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雪山觉醒
白马小姐2025-07-28 17:096,859

  第二天的旅程更加艰险。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吉普车宽度的一半,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达摩全神贯注地驾驶,汗水不断从他的额头滑落,打湿了他的袈裟衣领。

  "这段路被当地人称为'审判之路',"达摩解释道,眼睛紧盯前方,"据说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安全通过。不纯净的灵魂会被山神拒绝,坠入深渊。"

  苏晚晚紧握车门扶手,尽量不去看窗外深不见底的悬崖:"这听起来更像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而非灵魂纯净度的测试。"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技术和心态是密不可分的,"程时御平静地回应,"恐惧会导致判断失误,而清醒的心智则能保持准确决策。或许这就是山神审判的本质。"

  达摩赞许地点点头,继续专注于驾驶。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变得越发稀薄。程时御注意到苏晚晚的呼吸变得略微急促,脸色也有些苍白。

  "高原反应,"他低声说道,从背包中取出一个小型氧气瓶,递给苏晚晚,"深呼吸,慢慢吸入。"

  苏晚晚感激地接过氧气瓶,按照指示使用。几分钟后,她的呼吸恢复正常,脸色也好转不少。

  "谢谢,"她轻声道,"没想到高原反应来得这么突然。"

  "这很正常,"达摩从驾驶座回应,"我们现在的海拔已经超过3500米,许多人会在这个高度开始感到不适。适应需要时间,但人类的身体有惊人的适应能力。"

  中午时分,道路终于变得平坦一些,他们来到一处小型高山湖泊旁停车休息。湖水因含有特殊矿物质而呈现出宝石般的蓝绿色,周围白雪覆盖的山峰倒映在湖面上,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这是'天镜湖',"达摩解释道,"传说中能照见人真实灵魂的湖泊。"他轻笑一声,"当然,这可能只是因为湖水特别清澈,倒映得特别逼真。"

  三人在湖边休息,享用简单的干粮午餐。程时御再次取出心灵罗盘查看方向,发现蓝宝石的微光变得更加强烈,指针也更加坚定地指向北方山脉深处。

  "我们越来越接近目标了,"他对苏晚晚说,"罗盘的反应比昨天强烈得多。"

  苏晚晚望向远处终年积雪的高山:"那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更加危险的地带。"

  "是的,"达摩加入谈话,"从最后一个村庄开始,就没有正式道路了,只有牧民和朝圣者踩出的小径。那里的海拔超过4500米,氧气更加稀薄,天气变化也更加迅猛无常。"

  休息过后,三人继续赶路。下午的行程相对平稳,道路虽然依旧崎岖,但没有上午那么危险。两侧的风景逐渐从树木灌丛变为高山草甸和裸露的岩石,标志着他们正接近高山地带的边缘。

  傍晚时分,一个小村庄出现在视野中——这是他们旅程中的最后一个人类定居点,也是汽车能够到达的终点。村庄坐落在两座雪山之间的山谷中,只有二十余户人家,房屋由石块和泥土筑成,看起来古老而坚固。

  达摩将吉普车停在村口一处平坦的空地上,熄火后转向两人:"从这里开始,我们必须徒步前进。明天将是艰难的一天,今晚务必充分休息,适应高海拔环境。"

  村里的接待处是一间简陋的石屋,由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经营。她热情地欢迎三人,为他们准备了温暖的房间和热腾腾的食物——主要是牦牛肉汤和青稞面饼,简单但充满能量,非常适合高海拔地区的旅行者。

  晚餐后,三人在接待处的公共区域讨论接下来的路线。达摩在一张手绘地图上标出了几条可能的路径。

  "根据罗盘的指示,目的地应该在这个方向,"程时御指着北偏东的位置说,"但地图上没有标记任何明显的洞穴或寺庙。"

  "我不感到惊讶,"达摩平静地说,"'七识交汇'在大多数地图上都不会被标记出来。它是一个隐秘的地点,只有得到特定指引的人才能找到。"

  "所以我们完全依靠这个罗盘?"苏晚晚担忧地问。

  "不完全是,"达摩安慰她,"我会根据地形和路况做出判断。此外,据说朝圣者们在通往圣地的路上留下了一些记号,只有知道如何寻找的人才能发现。"

  讨论结束后,达摩去准备明天需要的装备和补给,留下程时御和苏晚晚在火炉旁取暖。屋外的温度已经降至零度以下,窗户上结起了霜花。

  "你担心吗?"程时御轻声问道,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苏晚晚。

  "有点,"她诚实地回答,"但不是因为危险或艰难,而是害怕我们迟到了。如果拉克什和普丽雅已经完成仪式离开了怎么办?如果我们无法在恒星大会合前找到所有'钥匙持有者'怎么办?"

