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噗呲!”
一刀砍中头部!
在孙德胜勇猛的横劈下,木村拖拉的脑袋掉在地上,滚了几圈,被马蹄踩在脚下!
骑在马背上的木村拖拉脖颈喷出一股鲜血,接着尸体也从马背上摔落。
很快,日军骑兵看到指挥官木村拖拉被杀死,
瞬间,队伍人心涣散,士气一下子低落下来。
骑兵作战,拼的就是士气,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日军骑兵在和骑兵营一次交叉冲锋后,损失已经超过一半。
这时,剩下的日军骑兵不敢再恋战,直接快马加鞭地逃跑了!
逃跑了!
不敢再和新一团的骑兵营对抗,狼狈逃窜!
更别说去增援李家坡的山崎大队了,他们现在自身都难保。
这一战,直接让新一团的骑兵营打出了威风,成为了让他们成名的一战!
长时间的训练无人知晓,一场战斗胜利却让天下人都知道。
日军骑兵向来以凶狠彪悍闻名,堪称是日本皇军中的一支王牌部队。
但就是这样一支王牌部队,却在新一团的骑兵营这里吃了大亏,狼狈逃窜。
五百多人的加强日军中队,最后留下两百多具尸体和战马逃走了,损失超过一半。
营副问道:“营长,要不要继续追击!”
“不用,我们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孙德胜没有继续追击。
“注意警戒!清理战场!”
这是骑兵营第一次参战,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相当出色了。
不少骑兵战士都受了伤,包括孙德胜自己,身上也挨了不少刀。
在战场上,受伤是难免的,这很正常。即便受了伤,孙德胜也十分高兴。
要是在以前,八路军根本没有实力和日军骑兵正面硬拼,
因为那时根本没有骑兵,整个386旅都没有骑兵营,所以连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新一团的骑兵营能和日军精锐的343木村骑兵中队打成这样的战绩,
说明新一团战斗力很强,骑兵营之前的训练没有白费。
其实,中央军和晋绥军虽然也有骑兵部队,
但他们的骑兵部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骑兵部队,不能在马背上作战。
这样的骑兵部队只能算是步骑兵,平时骑马加快行军速度,
可一旦到了战斗时,就只能下马变成步兵作战。
没办法,骑兵训练并不容易!但孙德胜的骑兵营是正宗的骑兵部队,
是可以和日军骑兵部队正面抗衡的骑兵部队,他们打出了骑兵营的气势。
这场惨烈的战斗结束后,估计整个晋西北都会流传一个消息,
那就是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里,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队伍。
除了李云龙所率领的新一团对前来增援的敌军展开伏击外,
其他的虹军部队也投身到了这场战斗之中。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阻挡住赶来支援的日军第四旅团和第二旅团。
第四旅团由2个步兵联队组成,每个步兵联队有3800多人,
按照这个配置,作为甲级旅团的它,总共有7000多名士兵。
面对日军的一个旅团,抗日部队通常需要调动两三个师才能够与之对抗。
第21旅团是第5师团的主力,有着“陆军之花”的称号,
在月中旬的时候从大沽登陆,加入了驻屯军,作战能力也十分厉害。
如今这两个旅团从太泉出发,能够看出日军对这次的中心开花战术非常重视,特意调派兵力前来支援。
虹军自然不会让日军在外部形成大的包围圈,所以必然要阻拦敌军的增援。
正因为如此,整个晋西北彻底陷入了混战的局面。
不过,主要参与作战的都是虹军部队。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虹军部队都被李云龙调动起来,参与到了这次的打援战斗中。
战斗开始了!
全面爆发了。
很多中央军和晋绥军都知道虹军的作战情况,
却不敢出兵帮忙,因为和虹军协同作战需要长官部的书面命令。
他们没有接到命令,自然不敢贸然出兵。
就在整个晋西北战事激烈、一片混乱的时候,一个不请自来的人出现在了杨村。
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枪王的山本泰一郎。
山本泰一郎从筱冢义男那里得知,杀害清水二十三的凶手是李云龙,
但关于李云龙的信息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的新一团在杨村。
于是,山本泰一郎就来到杨村,打算狙击李云龙。
可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李云龙长什么样子!
