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大队和区小队的同志们,更是全部在战斗中牺牲,没有一个人撤出阵地,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
他们虽然不是正规编制的部队,却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
全都是有骨气、有血性的男子汉!
看着眼前这片惨烈的景象,林一飞的神情不由得有些激动。他转头看向身边仅剩的几十名战士,开口问道:“战士们,你们怕不怕死?”
“要是怕死,我们就不会来新一团了!”
其中一名战士红着眼眶,大声回答道:
“活着是新一团的军人,死了也是新一团的军魂,我们这辈子都是新一团的人!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法再跟着团长一起打仗,没法再跟团长一起大口喝酒、痛痛快快地杀鬼子了!”
在新一团战士的心里,李云龙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整个队伍的核心灵魂!
他们心里清楚,用不了多久,日军就会发起下一次冲锋。
他们也明白,凭现在这点兵力,根本撑不了太长时间。
而他们唯一觉得可惜的,就是不能再和李云龙并肩作战。
能和李云龙一起冲锋陷阵,是每一个新一团战士最渴望的事情。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日军肯定会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就凭他们这几十个人,根本挡不住敌人的攻势。
林一飞看着身边的战士们,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语气坚定地说:“大家放心,团长肯定会记得我们的,我们的精神会一直跟着团长!”
“就算我们全都牺牲了,我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会有越来越多人醒悟过来,站起来和鬼子拼命,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战士们,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咱们宁可在战场上战死,也绝不跪着向鬼子求饶!”
剩下的战士们纷纷点头,眼神里满是愿意为国捐躯的坚定。
只要他们还在阵地上,就绝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宁可战死,绝不跪生!
那些疯狂冲锋的日军刚退下去没五分钟,另一批日军就又朝着褐阳沟阻击阵地冲了过来。
这一次,冲锋的日军换了一批人,很明显是调来了新的兵力。
毕竟日军这次投入的是一个师团,有足够的兵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连续进攻。
林一飞等人早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每个人的眼神都无比坚毅。看到日军冲了上来,他们立刻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哒——”“啪啪啪啪——”
一时间,阵地上的枪声变得格外密集。
密集的火力网不断朝着冲锋的日军覆盖过去,子弹像下雨一样朝着敌人飞去。
“噗噗噗——”
不断有日军中枪倒地,痛苦的惨叫声在战场上此起彼伏。
对林一飞等人来说,他们现在只想着能多杀几个鬼子当垫背,这样就算死了,也不算白死。
“给我打!往死里打!别让鬼子靠近阵地!”
林一飞不停地操控着面前的重机枪,枪口始终对准冲锋的日军,不断夺走敌人的生命!
“杀给给!帝国的勇士们,冲啊!拿下阵地!”
日军也嗷嗷叫着,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在近代战争里,集团冲锋时跑在最前面的人,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但日军还是拼命发起集团冲锋。
这背后,不仅有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的煽动,更有日军长期的洗脑教育,再加上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逼着他们不断往前冲。
在古代,对于没有足够火力投射能力的冷兵器军队来说,面对敌人完整的城防工事或者严密的军阵时,“顶着箭雨和石块”攻城、冲阵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并不比近现代战争中“冲在最前面”小。
所以,在攻城和冲阵的时候,进攻方主要靠奖惩制度来调动军队的作战积极性。
比如在攻城战中,会给最先爬上城墙的士兵丰厚的奖赏;在欧洲,也会用双倍军饷供养专门负责冲阵的“双饷剑士”,这些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到了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火枪逐渐取代了冷兵器,火炮的出现和普及,为军队提供了稳定的火力投射手段。
这一时期,虽然武器升级让战争变得更惨烈,但战争模式还延续着冷兵器时代“临阵不过三矢”的规律——受限于滑膛枪和前装火炮的精度、射程和射速,
线列步兵开火的距离并不远,交火造成的伤亡比例也不算高,战斗的最终胜负,还是要靠齐射之后的近距离厮杀来决定。
在这个阶段,军队通常会通过更专业化的征兵和训练制度,确保部队比封建时期的军队更有纪律性,从而保持作战能力。
而到了现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机枪、火炮等火力投射装备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即便是风险很高的作战任务,也一定会在周密计划、充分准备、全力支援的前提下才会发动。
也正因为这样,这些日军才会这么疯狂地嗷嗷叫着往前冲锋。
“哒哒哒——”“砰砰砰——”
双方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战斗。
在褐阳沟阻击阵地上,五营的战士每牺牲一个,阵地上的阻击火力就减弱一分。
日军的集团冲锋渐渐开始有了效果。
他们离褐阳沟阻击阵地越来越近了。
“哒哒哒——”“哒哒哒——”
林一飞手中的重机枪还在不断喷射着火舌,却还是挡不住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日军冲锋!