  程时御握住她的手:"还记得你在火车上的那番话吗?关于远古文明不可能设计一个无法实现的计划。我想你是对的。我们能找到这里,本身就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苏晚晚感受着他手掌的温暖,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你总是知道如何让我安心。"

  "那只是因为我们思考方式互补,"程时御微笑道,"你擅长感知情感和联系,我更专注于逻辑和结构。正如'哲学之钥'需要双胞胎共同持有,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被选中一起行动。"

  他们的谈话被一阵喧闹声打断。接待处的门被推开,一群身着现代登山装备的人走了进来。他们看起来筋疲力尽,有人还带着明显的高原反应症状。领队是个高大的西方人,正用英语向接待员询问住宿事宜。

  程时御和苏晚晚立即警觉起来,悄悄观察这群不速之客。虽然他们的穿着和行为看起来像是普通的登山游客,但在这么偏远的地区遇到其他外国人,未免太过巧合。

  "我去找达摩,"程时御低声说,然后起身离开。

  苏晚晚留在原位,假装专注于火炉,同时竖起耳朵听那群人的谈话。大部分是关于路况和天气的抱怨,听起来相当真实。但当她无意中与领队的目光相遇时,那人眼中闪过的一丝异样让她心头一紧。

  片刻后,程时御和达摩回来了。达摩看了一眼新来的登山队,脸上闪过一丝警惕。

  "我们应该回房休息了,"他轻声建议,"明天要早起赶路。"

  三人装作疲惫的样子,向接待员道晚安后回到各自的房间。确认房门关好后,达摩小声说:"那个登山队很可疑。根据村民所说,今年冬季即将来临,几乎没有登山队会选择这个时间前往高山地带。"

  "你认为他们是'秩序维护者'的人?"程时御直接问道。

  达摩犹豫了一下:"不能确定。但为安全起见,我们应该改变计划。原本打算明早出发,现在我们得趁夜色离开,避开他们的视线。"

  "半夜赶路会不会太危险?"苏晚晚担忧地问。

  "的确有风险,但月亮很亮,"达摩指向窗外皎洁的月色,"我熟悉前几个小时的路线,只要小心行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此外,我们可以在距离村子两小时路程的山洞临时休息,等到天亮再继续前进。"

  计划敲定后,三人悄悄收拾必要的装备,只带上最轻便但必要的物品。午夜时分,当整个村庄陷入静谧后,他们悄然离开房间,避开接待处的公共区域,从后门溜了出去。

  夜晚的高山空气冰冷刺骨,温度显然已经降到了零下。月光下的雪山泛着银色的微,照亮了他们前方蜿蜒的小径。达摩走在前面,熟练地引导着方向;程时御紧随其后,不时查看罗盘确认路线;苏晚晚走在最后,时刻保持警觉,确保没有人跟踪。

  离开村庄约一小时后,达摩突然停下脚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三人屏息静听——果然,身后传来微弱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显然有人跟踪他们。

  "快,这边,"达摩低声说,带领两人离开主路,钻入一片岩石区域。

  借着月色,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嶙峋的岩石间,努力不发出任何声响。达摩显然对这片区域十分熟悉,即使在夜间也能找到隐蔽的通路。约二十分钟后,他们来到一处隐藏在巨石后的小洞穴。

  "我们暂时安全了,"达摩在确认洞穴内没有危险后说道,"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是牧民临时避险用的。"

  洞穴不大但足够遮风挡雨,三人在内部简单地布置了休息区。达摩取出一个小型气炉,点起火来,为洞内增添一丝温暖。

  "你认为那些人真的是冲着我们来的吗?"苏晚晚轻声问道,手里捧着达摩刚煮好的热茶。

  "很有可能,"程时御沉思道,"但我不明白他们是如何追踪到我们的。我们从拉杰什的庄园逃出后已经换了多种交通方式,理论上应该已经甩掉了追踪。"

  "除非,"达摩若有所思,"他们不是在追踪你们,而是在追踪拉克什和普丽雅。如果'秩序维护者'也知道'哲学之钥'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早就在这条路线上设下了监视点。"

  这个推测让三人陷入沉思。如果达摩是对的,那意味着前方的路程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追踪者和陷阱。

  "我们需要新的策略,"程时御最终说道,"不能再按常规路线前进了。"

  达摩点头赞同:"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道,是古时僧侣秘密朝圣用的。路线更加艰险,但能避开大多数已知的通道和观察点。"

  "那条路会延长我们的行程吗?"苏晚晚担忧地问,想起他们争分夺秒的任务。

  "可能会多一天时间,"达摩承认,"但考虑到安全因素,这是值得的代价。"