这可是个大麻烦。
山本泰一郎在寻找机会。
然而,山本泰一郎不知道的是,此时李云龙并不在杨村,而是在李家坡。
虽说山本泰一郎的枪法很准,但也不可能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整个团。
眼下,他要做的就是找出谁是李云龙。
山本泰一郎的出现,对李云龙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不管是高家岭还是黄龙坳,距离这两个地方最近的晋绥军部队都是楚云飞的358团!
晋绥军属于晋系军阀,它的前身是清末山西省的新军,在辛亥革命时期开始萌芽,
北洋时期逐渐发展,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原大战前达到鼎盛时期。
中原大战失败后,晋绥军的实力和地位大幅下降,但仍然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建制。
全面抗战爆发后,山西、绥远两省被划分为第二战区,
阎老西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该战区所属部队进行抗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中旬,第二战区长官部成立,
晋军被编制为第6、第7两个集团军,同时还有1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
此外,虹军也隶属于第二战区。
到了现在,阎老西开始按照4个集团军的编制扩充军队,每个集团军下辖2个军,
每个军下辖3个师,一共编制为4个集团军、8个军、24个师以及直属和特种部队等。
由此能够看出,晋绥军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楚云飞的358团是加强团,有五千多兵力,是晋绥军的主力部队。
平里镇。
是358团的驻扎地点。
团部里面。
一个人急匆匆地走进了团部。
走进团部的正是358团的团部副官孙铭。
孙铭来到楚云飞面前说:“团座,事情已经弄清楚了。”
“根据我们获取的情报,虹军李家坡方向出现了一股日军部队,
他们对虹军根据地的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现在虹军正在集中兵力消灭这股日军!”
“另外,我们还得到消息,太泉的日军也全部出动了,
他们集合了两个非满编的旅团从太泉出发,从方向来看,估计也是往李家坡方向去的?”
太泉?
李家坡?
“太泉的日军也出动了?”
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楚云飞走到作战形势图前,仔细查看李家坡的位置,
又看了看平安县城、河源县城以及黄龙坳和高家岭的位置。
观察了一会儿后,楚云飞立刻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这股孤军深入的日军部队肯定是在虹军根据地发现了虹军极其重要的后勤基地!”
“所以虹军才会集中兵力想要消灭这股日军!”
“而日军则决定采用中心开花战术,就是吸引虹军主力去进攻李家坡的日军,
太泉的日军则在外部形成包围圈,一举歼灭虹军的主力!”
不得不说,楚云飞的军事素养确实很高。
根据现有的情报,他立刻就把整个战局形势分析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团部参谋方立功也快步走了进来。
方立功走到楚云飞跟前,看着他说:“团座,黄龙坳和高家岭的战斗结果出来了。”
黄龙坳与高家岭离358团的团部都很近,虹军新一团在这里设下埋伏,无疑会受到358团的关注。
为了及时了解前方的作战状况,楚云飞部署了观察哨,
持续留意黄龙坳和高家岭这两个地方的战斗动态。
楚云飞赶忙追问:“立功兄,黄龙坳和高家岭的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
在那里行动的是虹军的哪支部队呢?”
方立功回答说:“根据前沿观察哨的汇报,
高家岭的虹军正在对平安县城派来的增援部队展开伏击。”
“这次平安县城派出了两支人员尚未满编的大队,大约有1500多人,
而虹军这边差不多有两个营,1000多人。”
“最终虹军成功伏击了平安县城的日军援军,
初步估计被打死的日军有六七百人,平安县城的日军援军只好撤退回去了!”
“黄龙坳的情况也差不多。”
“驻守在黄龙坳的虹军部队也有大约两个营,1000多人,
他们伏击的是从河源县城出发的日伪军。”
“这股日伪军大约有1300多人,由一个伪军团和一个日军中队组成。”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虹军的两个营成功击退了河源县城的援军,大概击毙敌人800多人!”
“好!”
楚云飞听了之后,情绪十分激动地说:“这样的伏击战打得太精彩了。”
“黄龙坳和高家岭确实很适合打伏击,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战果,真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