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那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把它消灭掉!
小竹生2025-10-20 17:093,077

如今的李云龙,虽说依旧担任团长职务,但他实际掌控的兵力规模以及所享有的资源“待遇”,早已和旅长级别相当。

李云龙之所以能维系如此庞大的部队规模,核心在于物资供给与军费保障能够及时到位——而这些物资和军费,主要依靠缴获的战利品来支撑,尤其是多次袭击本子军火车、抢夺物资的行动,为部队的军费储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部队的日子过得相当宽裕!

如今的新一团,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良,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部队的各项建设工作,都在依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

全体官兵也在争分夺秒地开展军事训练。

特别是针对新兵的训练工作,李云龙投入了大量精力与时间——他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让新兵的军事素养和实战能力尽快得到提升。

在新一团团部里面。

赵刚望向李云龙,开口说道:“老李,刚才我们统计了一下咱们团现在的兵力,没想到已经有七千多人了!”

李云龙咧嘴一笑,说道:“这很正常,接下来我还打算加快步伐,把部队兵力扩充到一万人呢!”

赵刚听后,面露担忧地说道:“老李,要是真把兵力继续扩充到一万人,咱们面临的压力会非常大,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肯定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李云龙却一脸镇定地说道:“没事,我已经想好应对的办法了。实在没办法,咱们就从本子军‘运输大队’(这是对本子军运输部队的戏称,实际指从本子军手中缴获物资)那里去‘拿’(其实就是缴获)!”

就在这时,张大彪推门走了进来。

李云龙看向张大彪,问道:“张大彪,358团一营最近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举动?”

358团一营的驻扎地,和李云龙新一团的防区距离非常近。

因为李云龙知道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在日后会叛变投靠敌人,所以他早就安排张大彪派人暗中监视钱伯钧所带领的一营的所有行动。

张大彪摇了摇头,回答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李云龙点了点头,吩咐道:“好,那继续密切监视358团一营的动向,绝对不能有丝毫放松!”

“是!”张大彪大声回应,随后又补充道:“团长,我们安插在河源县城的内线传来了消息,河源县城的日伪军很快就会出动,对这一带进行扫荡行动。”

“不过,这一次他们扫荡的主要目标是晋绥军控制的区域,咱们需要针对这件事采取应对措施吗?”

在抗日战争时期,本子军经常对其占领的区域采取“扫荡”这种军事行动,其主要目的是摧毁抗日部队的生存环境,打击抗日力量。

李云龙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先暂时按兵不动,看看局势的变化再做决定!”

这个时间点恰到好处!

在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前,李云龙曾经看过《亮剑》这部作品。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钱伯钧正是在本子军即将展开扫荡行动之前,选择叛变投靠敌人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最近这段时间里,钱伯钧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叛变。

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冈村宁次刚刚担任侵华本子军总司令,随后就指挥本子军对不住部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军人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觉得国家快要灭亡了,对抗日胜利的信心逐渐丧失,最终选择背叛国家,投靠本子军。

钱伯钧、张富贵等人,就是这类叛变军人的典型代表。

而且,钱伯钧内心本来就怀有不满:他在晋绥军服役征战了十几年,到最后却还是个营长;

再加上晋绥军并不是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作战获胜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一旦战败,还要受到委员长的处罚。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钱伯钧才产生了脱离晋绥军编制、投靠本子军的想法。

根据李云龙的记忆,这次负责招降钱伯钧的,正是同时担任河源县宪兵队长和守备司令的平田一郎。

本子军宪兵队虽然规模不大,官兵的军衔也不算高,但实际拥有的权力却非常大。

除了负责维护当地治安、收集各类情报之外,宪兵队还拥有监督甚至审判本子军正规作战部队的权力,其职责和性质与军统组织相似。

此外,宪兵队收编的伪军,战斗力都比较强,所以钱伯钧一得知平田一郎要招降自己,就立刻主动联系上了平田一郎的特使,他想借助平田一郎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野心”。

也正因为如此,李云龙断定钱伯钧肯定会背叛国家、投靠敌人。

不过,要处理这件事,必须获取钱伯钧叛国投敌的人证和物证才行。

不然的话,如果贸然出兵消灭358团的一营,很可能会引发虹军和晋绥军之间的矛盾,进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破坏统一战线可是个不小的罪名,所以这件事必须谨慎处理。

因此,即便李云龙清楚钱伯钧会走上叛国投敌的道路,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李云龙对张大彪下令:“张大彪,你现在的任务就是严密监视358团一营的动向,只要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向我汇报!”

