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的语气不是很好,不过宁知意也不介意。
女孩子嘛,而且还是公主,喝酒这种事情,还是男的喜欢的更多一些。
九公主乌黑的眼眸略微一转,掩唇轻咳了连声,然后才对一边的那位嬷嬷道:“冯嬷嬷,你先出去,我有些话要与母妃和靖王妃说。”
冯嬷嬷立刻点头应是,然后退了出去。
宁知意对自己的判断很是确定。她看着九公主,认真道:“九公主,您若是真的想要好好治病的话,就请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不要有隐瞒,这样对您也没有好处。”
看着宁知意这一脸认真的样子,九公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靖王妃,我没有想要隐瞒您,我就是不想要冯嬷嬷知道。不然的话,她又要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好麻烦的。”
这个意思,是她从侧面承认了刚才宁知意的问题,她的确喝酒了。
“靖王妃,九公主不能喝酒吗?”明贵妃立刻紧张兮兮地问,“可是之前我问过太医,太医说少量喝酒没有关系的啊!”
因为九公主畏寒,尤其是天气稍微一冷,九公主就有些遭不住了。不管宫殿里边多么暖和,她穿着多么厚的衣服,身上也都是冷的。
而九公主喝的药中,有一味五味子是要用酒蒸了之后再吃的。之前吃的时候,带着淡淡的酒气,吃完之后,九公主就感受到了心底的一股暖意。
然后她就开始喝酒了,尤其是秋冬季节,亦或是春夏阴雨的时候,她会喝得格外的多一些。酒喝下去,身子暖了起来,便也觉得没那么难受了。否则身体冰寒,日子总是难捱的。
明贵妃还特意问了太医,太医看九公主酒后身子微热,气色渐好,便说少量饮酒是没有关系的。
只是九公主后来喝得越来越多了而已。
“公主,您若是想要身体好的话,酒一定要戒。”宁知意说,“否则治标不治本,您的身子会越来越差。”
九公主轻轻拢了拢身上的薄被,垂眸道:“靖王妃,不瞒您说,我现在就想喝了。”
她觉得好冷,手脚几乎都没有知觉了。
“酒的确可以让公主暂时觉得舒爽,但是酒水湿重,长期淤积在体内,对公主贵体无益。我知道嗜酒并非公主所愿,只是现在少量饮酒已经不能让公主觉得舒爽了,是吗?”
九公主轻轻点了点头:“是,最开始我只要喝上一盏就好了,然后是一壶,现在一次需要两三壶才够。”
明贵妃只是满眼心疼地看着自家女儿,想着平日里就是喝点儿酒才能让女儿好受一些,现在竟然连酒都不能喝了吗?
那她女儿该多遭罪啊!
这个时候,冯嬷嬷又敲了门进来,给九公主端了药过来。
宁知意从冯嬷嬷手中接过了药碗,闻了闻。
她立刻判断出了这碗药里边的成分,有人参、白术、当归、制远志、肉桂,还有生姜和大枣,的确是益气生血,补身生热的药。
“这药九公主吃了多久了?”宁知意又问。
“从小就吃了,十来年总有了。”九公主回答,“自打我记事以来,吃药和用膳就是一起的,从来没有分开过。”
明贵妃也跟着点头:“的确如此,这药是太医开的,就连方子都没怎么换过,就让九公主一直按照这个方子吃,说要一直吃下去。”
说着,明贵妃十分爱怜地摸了摸九公主的头顶,心疼无比地道:“这药难喝我也知道,所以想着能不能做成什么丸药,在里边加一些蜂蜜之类,吃起来没有那么苦。”
“这些药材是好,但是对于九公主来说,未免有些太热了。九公主本就积疾体虚,有些虚不受补,这些药吃下去反而加重了公主身体的负担。”
明贵妃和九公主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讶异的神情。
怎么她们觉得,靖王妃现如今说的话和之前太医说的,似乎大相径庭呢。
不,这已经不是大相径庭了,简直就是背道而驰。
太医说喝酒没问题,靖王妃让她戒酒。太医给开的吃了十多年的药,靖王妃也说不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明贵妃想了想,然后接着问:“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别的需要注意的吗?”
“有。”宁知意点了点头,接着道,“九公主不能一直在床上躺着,要多活动活动,最好是出去走一走。”
明贵妃一听这话,不禁捂住了嘴巴。
可是之前太医说,九公主身子不好,最好能不动就不动,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不然感染了风寒,治起来又麻烦。
比如前几天,九公主去御花园走了一趟,回来就风寒了,折腾了好几天才好。这样一来,明贵妃本来打算这一个冬天都不让九公主出这个宫殿了。
冯嬷嬷一听这话,瞬间大骇:“靖王妃,您到底是来救我们公主的,还是来害我们公主的?”
“冯嬷嬷!”九公主立刻轻斥道,“不许对靖王妃无礼!”
“公主,不是奴婢想无礼,奴婢是担心公主啊!”冯嬷嬷说,“十多年来,公主都是按照太医的话过来的,现在靖王妃忽然这么说,这不是要害了公主吗?”
说罢,冯嬷嬷看向宁知意,眼神中已经充满了敌意:“靖王妃,我们公主已经够苦的了,您就不要再折腾她了好吗?您刚刚说的那些法子,哪个不是要公主的命呢!”
冯嬷嬷是自打九公主一生下来就伺候着她的,关系自然亲密。他们公主身子不好,比旁人要更加金贵一些,冯嬷嬷平时也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嬷嬷这话说的,我和公主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害公主呢?”宁知意淡淡地道,“只是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诊治办法。不过贵妃娘娘方才说的,以前给公主看诊的是哪位太医?”
“太医院的太医都看过,后来是前任院判崔太医。”明贵妃回答,“崔太医告老还乡之后,就换了别的太医,但是用药的方子是没有换的。”
这位院判崔太医,宁知意就熟悉了。就是当初给晋安郡王府的老太妃看诊的时候,和她吵得热火朝天,后来还打赌,赌输了不得不告老还乡的那位。
既然是他,宁知意就不意外了。
从上次给老太妃看诊,宁知意就发现了,那位崔太医,为人治病看人脸色,本着就是讨好人的原则,只要治不死,就让人的脸色看起来好看就行了。
从前治老太妃的时候是,现在治九公主的时候也是。
“我和这位崔太医的法子向来不合,之前治晋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就是这样。”宁知意说,“医治九公主的法子我已经说了,至于听不听,就是贵妃娘娘和九公主的选择了。”
明贵妃和九公主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犹豫的神情。
倒是冯嬷嬷立刻说话了:“娘娘,公主按照崔太医的法子这么多年都好好的,这药方怎么能说换就换呢?”
说着,冯嬷嬷眼珠一转,大叫一声:“娘娘,是静妃娘娘建议您请靖王妃过来给公主看诊的,依老奴看,靖王妃说不定就是和静妃娘娘一起,来害咱们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