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老百姓都在激动地呼喊,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很明显是真心欢迎李云龙和新一团进驻平安县城。
他们有的大声欢呼着迎接李云龙,有的则在一旁小声讨论。
看到这样的场景,赵刚也非常惊讶。
赵刚看向身边的李云龙,问道:“老李,这是你安排的吗?”
“我安排的?”李云龙一脸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昨晚我还在杨村,根本就没安排过这样的迎接仪式!”
雷子枫、张大彪、沈泉、林一飞、万山、徐一航、上官于飞等人听了这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云龙看向官于飞,问道:“上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官于飞回答说:“团长,这些老百姓都是自愿来迎接您的,不是我们组织的,我们之前也不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老百姓自愿来的?
这话让赵刚和李云龙又一次愣住了。
事实上,这些老百姓确实是主动来到街道两边,迎接李云龙和新一团进驻平安县城的。
老百姓们听说李云龙和新一团的团部会在今天早上进入平安县城,就纷纷主动来到县城的街道上,男女老少都聚集在道路两旁,迎接李云龙和新一团。
这并不是有人故意安排或者装出来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老百姓自己组织的。
一开始,雷子枫、上官于飞、张大彪等人也都感到很疑惑。
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么多老百姓主动在街道两边迎接,这说明他们打从心底里希望新一团和李云龙能收复平安县城,毕竟没有人愿意做亡国奴。
之前日本鬼子统治平安县城的时候,老百姓们的生活肯定过得非常艰难。
看到老百姓们主动来迎接李云龙和新一团,最高兴的要数雷子枫、上官于飞、万山、孙德胜、段鹏、魏大勇等人了,因为这说明他们没有跟错人。
不管是新一团,还是李云龙,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不然的话,这些老百姓也不会这么主动地自发来迎接李云龙。
既然这不是上官于飞、张大彪等人组织的,看到这样的场景,李云龙心里非常高兴。
因为这表明新一团和他自己是真正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与支持。
正因为这样,李云龙自然格外开心。
赵刚知道老百姓是自发来迎接后,心里也十分喜悦。
这说明新一团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而这一点,非常关键!
弄明白情况后,李云龙心里十分高兴,脸上带着笑容,不停地挥手,向这些自发来迎接的老百姓打招呼。
老百姓们看到李云龙,纷纷议论起来,满怀热情地欢迎李云龙进驻县城!
李云龙之所以会这样回应,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老百姓的重要性。
他一直记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
新一团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
不然的话,新一团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扩充到上万人,也不会出现眼前这样的场景。
老百姓自发组织迎接的这一幕,让李云龙和赵刚都感到很意外。
当李云龙抬手向道路两边热情欢迎的老百姓打招呼时,突然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毕竟老百姓这么信任他们,他们必须好好保护这些百姓!
从城门口到新一团的团部,一路上,道路两边都有很多老百姓在迎接。
这样的场景,真的是很难见到。
在清朝、民国、汪伪政权以及日军统治的漫长岁月里,平安县城从未有过民众夹道相迎的热闹场面。
直到李云龙带领新一团进驻此地,当地百姓才首次主动聚集在道路两侧,迎接这支队伍的到来。
这一场景,无疑是百姓对新一团的最高认可。
要获得这样的认可,并非易事。
赵刚的脸上,同样写满了自豪。
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这种感受确实令人振奋。
新一团将团部设在日军原守备司令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合适,二是可以利用日军之前修建的工事和防御系统。
“李团长!”
“新一团!”
“欢迎你们进驻平安县城!”
……
道路两旁,百姓们不停地呼喊着李云龙和新一团的名字。
李云龙面带笑容,向百姓们点头回应。
群众基础对部队来说极为关键,接下来要修建兵工厂、军校、野战医院等设施,每一项都离不开百姓的支持。
此前,李云龙还曾担心平安县城的百姓会不配合这些工作。
但眼前百姓热情迎接的景象,让他彻底放下了这份担忧。
一路上,李云龙、赵刚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的热情拥护,心里都十分畅快。
等他们抵达新一团团部后,前来迎接的百姓才慢慢散去。
赵刚笑着对李云龙说:“老李,看来平安县城的百姓很支持我们啊!”
李云龙咧嘴一笑,回答道:“那是肯定的,因为我们部队一直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非常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打好群众基础!”
赵刚对此深表赞同,不停地点头。
上官于飞笑着打趣道:“团长之前还以为这次迎接是我们组织的活动呢,没想到全是百姓自愿来的!哈哈哈!”
徐一航接着说道:“这说明咱们新一团得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当然是件大好事!
李云龙心情格外好,他看着张大彪、雷子枫、沈泉等人,开口说道:“好了,大家别光在这高兴了,都各自去忙吧。我们刚接管平安县城,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处理呢!”
张大彪、雷子枫等人齐声回答:“是!”
随后,众人便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目前,平安县城已经被新一团完全控制,但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新一团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
三天之后。
在平安县城的郊区,有一片空旷的土地。
这片土地前有青山环绕,后有碧水相依,自然风光十分秀丽。
而此刻,这片空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四千多个坟茔。
在攻打平安县城和河源县城的战斗中,新一团有四千多名战士牺牲,五千多人受伤,总伤亡人数将近一万。
这样的损失,堪称惨重。
这片坟茔里埋葬的,正是新一团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士。
每个坟茔前都立着一块墓碑,由于时间紧迫,这些墓碑都是用实木做的,上面用鲜红的墨水写着牺牲战士的相关信息。
每一块墓碑,都代表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眼前的这一幕,让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触动。
新一团英雄陈龙之墓(独立大队一队战士)
新一团英雄黄光之墓(一营二连三排四班战士)
新一团英雄李勇之墓(精锐营一连连长)
新一团英雄赵广之墓(五营三连二排一班战士)
新一团英雄林方方之墓(八营一连二排三班战士)
……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都是值得后人永远缅怀和尊敬的英雄!
在平安县城攻坚战中,他们为了取得胜利,冲锋在最前线,最终英勇牺牲。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墓碑所纪念的,仅仅是新一团牺牲的战士,并没有包含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武装牺牲的同志。
此时,在李云龙和赵刚的带领下,新一团的所有战士都聚集在这里。
每一位战士的神情都无比悲伤,他们红着眼睛,低着头,默默地为牺牲的战友哀悼。
一些感情比较细腻的战士,甚至忍不住悄悄抹起了眼泪。
这些牺牲的同志,既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能同生共死的兄弟,更是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牺牲的战士里,年纪最小的只有 18岁。这个年纪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他们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长眠在这里的,既有普通的战士,也有排长、连长、指战员等各级军事干部。
民间常说人生有“四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一起嫖过娼。
如今这么多战友壮烈牺牲,战士们心中的悲痛程度可想而知。
在战场上,就算受伤流血,他们也绝不会轻易流泪。但面对战友们的牺牲,许多战士还是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与此同时,平安县城的百姓得知这片墓地安葬着新一团牺牲的战士后,纷纷主动来到墓前,向这些英雄默哀致敬。
现场到处都能听到抽泣的声音。
不少百姓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悲痛,落下了眼泪。
他们都是让人敬佩的英雄!
为了收复平安县城,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值得被历史永远铭记的英雄!
呜呜呜……
嘤嘤嘤……
抽泣声在墓地周围不断回荡。
一些感情脆弱的妇女和孩子,更是捂着脸放声痛哭。
他们也不想做亡国奴,都亲身经历过被日军欺压的苦难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