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两把剑一起掉在地上,两人愣在原地。
“我就说我就说……”偷偷藏在门后的吴江痛心地指责道。
想不到,董玄拿着那一对剑,一人一把,亲自帮那两个小兔崽子挂在了腰上。
“这支银白色的,名为白昼。”
“玄黑色的,叫夜晖。”
“相生相克,合则天下无双,所以为无双剑。”
玄一和徐雁声感受着沉甸甸的剑,心中瞬间燃起一股热血,以后一定要好好做任务,不让公子失望。
……
隔日,董玄休息够了,这才慢慢悠悠地接受陶谦的邀请,去了太守府。
太守府内人头攒动,热闹无比,董玄心里疑惑,这群人难道昨夜通宵吗!
“哎董公子来了!”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董玄瞬间被层层包围住。
“来来来!董公子!”陶谦将董玄拉了出去,按着他坐在最中间的位置。
“此次大战吕布,徐州得以保全,皆是董公子的功劳!”
“请受我徐州上下一敬!”陶谦说完,便带着一众官员一弯腰,干了一大杯酒。
“这杯敬董公子护我徐州周全!”
“第二杯!敬董公子英勇双全!仗义无双!”
陶谦说罢,又重复了上一次的动作。
董玄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状况,有点不明所以。
这是徐州的礼仪吗?
“第三杯!敬董公子慷慨解囊!赠我等粮草!”
众人又是一拜,董玄哪里还坐的住,急忙跑下来扶住了陶谦。
“陶大人,您也太客气了!”董玄脸上平静,心里却骄傲得很。
“这是董公子应得的!”陶谦像是喝大了,摇晃着脚步说道。
“还有,玄德!你也辛苦了!”陶谦端着酒杯,向刘备坐的桌子而去。
刘备脸上谦逊,“备怎么敢受!”他推脱道。
“哎,咱们这种关系,你这是不给我面子!”
陶谦嚷嚷道,似有一副刘备不喝他就不罢休的意思。
“刘皇叔怎么如此谦虚!只要有出战!个个都功不可没!”
董玄跟着劝说道。
喝了这杯酒,就等于是受了这份功劳,董玄这是在给刘备一个面子。
刘备自然看得出来,心里一时有些感动,对自己之前的小肚鸡肠更加愧疚。
“好!听董公子的!”刘备一把干了一碗酒。
就在此时,太尉慕容博激动地跑了进来。
“诸位!探子来报!吕布老贼已经跑了!”
慕容博一把年纪了,笑得像一朵花,足见他心中有多么兴奋。
“哈哈哈……打不过就跑!真是爽快!”
布置西面的姜将军笑得开怀,又多灌了几杯酒,随后打了一个响亮的嗝。
“当真!”陶谦抓着慕容博的肩膀,想高兴又不敢高兴。
“真真的!那营中走的干干净净,吕布带着一众兵马又北上去了!”
慕容博解释道,这下大家都信了。
都北上了,那就不可能再回来,再回来就是自寻死路。
“可没有粮食,他们如何赶路?”
“如今他们不跑路还能干什么,饿死了也得饿死在途中!”
一个武将粗声粗气地说道,众人皆赞同地点头,都是武将,死也要死在战场上,饿死什么的真不体面。
董玄若有所思地想着慕容博的话,吕布北上,能上哪儿去?
莫非是要去投奔袁绍?
不可能,袁绍此时正忙着和曹操斗法,可接纳不了吕布。
曹操就更不可能了……
正出着神,肩膀突然被拍了一下,陶谦把他拉了出去,留下满屋子的醉汉。
“陶大人?你还好?”董玄看着脚步不稳的陶谦,问道。
“还好还好,还认得人呢!”
陶谦径直把董玄带到了他的藏书阁中。
藏书阁内昏暗无比,董玄帮忙点了一盏烛火。
陶谦钻进了书堆里,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董玄啊!”陶谦唤了一声。
董玄走近,陶谦将手里的东西塞到了董玄的手里。
董玄低头,接着火光一看,竟然是一枚印章。
“此印!乃是徐州牧印,先皇亲赐。”
陶谦郑重无比地说道。
董玄惊讶,问道:“陶大人是什么意思?”
陶谦摆摆手,脸上有一丝欣慰。
“这枚印章,今后就是你董玄所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陶大人,您确定?”董玄有些怀疑,虽说这徐州他迟早要拿下,可这也太快了吧,陶谦怎么像扔掉摊手山芋一般。
“我确定!我知道你可能看不上我小小的徐州,可近来几件事……吕布曹操……”
陶谦摇了摇头,“董公子,你比我更适合!”
陶谦斩钉截铁。
“本官本来就不善治理,这些年要不是裴秋在一旁帮扶着,徐州已是摇摇欲坠。”
“文不成,武不就……”陶谦叹了口气。
“本来,是想要交给玄德的,他与我乃是挚友,可如今,还是你适合。”
“城中百姓皆知董公子……”
陶谦断断续续地说着话。
董玄思考片刻,开口。
“陶大人,恕我直言,这徐州,我收不了!”
陶谦一个激灵,“你说什么!你竟然要拒绝本官!”
陶谦还耍起官威来了。
董玄无奈解释:“如今我刚从北平而来,根基尚不稳,贸然接手徐州,恐怕不能服众。”
“怎么不能!你看大家对你多仰慕,可让本官羡慕坏了……”
陶谦喃喃自语道。
“仰慕是一回事,服气又是一回事……”
“况且……陶大人,我实在是无力管事。”
如今天下局势尚不明朗,江东小霸王孙策摩拳擦擦要渡江,许昌曹操天天喊打喊杀,还有一个吕布流亡在外,不知哪一天又会在哪里给他下绊子。
这让他怎么安心在徐州坐镇?
陶谦却是怎么也不答应,铁了心要把董玄拴在徐州这根绳子上。
“你在……本官放心啊!”陶谦真情流露。
“你董玄要是在这儿,徐州谁敢来犯!”
陶谦抓住董玄的袖子,老泪纵横。
“不如这样……陶大人,这徐州,我不收也不拒,你我共治。”
“平时事务由陶大人决断,战时由我来统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