  三人在洞穴中休息了几个小时,直到东方泛白。这时,达摩再次检查外部环境,确认安全后,他们继续启程。新的路线如达摩所说更加艰险——他们需要攀爬陡峭的岩壁,穿越冰冻的溪流,有时甚至要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艰难前行。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空气变得愈发稀薄。苏晚晚和程时御都开始感到高原反应的症状:头痛、轻微眩晕和呼吸困难。即使有氧气瓶的辅助,行进的速度也明显减慢了。

  中午时分,他们到达了一处雪山峡谷的入口。两侧高耸的山壁似乎直插云霄,中间的小径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行。寒风呼啸着穿过峡谷,带来刺骨的寒意。

  "这是'净心峡谷',"达摩解释道,"传说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安全通过。峡谷中的风被认为能吹走内心的杂念。"

  进入峡谷后,风声变得更加猛烈,呼啸声在峡谷中回荡,形成一种奇异的共鸣,仿佛千百人在同时低声诵经。这种声音既令人心安,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

  "这种声音是怎么形成的?"苏晚晚惊讶地问,努力盖过风声。

  "峡谷的形状和岩石的排列创造了特殊的声学效果,"达摩回答,"但在佛教传统中,这被视为宇宙本源意识的回响,能够与冥想者的心灵产生共振。"

  程时御对这种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科学角度看,这种声学现象确实可能影响人的脑电波,促进某种冥想状态。远古文明选址时可能也考虑了这点。"

  穿越峡谷花了近两小时,期间风声从未减弱,但三人渐渐适应了这种特殊的环境。走出峡谷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高山盆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四周环绕着雪山,中间是一片相对平缓的区域,覆盖着薄薄的积雪和稀疏的高山植被。

  "这里是'天界花园',"达摩解释,明显松了口气,"是高山牧民夏季放牧的地方,也是前往'七识交汇'的必经之地。我们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补充体力。"

  三人找到一处背风的岩石凹陷处,搭起简易营地。达摩熟练地点燃便携气炉,煮上热汤,香气很快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罗盘显示我们离目标更近了,"程时御检查着心灵罗盘,蓝宝石的光晕已经相当明显,"方向是那座山峰。"他指向盆地东侧一座形状奇特的山峰,它的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顶部分为七个尖峰,犹如七朵莲花并排绽放。

  "那就是'梵天之光',"达摩肃穆地说,"传说中印度教创世神梵天的七张面孔显现之地,也是通往'七识交汇'的门户。"

  "你之前说你没去过那里,"苏晚晚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通过寺庙的古籍和口耳相传的故事,"达摩回答,"每一代僧人都会学习这些圣地的知识,即使我们可能一生都无缘亲眼见到它们。现在看来,这次机会对我也是一种修行上的突破。"

  休息时间很快结束,三人继续向那座特殊的山峰进发。穿越盆地后,路途变得更加艰难——他们需要攀爬陡峭的雪坡,横越危险的冰川裂缝,有时不得不开凿冰阶梯才能前进。

  达摩的登山技巧在此时显得尤为宝贵,他耐心地教导程时御和苏晚晚如何正确使用冰镐和登山绳,如何判断雪层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在冰川上安全行走。

  "记住,在雪山上过度自信比恐惧更危险,"他严肃地告诫道,"永远尊重大自然的力量,永远保持谨慎。"

  一整天的艰难跋涉后,他们在山腰的一处平台上搭建了宿营地。天色已晚,气温骤降,四周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偶尔的冰川开裂声。但在这极端环境中,夜空却格外清澈,无数星辰在深邃的天幕中闪烁,仿佛伸手可触。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星空,"苏晚晚惊叹道,站在帐篷外抬头仰望。

  "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纯净,几乎没有光污染,"程时御解释,站在她身旁,"使星光能够直接照射到我们的眼中,不被大气层过滤和散射。"

  "在古代传统中,高山被视为最接近天界的地方,"达摩加入谈话,同样抬头望天,"修行者来到高山,不仅是为了避开世俗干扰,也是为了更接近宇宙的本源。看着这样的星空,我能理解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信仰。"

  三人静静地站在星空下,沉浸在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中。在这一刻,所有的紧张、危险和使命感都暂时被抛在脑后,只剩下纯粹的存在体验——与浩瀚宇宙相连的片刻永恒。

  "我想我明白为什么'七识交汇'会位于这样的地方,"苏晚晚低声说,"在这里,现实世界和精神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一些在低海拔地区难以感知的东西,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见。"

  程时御若有所思地点头:"从生理角度看,高海拔的氧气稀薄确实会影响大脑功能,产生一种类似冥想状态的意识变化。再加上极端环境带来的感官刺激减少,人的注意力自然会转向内在。"

  "科学与灵性并不矛盾,"达摩微笑道,"它们只是描述同一现象的不同语言。真正的智者知道如何在两者之间自如转换。"

