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九收下了张家的重礼,张家管事心下大安,认为林初九是不计较之前的事,将过往一笔勾消。
于是张家以为这件事就此揭过,管事甚至写信回去邀功,说自己把这件事处理得多好,说萧王妃如何忌惮张家的威名,自己如何轻松的就把此事揭过。
帝国张家的人收到管事的信,见林初九居然这么轻易就服软,一面沾沾自喜,一面又看不起林初九。
确定绑错了人,事情也解决了,张家人就更不会把福寿长公主当回事,直接吩咐下面的人把福寿长公主杀了,可是……
动手的那人,这段时间没少与福寿长公主欢好,心里十分不舍,见上面没派人监视,便悄悄的把福寿长公主藏了起来,对上只说杀了。
反正是一个东文来的贱民,他就是养着也不会有什么事!
林初九不知张家的这些事,她现在忙得很,可没有时间理会。
前线战事对东文越来越有利,林初九也就越来越忙,忙着应酬,忙着应对京城贵妇的讨好……
任谁都知道,萧天耀这次从前线回来,身份地位必然会更上一层楼,虽然……
作为手握兵权的一品亲王,皇上对萧天耀已是赏无可赏,除了皇位外,萧天耀也不可能再往前一步。可是,这些都无法阻碍京中权贵对林初九的讨好与追捧。
任谁都看得出来,萧王与皇上就是东风与西风,两人不可能和平相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现在萧王即将大胜归朝,明显压倒了皇上那股风,萧王就算坐不上皇位,在东文也会是说一不二的存在。要是萧王心狠一点,权倾朝野、架空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时候不讨好萧王妃,什么时候讨好?
虽说那些个妇人上门,林初九没有必要全见,可是……
她也不能一个都不见呀!
萧天耀不可能永远单打独斗一个人,他需要盟友也需要助力,上次萧天耀出事,除了手下的武将,没有人出来为他说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结交朝臣方能巩固势力,而要与朝臣结交,夫人外交有时候真的很重要,萧天耀不愿意与朝臣结交,那只能是她来做了。
而且,就算她一个人都不见,和萧天耀一样不与朝臣结交,皇上也不会认为她是在避嫌,说不定还以为她是装模做样。
你看以前萧天耀不与朝臣结交,皇上会放过萧天耀吗?
左右怎么做都不会让皇上满意,所以林初九在家里大大方方的招待,她觉得该见的人。
不能让追随者心寒,所以那些一直追随萧天耀的官员,他们的夫人上门,林初九得见,不仅得见,还得奉上重礼。
手握实权的大臣,在朝中和各个衙门都有话语权,为了日后好办事,就算不交好也不能得罪,对方的夫人上门,她得见。
世家、权贵人家并无实权,可家家姻亲遍布京城,跟谁都能扯上一点关系,指不定某位国公府的当家夫人,就是哪家女儿。同样,这些连成一气的人家,可以不交好,但不能得罪,不然被使绊子就不好了。
……
这么算下来,林初九要见的人,还不是一般的多。
这段时间,萧王府的访客不断,门庭若市,林初九成天面带微笑的周旋于各家夫人之家,累得不行,可是……
虽然累了一点,辛苦了一点,收获却也很大。至少这一通碰面后,京城再也没有人说林初九粗鄙任性,刁蛮无知了,而林夫人之前精心经营的好名声也没了。
之前林夫人是京城出了名的好继母,林初九则是京城出了名的烂泥,结果……一嫁人才发现,这烂泥根本不是真烂泥,一切不过是自污。
你说,好好的姑娘家,为何要自污、抹黑自己的名声?
要不是在家里活不下去,未出嫁的姑娘,哪个愿意让自己的名声受损?
不需要林初九说什么,她前后巨大的反差摆在那里,众位夫人又不是真的眼盲心瞎,怎么可能不明白?
事实上,以前也有不少人看出来林夫人是在捧杀林初九。只是,那时候的林初九什么都不是,谁会自找麻烦,平白无故去得罪左相夫人?
现在林初九的身份地位,因萧天耀而水涨船高,不管是真是假,那些个夫人为了讨好林初九,也要为她正名。如此一来,林夫人的名声就臭了。
本来,太子准备在林婉婷,为蒙老夫人守满三个月孝后,就提出娶她为侧妃,可现在因林夫人的名声受损,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林婉婷收到消息,在家里把眼睛都哭肿了。
没嫁成萧王她忍,现在连太子也嫁不成,她还要怎么活?
林婉婷不止一次,在林夫人面前抱怨,说林夫人当初为什么没有把她嫁给萧王,要是她嫁给了萧王,现在被人追捧,风光无限的人就是她了。
林夫人初时听到林婉婷这话,还会觉得受伤,认为女儿不解自己,后来听多了也就麻木了,甚至渐渐的也觉得林婉婷的话很对。
越是这么想,林夫人心里就越后悔。后悔自己当初费尽心机抢走林初九的婚约,要是让林初九嫁给太子,她哪里会有现在的风光?
林夫人越想越后悔,越想越难过,然后——林夫人病了!
太医诊断,心思太重!
林相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不知府里的动向,这个诊断一出,林相就把林夫人和林婉婷送去城外的庄子上静养。
林相此举当然不是为了林夫人和林婉婷好,他是怕这两个不长眼的去惹林初九。
萧王府现在可谓炙手可热,如日中天,就是皇上都要避其锋芒,万一这两个不长眼的惹上林初九,他还要去给林初九那个孽女低头认错不成?
林相果断把人送走,不想他刚把人送出城没两天,前线就传来一个天大的消息,这个消息把东文上下都炸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