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的话语深得上官水和吴毅的赞同,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暗自点头。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
上官水淡淡一笑,表示接受周懿的领导地位。
吴毅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拍着周懿的肩膀,豪气地说道:“周兄果然非同凡响,不愧是我们的首领,我服了!”
在营帐中,三人既定了行动的首领。
周懿的威望和智慧使得他成为众人公认的领导人。他会充分利用上官水和吴毅的专长,调动每个人的力量,制定更为完善的行动计划。
随着行动计划的敲定,三人开始商讨下一步的具体行动。他们确定了进攻京城的战略,选定了攻击的时间和地点,分工合作,分配任务。
“各位将领秘密扩充兵力,确保我们在行动中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大宋朝廷。吴公,你负责选拔精锐的战斗队伍,准备好足够的兵器和物资。
上官公,你调查朝廷内部的变故和动向,获取情报,寻找支持我们的势力。”周懿眼神坚毅地望着两人。
上官水和吴毅都郑重地点头。
他们明白,这是一场背水一战,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这场决战中取得胜利。
当夜,三人商议了一夜,确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早晨,他们各自离开营帐,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
整个军营内外,都弥漫着紧张而又肃穆的氛围。
在周懿的带领下,他们的行动开始了。身份暴露的风险、计划的失败可能、大宋朝廷的强大压力,这一切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潜伏、突袭、侦察、策划,一步步地,他们向着复国的目标迈进。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考验,但他们都坚信,只要齐心合力,胜利将属于他们。
在这个战乱的时代,各个势力都在争夺 权力,只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他们虽然背负着风险和压力,但也怀揣着希望和梦想。
三人联手,决心要掌握大宋天下的控制权。他们知道这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但恰恰是因为这困难才显得这场战斗更加充满了挑战和意义。
伴随着黎明的到来,吴毅率领着手下的将士迈出了第一步,向着京城挺 进。这是一场关系到他们每个人命运的战争,他们毅然决然地迎接,没有退缩,只有前行。
周懿一边讨论行动计划,一边悄然撰写了那篇檄文,用锋芒毕露的文字将赵勤的非正统登位列举得一清二楚。
文中更是直接点出,赵勇才是真正的合法继承人,这篇檄文一旦公布于众,必定引起轩然大 波,让赵勤的地位岌岌可危。
轩辕麟在去河北道边境的路上,却被一黑衣人给截住了,那人只说了一句:“轩辕麟,你想复国就跟我来。“
轩辕麟二话不说,就带着褚修伟跟着那黑衣人转变了方向,一路上轩辕麟越发觉得这天下要陷入巨变,路上种种情形都彷佛告诉着轩辕麟,此去将会改变轩辕麟一生。
轩辕麟终于是到了周懿营帐内。
周懿拿出由他撰写的檄文,交给了轩辕麟。
这卷檄文最后落入的非轩辕麟莫属。轩辕麟迅速理解了周懿的意图,心底深处一丝辛冷掠过。他明白,周懿此举并非真心帮助赵勇,只是为了自己的权谋计划再添火力。
周懿微微一笑,
“轩辕兄,这檄文交由你亲自散发,可好?”
轩辕麟点头不语,他的内心却在思考,如何运用这份檄文,更为自己复国大计服务。
袁牧之一路匆匆,心神不宁,他知道自己这一去边疆,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要为之后可能的变局做准备。
他与轩辕麟交好,自然不会坐视友人陷入危机。
与此同时,李天一在河北道幽州护城河边练刀,他的刀法如同河水般连绵不绝,挥洒自如。他不急于参与尔虞我诈的朝堂斗争,却也清楚,就算他不想掺和,局势恐怕也会迫使他站队。
至于褚修伟,自被轩辕麟战胜后,他效忠新主。
他的铁链双刀被重新磨利,隐藏于黑暗之中,只等命令一到,便会成为轩辕麟复国路上的锋芒刺剑。
王旭在边疆骂骂咧咧地抡起家传枪法,将身边的空气都撕得嗡嗡作响。
他心里一直牵挂着轩辕麟,毕竟他们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如今他只能在边疆努力变强,等待重逢之日。
萧乾的耿耿于怀转化为对李天一的刻骨仇恨,他的目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高贵与优雅,取而代之的是丑陋的怨毒与疯狂。
在预料之外的是,公孙玄突然传来消息,东夷出现内乱,新的势力意图篡位,他压力山大,难以抽身。
轩辕麟眉头微皱,这场权力的变动或许会给他带来新的复国契机。
夜深人静,轩辕麟独自一人在居所中沉思良久,他手里捏着那份檄文,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未来。
他必须谨慎而决断,因为每一步,都是在薄冰上的舞蹈。
轩辕麟抬头望向窗外深邃的黑夜,并没有因此感到恐惧。相反,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命运好像是一场游戏,而他正准备玩出一番不一样的天地。
轩辕麟深吸一口气,将檄文紧紧握在手中,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意的光芒。
“赵勤,你以为自己稳如泰山,却不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我轩辕麟的未来,谁也挡不住。”他暗自道。
这是一场注定改变历史进程的斗争,轩辕麟已经准备好了。
在周懿的营帐内,对峙的气氛凝重而沉默。轩辕麟端详着周围的人,他的目光象利剑一般,尖锐而冷硬。
“周兄,我得说,你真是太短视了!”轩辕麟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以为联手谋反就能出头天么?”
周懿面色顿时一僵,他眼中的谋算似乎被彻底破解了。“你...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