧张情绪。或许,那些侍卫都以为淳王有什么事还没回来,所以并没有透露淳王一家并不在府上的事情。
南崇礼嘴角带着一抹奸邪的笑意,只要赵奕寻敢狮子大开口,他一定要比他更狠。
“不知二皇子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啊。”赵奕寻果然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让南崇礼空等了一个时辰之后,这次终于惹到了他,直接给了赵奕寻一个下马威。
“赵大人真是事务繁忙,竟然如此重要的事情都这么不在乎。”
赵奕寻听得云里雾里,“二皇子何必如此讽刺,受害的是我们赵府,你们的两位公主可都是完好无损。听二皇子的语气,是想要我们赵府自己担责不成?”他突然脑海中闪过什么,立刻黑了脸,哪还有欢迎的意思。“难道你想让死去的犬子顺势承担这一切?”
南崇礼见赵奕寻丝毫不提及他们赵府所得的好处,同样也很不高兴,“难道不该吗?本皇子的两位妹妹向来不会撒谎,她们既然明确否认,本皇子自然相信到底。赵寒奇自己怕死,不敢对淳王一家下手,本皇子的两位妹妹代劳,帮助你们赵府毁灭了这个不稳定因素,该感激的,是你们赵府。他赵寒奇因为自己的胆小害怕把自己坑了,完全是他自己太笨所致。”
赵奕寻又懵了,“二皇子这个意思,是说淳王爷参与了这次事件?”
南崇礼冷笑不已,“赵大人还在这里装傻?人可是你们赵府捉的,本皇子的两位妹妹不过帮凶而已。”
“淳王死了?”这是赵奕寻日思夜想的愿望,乍然听到,丝毫不敢相信,“淳王怎么会出现在赵府,赵府一直有我掌握大权,哪来的命令去抓淳王,二皇子莫要开玩笑了。”
南崇礼懒得再废话,“哼,这下倒是不承认了?本皇子不管你如何掩饰,若是你不将此事平息,对外宣布赵寒奇死于意外,和大戎公主没关系,你就等着把脑袋送到你们的皇帝那去吧。”
赵奕寻依旧不太明白,不过南崇礼如此笃定的威胁,他自然不会轻举妄动,只得对外宣称南崇礼交代于他的话。然而赵府的对外宣布,却又被人过度解读,南崇礼不过来了赵府几个时辰,对于此事十分强势的赵府,突然改口,做出了这样一个令人疑惑的举动。想必,定是大戎二皇子威逼所致。
于是,原本的谣言非但没有就此消失,还多了许多抵制大戎使团的百姓。
第二日早朝,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暂缓与大戎的通商协议。大戎这般在南楚兴风作浪,应当加以教训。
“赵爱卿,你的意见如何?”景和帝意味不明地看向赵奕寻。
“臣无异议。”赵奕寻如今非常纠结,“只是这事确实怪不到两位公主头上,那事确实是一个意外。”
“怎么,事到如今,赵大人还要为大戎人说情了?”
“赵大人,如此懦夫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
赵奕寻的话换来许多的不赞同,若是换在靖安侯还在朝堂之时,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出现。赵奕寻感觉胸闷得很,原来一直被人打压是这么难受的滋味。昨日听完南崇礼的话,他特意派人去淳王府巡视了一遍,发现如今的淳王府守卫突然多了许多,仿佛里面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既然淳王已倒,麒麟子的传言自然也就没了什么用处,他们赵家也不必再服软。
“我这是就事论事,大戎国使团没做过的事,怎么能随便将脏水泼过去?赵府作为世族,怎会做出这种有违风范之事。”
“恐怕是赵大人想要攀住这棵大树吧,所以不敢去向大戎使团找麻烦?”
“我看也像,就赵大人这样的为人,竟然还里立标杆,简直可笑。”
“……”赵奕寻的再次发言,依旧难逃嘲讽。
知道赵府马上就要翻身,赵奕寻不介意这几个大臣在这里冷嘲热讽,总归,他们在大殿上所说的这一切都将成为日后的谈资和笑话。“无论你们怎么想,总归,这也是赵府之事,诸位莫要管得太宽。”
“那朕非要管管呢?”景和帝面无表情,突然出声道。
赵奕寻看着景和帝,猜想他一定已经知道了陆廷璟失踪之事,正想找一个发泄口。也不知道日后景和帝知道,淳王一家都已经被烧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早就被他们赵府给扔到了荒郊野外,会是如何想法。
“皇上,此事确实与大戎使团无关,您莫要被这些小人之言给蒙蔽了啊。”
被称作是小人的大臣们,一个个都被激起了脾气,众人齐心协力,将赵奕寻怼得哑口无言,百口莫辩。而景和帝,就一直沉默着看着这场好戏。
戏一演完,景和帝便发布昭告,“大戎使团在南楚京城兴风作浪,声名狼藉,今被强行遣走,再不商议通商之事。”
此昭告一出,除了赵奕寻等少部分官员之外,大部分大臣持肯定态度,而京城百姓,更是一边倒地支持景和帝的决定。大戎使团只得悻悻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