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看向戴笠,吩咐道:“雨农,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此次作战,同时要着重凸显我中央军在战役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戴笠高声应道:“是,委员长!”
当时第二战区的中央军部队,大多属于中央军的旁系力量,中央军嫡系部队并未参与其中。
所谓中央军旁系,指的是那些在军阀混战时期战败、丢失自身地盘后,为保全实力而被编入中央军序列的部队。不过,这些部队仍保留着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体系。
它们原本多是地方上的实力派,即便势力大不如前,仍与地方层面保持着紧密联系,或是对地方具有一定影响力。
事实上,那位司令也在借着抗日战争的契机,清除身边与自己意见相悖、并非心腹的势力。
关于这一点,钱伯钧此前也曾提及。
这位司令最擅长的便是运用手段排除异己,而且在他心中,真正值得看重和信任的,
必然是其手下嫡系部队的成员,尤其是那些毕业于黄埔军校,或是籍贯位于江浙一带的军官。
对于晋系、桂系等其他派系的力量,他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防备之心从未松懈。
回顾这位司令的发展历程,他始终在不断排除异己。即便好不容易坐上司令的位置,也未能摆脱这一模式,依旧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一个内部缺乏凝聚力的组织和队伍,成员之间很难拥有共同的信仰。所以,掌权者只能通过这种排除异己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力不被他人觊觎。
不过,对于一位统治者而言,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是一种悲哀。因为只有当掌权者自身能力不足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
若是换成中央军嫡系部队中的五大主力部队,不仅军饷和物资供应充足,武器装备也会按照最高标准配备,因此中央军的整体实力绝对是最强的。
其次,在高级将领的选拔任用方面,中央军中的大多数高级将领,
要么是黄埔军校第一、第二期的毕业生,要么是来自江浙地区的军官,只有这类人才能成为司令身边备受信任的人。
最后,正如钱伯钧所说,这位司令还想借助日军的力量,来削弱其他派系的实力。这种做法让其他派系的部队充满了不满与怨言。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抗日这件事上,这位司令的态度十分坚定,确实投身到了抗日事业当中。
于是,在司令的指示下,关于这场胜利战役的消息,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这一消息让全国上下都深感震惊,民众纷纷议论,都认为这场胜利实在出人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申报》在得知平安县城战役获胜及相关详情后,于次日就在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关于此次战役胜利的报道。
报道用加黑加粗的字体拟定了大标题:“抗日胜利之希望,民族独立之力量,重创日寇,难得胜利!”
在这个大标题下方,还有一个小标题,内容为:自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我方在正面战场上首次取得重大胜利,连续收复两座县城,歼灭日军超过两万人。
这无疑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申报》是民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它几乎成了“报纸”的代名词,自创办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高的新闻类报纸,成为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阅读刊物。
《申报》的办报宗旨是,不仅要让文人雅士乐于阅读,也要让工人、农民、商人等普通民众能够看懂。
其文字风格注重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在报道社会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常常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
并且十分重视刊登评论时事政治的文章……到1922年时,《申报》已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报社。
作为旧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深远、发行量最大、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性质新闻报纸(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申报》堪称大型报纸中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就在《申报》刊登相关报道的同时,《民报》《救国报》《复兴报》《天下报》《中央日报》等大大小小的报社,也纷纷刊登了与平安县城战役相关的报道。
没过多久,平安县城战役大获全胜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国,被各地百姓所知晓,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极为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热潮。
有百姓深有感触地说道:“此次立下赫赫战功的仍是八路军新一团,这支队伍果然不负众望,是为民族抗战冲锋陷阵的英雄部队!”
还有人这样评价:“这次战斗中,整个晋西北地区都积极参与进来,不仅成功攻克了平安县城,还消灭了两万多名日军,取得的战果实在是太辉煌了!”
许多人难掩激动的心情表示:“这个好消息太让人振奋了,现在我坚信,我们距离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也有人如此感慨:“平安县城攻坚战的胜利,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不得不承认,新一团确实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部队。”
有人满怀期待地问道:“太了不起了,李云龙和新一团作战如此勇猛,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即将开启大反攻的征程了呢?”
还有人坚定地表示:“李云龙和新一团又一次取得了这么重大的胜利,真的太出色了!我全力支持李云龙和新一团。”
更有百姓说道:“新一团是真正投身抗日的部队,在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件事上从不含糊,我打算去参军,加入新一团的队伍。”
……
全国的普通百姓以及那些投身抗日事业、心怀大志的人,
在得知平安县城攻坚战胜利的消息后,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抗日的斗志大幅提升,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激昂振奋的情绪。
这场胜利让全国上下都为之震撼,毫无疑问,它是一场对整个抗战局势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重要战役。
与此同时,这也是晋西北地区发起反攻行动的第一战!
这天清晨。
在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县城里,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报童售卖报纸的吆喝声:
“卖报啦,卖报啦!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又打了大胜仗,消灭的日军超过一万人,快来买份报纸了解详细情况啊!”
听到报童的吆喝声,百姓们一听说有关于新一团的消息,都纷纷围过来购买报纸。
有人大声喊道:“来,给我拿一份报纸!”
另一个人紧接着说道:“我也买一份!”
还有人急切地说:“关于李云龙和新一团打胜仗的消息,我也要买一张报纸看看!”
…………
百姓们买完报纸后,认真阅读了上面的内容,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喜若狂、激动不已的表情,不停地夸赞李云龙和新一团作战英勇、善于打仗。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伏击日军观摩团战役中,李云龙就一战成名,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不少百姓也正是通过那次战役,了解到了李云龙和新一团的存在。
如今新一团又在平安县城战役中取得胜利,这让李云龙和新一团再次声名远播,传遍了全国各地。
有人赞叹道:“太厉害了,新一团果然名不虚传,实力确实强大!”
有人自豪地说:“这可真是为我们国家增添了声威,抗日胜利的希望已经近在眼前了!”
还有人激动地高声呼喊:“新一团万岁,李云龙太威风了!”
有人感慨道:“不得不说,新一团是一支真正的英雄队伍,在打击日本侵略者时毫不留情,说它是日本鬼子的克星一点也不为过!”
更多人表示:“我们坚决支持新一团和李云龙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击鬼子,这绝对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李云龙好样的!”
…………
在司令的推动和宣传下,平安县城战役的消息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想而知,这支部队的发展与壮大,自然也牵动着全国所有关心抗日事业的民众以及有志之士的心。
八路军在这次战役中可以说是光芒四射,毕竟涌现出了这样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抗日队伍。
这不仅彰显了八路军的威风,提高了八路军的士气,同时也为八路军赢得了荣誉。
在一片尚未被敌军侵占的小县城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双手微微颤抖着从口袋里摸出钱币,买下一份报纸后便专注地读了起来。
片刻后,他难掩激动之情,高声欢呼:“太好了!咱们又打胜仗了,新一团这次又立功了!”
老人接着感慨道:“照眼下这局势发展,我这一辈子说不定真能亲眼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老人身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仰头望着爷爷欣喜若狂的模样,用稚嫩的嗓音问道:“爷爷,您怎么这么高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