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在占领区域的统治,日军扶持并组建了大量的伪军武装力量。
所以,从日军可以调动的总兵力来看,此时的兵力甚至比抗战初期还要多,这主要是因为伪军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了。
日军曾经多次组织“扫荡”行动,而中国抗日部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反“扫荡”斗争,双方在华北地区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
为了应对华北地区复杂的战争局势,日军高层任命的几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都是具备较强作战能力的将领。
但不管这些将领如何安排部署,都无法改变华北地区的整体局势。
至于皇协军这类伪军,它们的可靠性就更低了。
许多皇协军部队非常狡猾,立场一点也不坚定,就像“墙头草”一样。
比如在作战的时候,他们往往只是应付一下,不使出全部力量。到了抗战后期,部分伪军部队开始陆续归正,转而配合中国抗日部队的行动。
冈村宁次也清楚皇协军不可靠,但他认为,只要有华北方面军在旁边配合,这些伪军还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
很快,通讯副官就开始为筱冢义男起草电报。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通讯尉官快步走到冈村宁次面前,双脚并拢行礼后,报告说:“报告总司令,第一军那边发送电报过来了!”
第一军终于回电报了?
冈村宁次立刻催促道:“快念!”
接下来电报里的内容,无疑给了冈村宁次一记“耳光”……
他刚才还想着质问第一军的筱冢义男,没想到没过多久对方的电报就到了。冈村宁次也非常想知道,晋西北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通讯尉官连忙念道:“第一军司令部电文:最近,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李云龙率领部队围攻平安县城,我军第一时间安排援军前去增援,并且计划采用‘中心开花’战术!”
“但战场局势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期,我部和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等多支部队陷入了大规模的混战之中。”
“最终的结果是,平安县城被李云龙的新一团攻破并占领,与此同时,河源县城也被敌军攻占,我军增援部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特此向总司令部报告,八路军李云龙所率领的新一团,已经成为我军在华北地区的最大威胁,恳请总司令部给予高度重视,千万不要轻视新一团以及李云龙的作战能力,一定要尽快将他们歼灭!”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敬上。”
听完这封电报,冈村宁次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场战事的爆发源头,终于找到了!
原来,一切的起因都在平安县城。
冈村宁次连忙走到作战地图前,仔细查看华北地区的形势图,很快就找到了平安县城的位置。
平安县城处于战略要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出入口。
根据冈村宁次掌握的情报,平安县城的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完善,而且县城里面还有一万多名日伪军驻守。
可就是这样一座县城,竟然被李云龙的新一团攻占了?
“纳尼?这怎么可能?”冈村宁次脸上满是惊讶的表情,眼中充满了不敢相信的神色,显然没办法相信一个团的兵力,能够攻克拥有坚固防御工事和一万多守军的平安县城。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冈村宁次还信心满满地跟总参谋长田边盛武说,八路军不具备打攻坚战和阵地战的能力。
李云龙之前几次作战取得胜利,只不过是依靠运气和一些不正规的战术罢了。
在冈村宁次看来,游击战根本算不上正规的战术。
但实际上,游击战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游击”这个词早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当时汉高祖刘邦设置了“游击将军”这一官职,而游击部队则被称作“游兵”“游骑”“游军”。
《史记·彭越列传》中记载:“汉王三年,彭越常常率领部队作为汉军的游击兵力,袭击楚军,在梁地切断楚军的粮草运输线路。”
《握奇经·八阵总述》中关于“游军”的章节写道:
“游军的作战方式,有时候行动,有时候隐蔽,避开敌军的主力部队,攻击他们的薄弱环节;观察敌军的虚实和强弱情况,灵活地部署阵形、选择作战地点,切断敌军的各路通道。
后世的军事家研究后认为,游军的作战态势没有固定的模式。”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攻打楚国,他采纳了伍子胥提出的“先让楚军疲惫,然后再进行决战”的策略。
首先,吴王派遣部分兵力,在楚国多个地区以游击战的方式骚扰楚军,这种骚扰持续了6年之久,使得楚军疲惫不堪。之后,吴王再派遣主力部队进攻楚国,最终打败了楚军。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被冈村宁次看作“不正规”的游击战,让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日军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从而形成了广阔的敌后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中国军队抗击着64%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
冈村宁次看不起游击战这种“野路子”,但如今却被游击战搞得非常狼狈。
更让他难堪的是,他之前还断言八路军无法进行攻坚战和阵地战,可才过了没几天,李云龙的新一团就先后攻占了平安县城和河源县城。
而且平安县城还是一座防御工事坚固、拥有上万守军的重要县城。
这无疑是当面“打脸”!
冈村宁次自己也感到有些尴尬。
毕竟,这“打脸”来得太突然了,就像突然到来的龙卷风。
但作为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摆出了一副“只要我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样子,脸上丝毫没有表现出被“打脸”的难堪。
由于冈村宁次之前根本看不起李云龙的新一团,所以他对李云龙和新一团的情况了解得非常少,自然也就不知道,李云龙的这个团,实际兵力已经达到一万五千多人。
别看李云龙现在的职务还是团长,实际上他所掌握的兵力和拥有的职权,早已和一个师长相当。
田边盛武慢慢开口分析道:“根据筱冢将军电报中描述的情况来看,正是因为新一团攻打平安县城,才引发了整个晋西北地区的大规模混战!”
“如此重要的军事情况,我想筱冢将军肯定清楚它的重要性,不会编造虚假信息。
所以,事实一定是李云龙的新一团攻下了平安县城,而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等其他部队,则负责阻拦我军的增援部队,为李云龙部队攻打平安县城争取时间、提供掩护!”
说到这里,田边盛武的脸色微微发生变化,又补充道:“但这里面还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就算没有援军赶到平安县城,单是平安县城里面,就有我军两个大队的兵力,再加上一个守备旅的皇协军,总人数超过一万!”
“一个团的兵力,竟然能攻下拥有坚固防御工事和上万守备部队的平安县城,这似乎不符合常理啊!”
冈村宁次也附和着说道:“这正是我感到意外的地方!”
“八路军一个小小的团,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攻坚能力,这太反常了!”
虽然他脸上满是疑惑,但事实就摆在眼前。
就像田边盛武所说的,如此重要的军事情况,筱冢义男绝对不敢虚假上报或者隐瞒不报,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
一旦被核实情况,他随时都有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
所以,筱冢义男电报中所描述的内容,一定是真实的。
但这又和冈村宁次对八路军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毕竟他始终不愿意相信,新一团会有如此强大的攻坚能力。
他不相信归不相信,可如果冈村宁次真的遇到李云龙的新一团,他就会彻底相信:原来新一团的实力竟然这么强。
当听到李云龙的一个团竟然攻下了两座县城时,冈村宁次感到非常震惊,毕竟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更准确地说,是超出了他对八路军作战能力的认知。
一直以来,八路军被称为“土八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水平非常低,弹药储备也远远不够,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
要想把八路军和其他军队区分开来,臂章和军帽是必须保证供应的物品。除此之外,士兵的衣服、鞋子、饭盒等物资大多供应不足,即便在武器方面,也很难让每一位战士都拥有一支枪。
山炮炮弹的制作成本很高,每发射一枚都得向上级旅长申请,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
战士们的子弹带看起来装满了弹药,可实际上里面通常只装着三五发子弹。神枪手的子弹数量会稍微多一点,能有 10发,但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数量。
所以,在作战的时候,部队一般会安排多轮射击。一轮射击结束后,下一轮接着进行,等所有子弹都打完,就会吹响号角,发起白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