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李子凡和清曦来到太阴星之前,就已经将姜希和王卓两人赶出了玉霞观。按照他的谋划,姜希修行气运化凤之道,日后不说坐镇六宫之首,最起码也是贵妃之流,当然她并不是如今大明皇朝帝皇的后妃,而是为新朝积累气运的妃子。
而王卓那心性,到时候去了战场可能看不惯那点鸡鸣狗盗之事,说不定会揭竿而起,成为一方起义将领。毕竟李子凡引动星辰时,可是那白虎星动,星光直接落到他天灵之中,也就是他修为低下,并不知晓罢了。
也是李子凡身为玄门弟子,不愿背负太多了业力,要是像那些不管不顾的魔门弟子,说不定直接派出一位妖妃,霍乱后宫,迷惑当天了。
“你如何敢肯定这天下相信你真的沉眠了?”李子凡一直待在神域之中,对于外界半点不知,故而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脱身之前,可是拼命大喊了一声,而且还将正在恢复的太阴星强行终止了,若是这样他们还不肯相信我沉眠,那有什么办法?”清曦将自己之前的算计尽数讲了出来,正如她所说,这样还不肯相信,那她还能怎么做呢?
“嗯,这样一来,就算有人不肯相信,但世间大多数的人绝对是相信的,说不定阴阳家的对头,还会借此出手。”
“好了,你快点离开太阴星吧。”说完之后,不由分说的将一枚玉牌递了过来,这是让李子凡安全回到大地的物件,其中蕴含着她的神力。
李子凡见清曦这般急促的催他离开,心中有些怀疑,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在刚刚的打斗中,受伤了?”
“嗯,还是被那个老头打伤了,不过并没有太严重。”
李子凡见清曦面色如常,气息也只是有些虚浮,并不像是受了重伤的样子,稍微放下心来,不过不敢再多说什么,免得让伤势加重,说了句好好养伤之后,便离开了太阴星。
等李子凡一走,清曦便再也撑不住了,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气息低迷几不可闻,幸好她坐在一方宽榻上,不然就跌落在地了。苦涩的说道:“果然,就算是半步地仙,也沾了一个仙字,要是真的动起手来,恐怕自己真的就沉眠与此了。”
“不过,阻碍太阴星恢复这因果,可几乎是尽数算在了阴阳家身上,想来其他的诸子百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吧。”
说完这句之后,清曦再也撑不住了,右手轻颤着,将神域封锁起来,等自己养好伤势之后,再做打算。
而此时正在赶路的李子凡和养伤的清曦,并不知晓清源界的各个势力,因为这件事情,连忙召集众人,商讨起来。
一处荒山之中,整夜佛音不绝,在佛光的照耀下,四周宛若白日一般;天空上一处秘境之中,洞雾仙子和原山神主赫然在其列,众神纷纷谈论,争论不休;一处竹林里,无数灵光蜂拥而来,不多时,那竹山便消失不见,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般。
而在大明皇朝之中,当今圣上朱隆基连外衣都来不及披上,匆匆赶到了养心殿,不多时,就有三位老者和一位大汉赶来,齐声拜道:“微臣叩见陛下。”
“爱卿快快起身,想必你们也知道我此次召集你等,所为何事,有何想说的尽数说出来罢。”朱隆基摆摆手,此事情态紧急,根本顾不得这些繁文缛节,焦急的说道。
养心殿中坐着的都是当今大明皇朝的中流砥柱,三位老者分别是宰相左宗,内阁大学士黄棠,太傅张学宗,那大汉便是大明将军王校。
对于人道龙气的掌握不浅,自然是听到了清曦那凄厉的喊叫声,所以四人也都知晓深夜急召到底所为何事,只是他们事出匆忙,根本来不及细细思考啊。
朱隆基显然也知道这事,也没催促,吩咐太监为四人赐上座椅,还在养心殿内燃起了炭火,毕竟半夜寒凉,那三位老文臣身子虚弱,万一在这种时刻着凉了,那可就不好了。
殿内人数不少,但却是针落可闻,十分的安静,半晌之后,内阁大学士黄棠起身拜道:“微臣认为此事与我皇朝并无太多瓜葛,那阴阳家虽然臣服在皇朝之下,但将那月神打入沉眠,这一切都是他们之间的私仇,我大明不必如此在意。”
还没等朱隆基开口,宰相左宗便抢先说道:“黄大人,你这说若是放在平时,也无妨,可如今我皇朝的万年大劫将至,谁知那神仙佛妖,会不会用这个借口,强行逼迫我等交出阴阳家?”
“世人都说阴阳家是从道家脱离出来的,可我等难道不知,他们两家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更何况那道家比起我大明,更加亲近那些修炼之人,要是道家知道这消息后,难免不会脱离而走,加入那玄门,毕竟两者同根同源啊。”说道这儿,左宗忍不住叹息,像是想到了什么,也不再开口,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左大人说的不错,说不定这场争斗,会演变成我大明万年大劫的开端啊。”那太傅张学宗也幽幽一叹,颇为不甘心的说道。
朱隆基见其余两人将黄棠说的哑口无言,也不在意,反而朝着那唯一的武将王校问道:“不知王将军有何看法?”
“我兵家有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件事也无外乎如此,我大明只要在那些修炼者动作之前,抢先一步,占据先手便好。”
“哦?不知王将军有何高见?”朱隆基听王校这般说道,有些兴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解决这点事。
“一是请皇上发布诏令,请天下归顺我大明的门派,势力来南京城,为太后祈福;二是拍重兵把守各处神灵之地,一旦有异动,便以雷霆之势打击。这两点应该可以让他们那些修士,投鼠忌器,不敢借着这点事发作了。”
“哈哈哈哈,王将军当是大智,居然有这般计谋,当将军真是可惜了。”
王校听到朱隆基的夸赞后,面上宠辱不惊,心中却大呼庆幸,等回到家中之后,等要好好对待那道人。
而作为文臣张学宗的三人,却是对视一眼,根本不相信这计谋是王校这个粗鲁大汉想出来的,虽然他有些智谋,但这等万全之策,他那点智谋怎么可能想到。
看来,王校背后有高人指点。三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这句话。毕竟大明皇朝上,文臣武将本就对立,彼此之间知根知底,突然王校突然说出这番言论,他们自然会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