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家峪布置防守?”
赵刚一脸疑惑地问:“老李,怎么突然要在陈家峪布防,还把大量兵力放在这儿?”
“老赵,你按我说的做就行!”
李云龙语气坚定地说:“要想保证总部的安全,就必须守住陈家峪!
因为陈家峪地势险要,很容易被忽略,我们要防备的是山本一木的特种日军!”
赵刚自然是相信李云龙的,立刻答应道:“是!”
“一营,你们到虎亭据点周围安排部署,等待我的进攻命令!”
现在一营的营长是沈泉,沈泉立刻回应:“是!”
“张大彪,你的一营和狼牙突击队跟我走,我有新的作战任务给你们!”
张大彪、战英、徐一航等人都回应道:“是!”
“孙德胜,你的骑兵营负责机动支援,随时支援其他作战单位!”
孙德胜回应:“是!”
李云龙之前让孙德胜去牵回万家镇的军马,孙德胜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所以现在他的骑兵营已经有一千多人,实力很强大。
“现在还有谁不清楚自己的作战任务吗?”
“没有!”
“好,马上出发!”
接到李云龙的命令后,新一团各部按照部署行动起来。
赵刚带着二营、三营、四营和炮营前往陈家峪,
在那里构筑防线和工事,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战斗。
“快点,把工事筑好!”
“这里加一个重机枪点,增强火力!”
“战士们,加快速度,争取天黑前把工事建好!”
……
赵刚、万山等人都在指挥战士们布置兵力、修筑工事。
“记住,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陈家峪,明白吗?”
“是!”在场的新一团战士们齐声回答,他们的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边,李云龙带着精锐营、一营和狼牙突击队前往虎亭据点,
楚云飞和孙铭也跟着一起去,打算看看情况。
各作战部队都通过电讯保持及时沟通,以便随时做出调整。
这一战,必定会震动整个晋西北,也会让八路军上下都见识到李云龙的厉害。
在虎亭据点外的山坡上,李云龙和楚云飞拿着望远镜观察不远处虎亭据点的情况。
观察了一会儿,楚云飞放下望远镜,转头对李云龙说:
“云龙兄,你不是说看不起虎亭据点的日军吗?
怎么又带两个营来这里?
据我所知,虎亭据点的日军才三百多人,
你带两个营来,拿下这里估计没什么问题。”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算李云龙的两个营拿下了虎亭据点,
也显不出新一团的战斗力,话里带着点嘲讽。
李云龙却不在意,咧嘴一笑说:“楚兄,我确实看不起虎亭据点的这些日军,都是些小角色。
不过虎亭据点也是这一带日军的重要据点,我肯定会把它端掉!
我真正的目标是一条大鱼,楚兄就等着看戏吧!”
楚云飞说:“好啊!那我就等着看好戏!”
按照《亮剑》的剧情发展,日军第4旅团和第9旅团会从虎亭据点出发,
为山本一木的大和魂突击队的行动做准备。
这两个旅团的目标不是李云龙的新一团,而是所有八路军主力部队。
原本按照筱冢义男的作战计划,等山本一木的大和魂突击队突袭八路军总指挥部成功后,
这两个旅团就立即行动,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
李云龙观察了一下虎亭据点后,又说:“楚兄,你可别小看这虎亭据点的日军!
现在据点里的日军可不是三百多人,而是有几千人,都是日军377的精锐部队!”
楚云飞愣了一下,怀疑地问:“不会吧,云龙兄是得到什么情报了?”
李云龙笑着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说话间,虎亭据点的日军有了动静。
这是李云龙根据自己看过的《亮剑》剧情得出的结论,他有预先知道事情的优势。
两人正说着,虎亭据点的日军有了行动。
只听“塔塔塔……”的声音响起,一支全副武装、步伐整齐的日军从虎亭据点里走了出来,
一看这支部队的气势就不一般。
“楚兄,有动静了!”
李云龙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虎亭据点的日军,一边对楚云飞说:
“楚兄,你看,虎亭据点的日军出来了,数量可不止三百人啊!”
