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所改革的内容是她提出来的,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今后遇到各种问题时,该怎么做。
阿夭下葬是在两天后,那天下着大雨。
送葬的人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文武百姓无一人缺席,甚至皇上和摄政王也在送葬队伍中。
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葬礼。
可再风光,也弥补不了阿夭这十八年来,家人对他的冷漠和伤害。
以及他在生命才刚开始时,就已经走向了终点。
所有风光都只是给活人看的而已。
肖然不禁悲中从来,她在尽最大的努力弥补,想让自己内心的亏欠少一点,可是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自那天过后,她问他自己是否错了之后,就一直没再开口说过话。
整夜整夜不睡觉,守在灵堂。
每次都是自己点她睡穴,强迫她休息。
周业担心再这样下去,孩子和她都会支撑不下去:“回去吧,别忘了你还是北晋的皇帝,有很多事需要你处理。”
“……”
肖然没有说话,她从没意识到过自己对北晋有多重要,但现在他意识到了在阿夭心目中的她是重要的。
因为他用自己的命换了她的命。
她低着头,身体晃了一下,到现在也没想清楚一件事,她问:“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他会为我去死?”
她的声音很轻,可在场的每一件似乎都听到了。
所有人视线集中在她身上。
但只有一个人给了她答案:“他想看到你口中的那个世界。”
崇明的的话没有温度。
甚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肖然看着他,一时竟然哭笑不得,一直以为她虽然也赞成改革,也在朝这方面努力,但实际上并没报出多大的希望。
毕竟北晋的文化和21世纪不一样。
再者21世纪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人的思想都和这里的人不一样。
改革成功的希望并不大。
可是有人却因为这并不大的希望,付出了性命。
一时间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皇陵回来,肖然下了一个决定,不管这件事成功机率有多大,他必须要进行下去,因为只有继续下去阿夭才有可能看到了他想看到了结果。
“从现在开始把只要六岁以上的孩子,必需来学堂学习,一开始课程不用太难,就教一下拼音和九九乘法表。”
“皇上这怕是不妥,这事还是不宜操之过急。”
沈至知道九九乘法表,他和阿夭讨论过,自然知道这九九乘法表的妙处。
只是这么着急采用强制手段,他并不是很赞成。
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肖然面无表情地看了沈至一眼,道:“很多事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如果一直在准备当中,这改革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
这次她是铁了心了。
周业明白她这么着急的原因,只是对站了一旁的陈尽忠 父子道:“这事就交给陈统领去办,至于禁军统领暂时由陈同来暂代。”
陈尽忠一脸懵,还不了解具体操作:“这事怎么办,难道挨个去百姓家里把孩子抢到学堂上课。”
“在北晋老百姓心中,崇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做很有可能让皇上失了民心。”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玉清河开了口。
这些天他一心钻进兵器库研究武器,阿夭的死和皇上的遇刺他都只是听别人说。
“这好办,在抓人前举行一次科举,文试,成绩优异德才兼备者,直接聘用为夫子,分配到学堂工作。”
这事本是阿夭在着手准备。
现在他人不在了,都得她来。
“这办法好,老百姓看到了回报,自然愿意让孩子上学。”
沈至点了点头,不再反对。
肖然又道:“医疗保险直接算进税收里,不用单独例出来,甚至都不用告诉他们交过这东西,让户部直接拨出一部分钱建免费医院就行。”
“那这税收势必就要增加。”
“不用增加,军事改革,减少军费,从这里省出的一部分钱用来建免费医院。”
“你是说土山炮代替人力。”周业瞬间反应过来,她在想什么。
肖然点了点头:“火枪也多造一些,肉博这种事人太吃亏,咱们从现在开始是热兵器时代。”
“这样一来,钱的问题就解决了,很有可能省出来的军费还可以投入到免费学堂当中。”
玉清河是第一次看到肖然这么认真的做一件事,那么急迫的想做成一件事。
想必是阿夭的死对她打击很大。
她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第二天京都城中贴出告示,北晋要举行科考,科考长期举行,成绩优异者直接分配到了免费学堂当先生。
这让一直不受重视,被轻视的读书人一下看到了希望。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件事就传得沸沸扬扬,全国各地的读书人纷纷往京都城赶。
没钱的卖房卖地,也要凑够盘缠。
但还没等到了这些人赶到了京都,又有第二个消息传来,北晋招聘医者,要求懂基本医理。
其他的国家会进行专门的培训。
起先大家不信会有这么好的事,但听说国家要在全国各地办免费医院,需要大量的大夫时大家信了。
但信归信,这些对他们诱惑力并不大,北晋崇武不假,但是人就会生病,所以医者并不存在生存问题。
之所以想来京都试一下,完全是被最近传得似仙丹妙药葡萄糖吸引。
短短一个月不到了时候,京都城一下多了几万人,这些人不是医者就是来考试的书生。
柳玲儿的生意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好了不少,客栈每次都暴满。
其他客栈还因为一房难求,开始涨价。
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依然找不到住的地方,还有些人因为身上盘缠本来就不够,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一日沈至正准备去报社上班,看到了一个书生打扮的少年在面摊面前徘徊。
“这位公子可是找工作?我这可以提供。”
少年愣了一下,打量起了沈至,工作找上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沈至手里正报着一堆昨天印好的报纸,今天准备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