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为兵马大元帅,带着十万大军前往辽东的山海关。
不要小看了这十万大军。
这可是从叛军之中厮杀出来的将士们,都是见过血的人。
又经过了卢象升的训练,也算得上是成建制的大明大军。
再加上,这主帅乃是大明皇帝。
这些将士们也都是一个一个气质高昂。
等到了山海关的时候。
袁崇焕、祖大寿、吴襄等人前来迎接。
“元素(袁崇焕的字),这些年,辛苦你了。”朱由检见到袁崇焕,先是稍微说了点儿好话。
其实这几年,袁崇焕在辽东的所作所为,他也查清楚了。
可以说。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杀死袁崇焕,杀的也没错。
只是时机错了。
那时候,駆子还兵临城下。
结果崇祯皇帝阵前斩将,还是斩杀了蓟辽总督。
这一下子,整个辽东的勤王大军,自然直接就不愿意继续镇守杀了他们头子的京师。
也就让皇太极的离间计得逞。
最起码,也要等到袁崇焕带着辽东大军击退了駆子,或者是直接让他战死沙场。
落下一个因为守护边关不利,最后因为駆子的入关而战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崇祯皇帝这个大明天子自己来杀,还是在駆子攻城的时候。
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错误的时间。
造成了大明辽东失去了帝心。
朱由检拍着袁崇焕的肩膀,手中的力气,让袁崇焕一顿,姿态放得更低了。
传言中的真龙天子,怕是真的存在吧?
袁崇焕以前是不太相信,一个人真的能够刀枪不入。
毕竟他身经百战,见证了多少人的死亡。
在听到大明天子朱由检竟然刀枪不入的时候,还觉得有一些假。
但是却也不是完全不相信。
毕竟,这也是内部传开了的事情。
当初那一场刺杀,也绝对不可能是朱由检自己布置的局,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刀枪不入?
关键是朱由检御驾亲征的战绩,这是做不得假。
再加上今日这几巴掌,那力道,便足以说明,大明天子就是一个绝世武将。
以前,他在藏拙。
或者可以说,他一直在藏拙。
袁崇焕想到这里,心中更加不敢轻视这位还年轻的万岁爷了。
想到自己当年拍着胸脯说五年平辽的口号,这脸上就有一些绯红。
朱由检坐在主营之中,对袁崇焕直接说道:“如今,朕到这山海关的事情,怕是已经被皇太极那些人知道了。
所以瞒不住,朕也不想瞒住,已经差人送去一封书信,约定三日后,在山海关外见上一面。
怎么说,皇太极当初也是带着兵,打到了京师,也算是一个人物。朕也想要见识一下这位大金国主,地点就定在山海关外。
到时候,袁将军你们稍微筹备一下,防止駆子会趁势作乱。”朱由检一来,就给了袁崇焕一个难题。
“万岁爷,万万不可,山海关外,乃是一片平原,而我大明背靠山地,并不太适合行军。”
朱由检笑着道:“不用担心,到时候朕自有办法。”
他刀枪不入,怕什么?
至于真正的安危,自然是跟随他一起的大臣,安全措施还是要到位的。至于为什么要会面。
也不是朱由检真的就想要见一见皇太极,在论坛或者是书上,也不是没见过。而是,他想要给这一场战争,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色彩。
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威望。
皇太极放下书信,咳嗽了几声,便说道:“到时候,多尔衮你随着朕一起去。”多铎脸色一变,就要上前理论,却被多尔衮拦下来。
“喳!”
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去,到时候怕是在皇太极这里失去了帝心,在整个大金这里,也要失去威望了。
没有人愿意跟着一个胆小怕事的主子。
“大哥,朕的身体越发不行了,但是这大金还是要走下来,大金的子民,也要继续活下去。
还要回复当年先祖之威望,朕未能实现。
但是朕相信,大明不会一直如此强盛下去,天下大事分分合合。
俺们还有机会。
但是这个机会,最好让给年轻人。
因为我们老了,没几年好活,而大金有了年轻人,才会继续壮大。还能熬过去。
朕在这里,恳请大哥,一定要三思而行。”
皇太极又对代善说道。
这一看,就是在交代后事了。
代善也有一些不忍,都是自家兄弟,现在有人把自家兄弟欺负到这个份儿上,也就是在打所有人的脸。
就算是平日里看不惯皇太极的阿敏,这个时候,也没说什么。
“陛下有着先祖庇佑,肯定能够万福金安,这一次,俺们可以想办法,直接趁机杀了那个狂妄小儿!”
皇太极摇摇头,说道:“此计不太可行,你们难道忘了,前段时间传回来的,那崇祯皇帝可是刀枪不入。
一支羽箭竟然射不穿大明皇帝的龙袍,箭矢都已经钝了,大明皇帝还没事。
俺们不能太过冒险,直接在那时候开战。”
皇太极觉得这样做太冒险。
但是却又觉得对方约谈,那很有可能也是同样的想法。
“我们也要小心对方会有什么阴谋,所以到时候必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阿敏:“既然如此,那俺们还去干啥,直接开战不就行了!”
皇太极咳嗽了几声,说道:“朕想要去见一见这位大明皇帝。大金不能因为朕,失
去了该有的士气和勇气,俺们大金之人,什么都不怕!”
多尔衮心说,你想要死,为什么要拉上我?
就因为我很年轻吗?
就因为海兰珠吗?
你的心,也太黑了。
多尔衮心中是不断咒骂皇太极,就因为大小玉儿,所以死也要把自己带在身边一起死。
这一刻,他恨不得直接自己杀了坐在那个位置上的皇太极。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杀了他。
可是,却也不能真的就跟着皇太极一起赴死。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对于某些人来说,也不知。
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徐应元、锦衣卫和羽林卫等,到了山海关外的一处搭好的台子±。
这是双方一起搭建的台子。
在龙蠢之下,朱由检跷着腿,修剪自己的指甲。
不一会儿。
皇太极一身盛装,带着多尔衮等亲卫,走上了高台。
两个人身前都有一张桌子。
自备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