楚云飞也拿起望远镜观察虎亭据点日军的情况,
只见陆续有不少日军从据点里出来,数量肯定不止三百。
观察了一会儿,楚云飞说:“云龙兄,好家伙,这虎亭据点的日军少说也有一个旅团的兵力。
还真被你说中了,这里的日军数量不少啊。”
旅团的编制在师团之下、联队之上。
随着战争的变化,每个阶段的编制都不同,
每个旅团大约有一个步兵联队,独立混成旅团也有人数配置。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觉得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
又推出了三单位制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
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是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
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和一个步兵炮中队。
独立混成旅团由五个步兵大队构成,
此外还包含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单位,总人数约为5000人。
在步兵大队之下,设有三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
炮兵队则由一个山炮中队和两个野炮中队组成。
这两种部队的主要用途是执行守备任务,
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小规模野外作战能力。
楚云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一眼就判断出,
从虎亭据点出动的日军兵力至少有一个旅团。
“云龙兄,你该不会是想凭借两个营的兵力,就把这个旅团的日军给歼灭掉吧?”
听完这话,李云龙笑着回应:“楚兄,我的新一团虽然比普通的红军部队强上不少,但还没那么大的胃口。
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我李云龙心里还是有数的。”
很明显,两个营是绝对不可能歼灭一个旅团的。
这又不是那种夸张的抗日神剧。
新一团的每个战士也都是血肉之躯,同样会有牺牲。
所以,李云龙才不会傻到去主动招惹这些日军。
抗战时期的李云龙,做事极为谨慎。
楚云飞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的确,看得出来,李云龙不是那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又有一大批排列整齐的日军从虎亭据点里走了出来。
他们的装备十分精良!
步伐也很整齐!
前进的方向是白村。
看到这一情景,李云龙开口说道:“楚兄,这虎亭据点真是藏着不少实力啊,你看又有日军出来了。”
“云龙兄,就算日军想要伏击你的新一团,也没必要动用两个旅团的兵力吧?”
作为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楚云飞也猜不透日军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个小小的虎亭据点,竟然有两个旅团的日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很明显,他们并不是长期驻扎在这里的。
肯定是刚刚调到这里来的。
李云龙也开口说道:“是啊,看来日军还真挺重视我李云龙的,竟然用两个旅团来伏击我的新一团。”
其实,李云龙心里清楚这些日军旅团的目的。
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不过说实话,如果新一团被日军的两个旅团围攻,恐怕会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
毕竟日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可以轻视的。
停顿了一下,李云龙又说道:“楚兄,你有没有注意到?
这些日军穿的是皮鞋,而不是胶底鞋。”
楚云飞听后,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确实如李云龙所说:
“云龙兄,还真让你说对了。
这些日军不是虎亭据点原来的部队,而且看起来不一般啊!”
因为这伙日军穿的是皮鞋,而虎亭据点原有的日军穿的是胶皮鞋。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日军的不同兵种,承担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这个据点的日军由于不需要进行长途行军作战,所以通常穿胶皮鞋。
而这伙日军穿的皮鞋质量较好,适合长途行军作战,所以这一股日军绝对不简单。
通过这个细节,楚云飞再次觉得李云龙不一般。
这种在战场上的敏锐观察力,不是普通指挥官所能具备的。
又过了半个小时,这个旅团的日军全部从虎亭据点出来了。
也就是说,从虎亭据点一共走出了两个旅团的日军。
数量非常庞大!
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师团的兵力。
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基本上能够横扫整个晋西北。
楚云飞看着这些全副武装的日军,不禁皱起了眉头,
说道:“云龙兄,日军出动这么多部队,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李云龙笑着说:“等我打完这一仗就告诉你,现在先保密,楚兄就好好看着吧!”
到这时,楚云飞还是不知道李云龙要做什么。
肯定不是要伏击虎亭据点。
楚云飞说:“好啊,我已经非常期待看云龙兄这场大戏了。”
观察了一下虎亭据点后,李云龙开始下达命令:“沈泉,你带领一营留在这里。”
“张大彪、一航,你们带人跟我走!”
虎亭据点是李云龙顺便要解决的地方。
所以他安排沈泉的一营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