  夜深了,三人各自回到帐篷休息。高山的夜晚格外寒冷,即使在保暖睡袋中,寒意依然渗入骨髓。苏晚晚蜷缩在角落,努力保存体温,但仍然忍不住微微发抖。

  "你还好吗?"程时御关切地问,注意到她的状态。

  "有点冷,"苏晚晚承认,牙齿轻轻打颤,"我没想到夜晚温度会这么低。"

  程时御迟疑了一下,然后做出决定:"在这种环境下,保持体温是生存的首要条件。"他挪近苏晚晚,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睡袋连接起来,"这样可以共享体温,比单独一个人更容易保暖。"

  苏晚晚感激地靠近他,两人的体温很快形成一个温暖的小空间,驱散了刺骨的寒意。在极端环境下,这种简单的人类接触变得尤为珍贵,没有任何尴尬或不自在,只有纯粹的安心与温暖。

  "你知道吗,"苏晚晚在半梦半醒间轻声说,"在开始这段旅程前,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活缺少了什么。成功的职业,舒适的生活,却总有一种虚无感。但现在,即使面对这么多危险和未知,我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真实。"

  程时御在黑暗中微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类总是不断探索未知,挑战自我。在舒适区之外,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

  "你后悔踏上这段旅程吗?"苏晚晚轻声问,已经接近睡意的边缘。

  "一刻也没有,"程时御坚定地回答,声音温柔而确定,"因为这条路上有你。"

  苏晚晚嘴角微微上扬,带着这份温暖的确信,沉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他们被帐篷外达摩的呼唤声唤醒。外面的风已经停了,但温度依然极低。帐篷布上结了一层薄冰,需要小心翼翼地打开。

  "今天天气晴朗,非常适合登山,"达摩告诉他们,正在准备简单的早餐——热粥和干面包,"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可以在日落前到达'七识交汇'入口。"

  早餐后,三人收拾好装备,继续攀登。随着海拔进一步升高,氧气变得愈发稀薄,他们不得不频繁使用氧气瓶。每走几步就需要停下休息,调整呼吸。但程时御注意到,罗盘的反应越来越强烈,蓝宝石的光芒几乎要溢出表面,指针也变得异常坚定。

  "我们非常接近了,"他在一次休息时说道,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兴奋。

  接近中午时分,他们到达了一处特殊的地形——七座山峰形成一个半圆形的环抱,中间是一片相对平坦的雪地。阳光从峰顶洒落,在白雪上投下七道如光柱般的影子,这些影子在地面上交汇,形成一个复杂的几何图案。

  "终于到了,"达摩声音中充满敬畏,"这就是'七识交汇'的入口。"

  程时御取出罗盘,发现指针开始疯狂旋转,不再指向特定方向,蓝宝石也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光芒。他有些困惑:"入口在哪里?我没看到任何洞穴或建筑。"

  达摩微微一笑:"真正的入口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种状态。传说中,只有当身体、语言和意识都达到特定平衡,才能看见通往'七识交汇'的道路。"

  苏晚晚若有所思地看着地面上那个由光影形成的几何图案:"这看起来像是某种引导冥想的曼荼罗图案。"

  "正是如此,"达摩赞许地说,"古代瑜伽修行者利用这种自然形成的图案进行深度冥想,达到意识转变的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图案上冥想?"程时御询问,看着渐渐移动的光影。

  "是的,但时间有限,"达摩指着太阳的位置,"只有当七道光影完美交汇时,入口才会显现。根据我的计算,这种完美交汇只会在正午和黄昏两个时间点出现,每次持续不超过半小时。"

  看了看表,距离正午交汇点还有约二十分钟。三人迅速准备好冥想的姿势,在雪地上铺设隔热垫,然后分别坐在光影图案的特定位置上。达摩指导他们调整呼吸和姿势,进入恰当的冥想状态。

  "放空思绪,感受七道光的能量,"他轻声引导,"让你的意识与它们和谐共振。"

  随着正午时分的临近,七道光影渐渐精确地重合,形成一个完美的几何图案。就在这一刻,程时御感到一种奇特的感觉——周围的空间似乎开始轻微扭曲,原本坚固的岩石表面看起来变得柔软而透明,隐隐约约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通道。

  "我能看到了,"他轻声说,声音中带着惊奇,"岩壁中有一条通道。"

  "我也看到了,"苏晚晚惊讶地说,眼睛盯着同一个方向,"就像岩石变成了水一样透明。"

  达摩露出满意的微笑:"你们的感知能力确实非凡。大多数人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冥想才能达到这种状态。现在,请保持这种意识,慢慢站起身,跟随我向通道走去。"

  三人小心翼翼地站起来,眼睛依然聚焦在那个若隐若现的通道入口。达摩走在前面,轻声念诵着某种古老的咒语,步伐坚定而有节奏。程时御和苏晚晚紧随其后,保持着冥想状态的专注。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晚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豪门暖婚:影帝大人轻点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