根据李云龙的判断,358团一营的钱伯钧与张富贵二人,接下来极有可能做出背叛国家、投靠敌军的行为。

然而,目前尚未掌握能证实二人叛国的实质性证据,因此李云龙不会贸然行动,仅安排张大彪对钱伯钧率领的一营实施严密监视。

之后,李云龙转向魏大勇吩咐道:“和尚,你去给孙德胜传个话,让他带领的骑兵营随时做好参战准备!”

李云龙又补充说明:“一旦钱伯钧真敢迈出叛国投敌这一步,骑兵营就立刻发起进攻,把他的一营彻底铲除!”

魏大勇高声应道:“明白!”

从新一团的驻扎地到钱伯钧一营的驻扎地,骑兵连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抵达,要解决钱伯钧的一营,对骑兵连而言并非难事。

此刻,各项战斗筹备工作均已部署到位。

两天过后。

平里镇,也就是358团的驻扎之地。

358团团部管辖的所有部队都已行动起来,着手应对本子军的扫荡行动。

团部内部。

楚云飞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作战形势图,正在思考应对本子军此次扫荡的策略。

这次由本子军与伪军组成的扫荡部队,主要目标就是358团的防区,如今整个358团都在全力备战,打算狠狠打击本子军的嚣张气焰。

楚云飞气愤地说:“这些本子军实在太猖狂了,所到之处都实行三光政策,跟畜生没什么区别!”

他接着咬牙说道:“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好好见识下我们358团的实力!”

楚云飞满脸怒气,双手紧紧握成拳头。

“三光”政策也被称为“三光”作战,自1939年秋季起,本子军华北方面军便开始针对抗日根据地,开展以屠杀当地百姓、彻底掠夺并烧毁粮食物资与房屋建筑为目的的军事行动,

并且还逐渐将这种作战方式发展得更具系统性、规模更大,甚至成了长期推行的策略。

这种军事策略的意图,是摧毁抗日地区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打击抗本子军民的抵抗决心,简单来讲,就是“烧光、杀光、抢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光”政策。

在本子军的作战命令中,通常会用“烬灭作战”这类词汇来指代“三光”政策。

这一政策最初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后来在他的继任者冈村宁次的推动下,发展到了顶峰。

大战即将爆发,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一阵“嗒嗒嗒……”的脚步声响起。

方立功神色慌张地走过来,走到楚云飞面前说道:“团座,刚才我们的情报员传来了内部消息,这次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先锋部队里的第三团,很快就要到乡下进行扫荡了!”

楚云飞听到“皇协军第四混成旅”这几个字,眼神里满是轻视,说道:“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既然这个第三团敢来我们358团的防区送死,那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把它消灭掉!”

方立功点点头,附和道:“要消灭这支部队,对我们358团来说不算难事!”

楚云飞再次看向作战形势图,随后大声下令:“命令前线的二营故意留下一个缺口,把这些伪军的第三团放进来,接着让一营、三营、四营和炮营把这股伪军包围起来,最后让二营堵住缺口,我要一次性把这个第三团彻底消灭!”

方立功立刻回应:“是,团座!”

没过多久,楚云飞的命令就传达了下去,团部马上开始联系驻守在防区各处的358团部队,让他们做好参战准备。

一个小时之后。

一名通讯兵快步跑到楚云飞面前,大声汇报:“报告团座、参谋,刚才二营、三营、四营和炮营各部队都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但是……”

楚云飞愣了一下,急忙问道:“但是什么?快说!”

继续阅读:第112章 团座,我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