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香道:“木叔叔,现在我是真的挺感兴趣的。还请木叔叔继续讲下去。”
阿木道:“王肃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你们知道王肃为什么要把尚书编成五十八篇么?”
秋香道:“会不会是这个王肃对于五十八这个数字,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呢?比如说这个五十八是他的幸运数字之类的。”
冬香道:“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王肃为了跟某种说法对的上吧。比如什么古书上说过这个数量,然后他就把数量定在了五十八篇吧。”
阿木点头道:“冬香你说的对,东汉儒者如桓谭还有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篇数,就是五十八篇。王肃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简直是深刻体现了上古时期,中国九州大地都是大同世界。君明臣能,人乐民礼。把后人感动的不行不行的,简直要把人感动哭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真想回到古文尚书中的记载的世界中,高声大合唱一首中国人。五千年的风和雨啊……”
阿木可能是说着说着,都把自己给感动的受不了了,所以真的唱了一首中国人出来。听的秋香和冬香都愣在了那里,都不知道应该这么去应对了。阿木唱完中国人的前半段,冬香才有机会插口。
冬香道:“木叔叔,你说回到古代世界里,我就算勉强可以理解你为可以穿越了。那么就算要唱一首中国人,我也是可以想象的。那也不应该说是合唱吧,毕竟木叔叔你就有一个人,这不是应该叫做独唱么?”
阿木道:“这就是你不理解了,我可以带着你们姐妹两个人一起去几千年前看看。然后你们两个人跟我一起去看,不就是成为了大合唱了么。”
冬香震惊道:“这也可能么,我就算是非常的想去。但是我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吧?”
秋香道:“妹妹你不要怀疑,对于教主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教主做不到的事情。对于这点你不要有怀疑,姐姐可以作证。”
阿木道:“只要有梦想,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心若在梦就在,当然我因为还有工作要做,所以不是那么有空闲。如果等到有空的话,那带你们姐妹两个去远古时候游玩一下,看看三皇五帝的风采也是不错的。”
冬香实在是不能够相信,但是贸然的否认也不太好。毕竟姐姐都那么肯定了,那么自己也不好当面的反对姐姐。她的办法还是要将话题给牵回到现实中来,不要在这么玄幻的事情上面多费时间。
冬香道:“木叔叔,那么这个古文尚书就是伪造的,应该可以说是定论了吧。”
阿木道:“你想的有点简单了。虽然对于梅赜献出来的古文尚书是伪造的,证明这么有力。并且把伪古文尚书的前世今生都给挖出来了,可还是有一大帮反对的势力。他们也完全不去考虑什么证据,他们的核心意见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样。古圣贤流传下来的典籍,也是你们可以质疑的么,你们是什么东西?”
冬香道:“这是什么态度啊,这也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阿木道:“古人么,讲究的就是迷信权威。反正有一个已经流传下来千年的权威,想要打倒绝对是不容易的。毕竟梅赜献出来《尚书》之后,古文尚书夹杂其间,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千年多来儒家的经典。在古代这可以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权威中的权威了。如果质疑权威的话,在古时候那可是绝对不容易。像我说的那样,帽子肯定就扣下来了。这点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扣帽子多简单。辩不过就骂,骂不过就打。反正权威之下人数肯定多,如果真打起来肯定是权威那一派人多,所以他们没有在怕。”
冬香道:“那么现代支持哪一方的多呢,毕竟这不是封建社会了。对于这点应该好的多,不会是还用扣帽子这种方法来讨论吧。现代的观点,对于古文尚书是真实的还是伪造的呢?”
阿木道:“你要知道现在中国,早就已经不是儒家的天下。别说古文尚书的真假问题了,就算是《尚书》读过的人都已经越来越少。只有少数的学者才会关注《尚书》,能够研究尚书真伪的就更加稀少。所以中国现代对于尚书的真伪,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就算是这样,还是确定了梅赜献的《尚书》确实是伪书。”
冬香道:“既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为什么会确定梅赜的《尚书》是伪造的呢?这点我就不是太明白了。”
阿木道:“你听我给你解释,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有一批竹简被盗墓之后,流传到了世面上。清华大学委托清华的学生买回了这批竹简,然后送回给了清华大学,这就是清华简。”
冬香道:“木叔叔你说的这个清华简,跟《尚书》是否是伪造的,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就能够确定《尚书》是假的呢?”
阿木道:“在清华简里,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了《尚书》中的篇章,比如说其中的《伊诰》,对应的就是古文尚书中的《咸有一德》。经过比对之后人们知道,清华简中的《伊诰》,与《咸有一德》没有任何的共同之处。相同的例子还有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篇,对应的是古文尚书的《说命》篇。搞笑的是也是完全不同。由此可以断定,古文尚书就是魏晋时代胡编乱造的产物。将献书的梅赜与始作俑者王肃,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冬香道:“木叔叔,你说的话会不会有些严重呢。就算古文尚书真的是造假得来的,是不是也不能够算做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