没办法,阵地上的火力实在太弱了!
日军和阵地的距离越来越近!
更近了!
双方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米了!
林一飞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啊啊啊!”
重机枪依旧在不停地喷射火舌,与此同时,林一飞也发出了最后的怒吼,声音里满是不服输的斗志。
阵地上的每一名战士,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是他们最后的抵抗,也是最后的阻击。
“哒哒哒——”“啪啪啪——”
战场上的交锋愈发白热化!
枪弹在敌我阵营间呼啸穿梭,每一发都暗藏着夺人性命的危险。
当日军距离我方阵地还不到 80米时,几道炮弹的弧线突然划破阵地上空,紧接着,这些炮弹狠狠砸进正在冲锋的日军队伍里,一连串剧烈的爆炸瞬间爆发。
沉闷如惊雷的轰鸣接连传来,随后,密集的爆炸声在战场上不断回荡。
炮弹在转瞬之间炸开,熊熊火焰猛地窜向高空,紧接着卷起厚重的硝烟,在战场上四处弥漫。
强劲的爆炸冲击波与飞溅的弹片,持续朝着冲锋的日军士兵袭来。
仅仅一枚炮弹,就当场击倒了不少日军。
当时,日军采用集团冲锋的战术,他们觉得胜利近在眼前,所以在冲锋过程中,完全没注意保持队形,也没有做好必要的梯次部署。
正因为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每一颗炮弹落地,都能让十几个日军士兵丧命。
轰隆隆的炮声与“砰砰砰”的爆炸声再次交织,一次次剧烈的爆炸,让原本向前冲锋的日军士兵瞬间停住了脚步。
看到眼前这一幕,林一飞也不由得愣住了。
原来,是 358团的炮营赶来提供炮火支援了。
虽然 358团炮营的火炮实力不算强大,但几轮快速射击,还是打了日军一个出其不意,让日军伤亡惨重。
炮弹“嗖嗖”地从褐阳沟阵地的上空飞过,之后重重砸进冲锋的日军人群中,瞬间爆炸,不断夺走日军士兵的生命。
与此同时,358团的一营、二营、三营等步兵营也已经向前推进阵地,到达褐阳沟阻击阵地的两侧,随即朝着正在冲锋的日军猛烈射击。
哒哒哒、突突突、砰砰砰的枪声交织在一起,一张密集的火力网朝着日军笼罩过去,不断收割着日军士兵的性命。
“噗噗”的子弹入肉声接连响起,一名名日军士兵接连中枪倒地。
此前,日军本来已经快要冲到褐阳沟阻击阵地前方,可 358团的一阵炮火轰炸,再加上该团两支增援部队的加入,直接把日军打退了。
就这样,日军的集团冲锋再次以失败告终。
看到这样的结果,在后方观战的末松茂治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他阴沉着脸怒吼道:“八嘎呀路,这到底是哪支部队?”
秋山充三郎马上上前报告:“报告师团长,这应该是晋绥军 358团的部队!”
“晋绥军 358团?”末松茂治满脸疑惑,“358团?这晋绥军什么时候开始和八路军一起作战了?简直太不像话了,他们打乱了我们的进攻计划,我们差一点就能攻下褐阳沟阻击阵地了!”
眼看着己方冲锋部队就要冲上褐阳沟阻击阵地,却被楚云飞带领的 358团突然半路拦截,这让末松茂治怒火中烧。
但他也清楚,愤怒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想办法突破褐阳沟防线。
可在此之前,仅仅是一支将近两千人的八路军部队,就阻挡了他们 114师团长达 9个小时的进攻,现在又多了 358团这个拥有五千多人的加强团,想要攻破褐阳沟,无疑会变得更加困难。
这让末松茂治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在褐阳沟阻击阵地这边,日军这次的冲锋再次被成功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