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让大明上空的青天终于有了一丝清明,而打击保护伞的行动则是更加振奋人心,苍蝇老虎一把抓,那些黑了心的官员锒铛入狱的不在少数,砍头抄家的也不是个别。
一时间,各地百姓拍手称快,还没过年便已经放起来爆竹,张灯结彩,气象焕然一新。
这样毫不留情的洗刷官场,自然也给整个大明的政治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都吩咐下去,家中子侄谁也不能出去花田酒地,为非作歹,家中所有长辈务必对他们要严格!”
郭攸之在庭院中走来走去,眉间的烦躁清晰可见。
瞅着身后跟屁虫似的老婆,想起自己已经好几月不曾见过外头养着的外室了,不免又有些郁闷起来,语气就更加狠了:“再多请几个先生来家学!但凡家中子弟散学回来了的,一律进自己学堂!今年谁也不许放假!”
“啊?”郭攸之老婆道,“都是小孩子,辛辛苦苦上了一年学,也就指着这几天休息休息,过年还拘在学堂里,岂不是要累坏了?”
“嫌累?”郭攸之狠狠一跺脚,“那个小王八崽子敢嫌累的,老爷我明年就让他跟着移民去草原当野人!!”
“老爷……”夫人还想说什么。
郭攸之回头瞪她一眼:“我警告你,今时不同往日,这次陛下连赵皇后的远亲都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帮小子平日里玩些什么你不知道?若是连累到老爷我,脱了这身官服,咱们就自己跳黄河了结此生吧!”
郭攸之甩袖便走,现在自己身居高位,整个郭家的人都仰仗着他提携,郭家人丁不兴,二房三房的几个小子长得是一表人才,实际上却是败絮其中,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不严格管教的话,搞不好就要连累到他。
陛下早就不是当初被迫上位的废物王爷了,如今的陛下,根本不屑看他们这些朝臣们的利益勾结,他在意的,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
扫黑除恶既是陛下心中必行之事,若是他郭攸之敢当绊脚石,死无葬身之地都还是轻的!娘们拎不清,他能拎不清?
不光是郭府上下严加管束子弟,但凡脑子清楚的家族,都下达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命令。
而那些已经闯祸了的,也都被壁虎断尾,直接自生自灭了。
人人自危,四处都是看不见的硝烟。
但命令的源头,朱正此时却是一副悠闲的样子,带着几个心腹正在御花园赏花赏雪。
初来时,御花园还在修缮中,看似奢靡却又到处都是豆腐渣工程。
再看看如今的御花园,虽然少了奢靡之气,却是一步一景,格外精巧,气势恢宏,又开垦出了许多园子用做种植果蔬,以供给后宫,冬日里暖棚都升起了炭火,连一丝严寒都被驱散得干干净净。
“今年的雪,似乎比往年更大些。”赵正阳是习武之人,也觉得今年有些过于寒冷。
彭时点头:“从那年倒春寒开始,这冬日就一年寒过一年。”
看了看朱正的背影,接着道:“好在天佑大明,我朝百姓如今有足够的粮食过冬,又有能够抵御严寒的新屋和新衣,以往最难捱的冬季,如今倒是不足为惧了。”
“的确。”赵正阳道,“往年一到冬日处处路有冻死骨,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最后冻饿而死,惨绝人寰。”
可现在,无烟煤的普及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即便真的穷到买不起的人家,也因为朱正设计的热炕而免去了被柴火熏死的下场。
再加上朝廷修建了慈幼院和帮扶所,真有孤儿、流民,也会第一时间被送去这些地方安置起来,断不可能在大街上冻死饿死。
“说起这个,我记得那时候到了冬季,饥荒横行,百姓连树叶都没得吃,只能易子而食……”
说到这里,彭时突然感觉前方脚步停了下来。
朱正停在一处长满了梅花的庭院,满园梅香沁人心脾,缓缓道:“易子而食?”
“是……”彭时和赵正阳对视一眼,赶忙道,“不过,如今是不可能再有如此惨相了。”
赵正阳跟着点头,“是啊陛下,如今咱们有土豆、番薯,产量足够让百姓们安然过冬,别的不说,光是吃是远远吃不完的。”
“土豆,番薯……”朱正眯了眯眼,幽幽道,“两位爱卿可知,这二物,来自何方?”
自然知道。
当初还是赵正阳去和那个大食商人接洽,找了许久才找到了那些当时看上去稀奇古怪的种子。若不是朱正识货,只怕这会儿那大食商人还在拿着番薯当人参,到处招摇撞骗呢!
陛下怎么突然提及这个?
猛地,赵正阳眼中精光一闪!
难不成……
赵正阳心跳漏了半拍,不敢看朱正脸色,只能隐晦地给彭时剃了个眼神,却发现彭时已经若有所思,想来是反应过来了。
“陛下,是想开海禁?”
都是聪明人,这话若是放在朝堂上提出来,此时肯定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了,但此地只有他们三人,话题又是朱正提起的,自然要直截了当的说了,否则,陛下要这些谋臣有何用?
朱正盯着眼前暗自招摇的腊梅,眼神深邃。
开海禁,那是他早就想干却一直没找到时机的事情。
海洋能够带给大明的,绝对能够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而海洋之外的世界,则是朱正穷极一生也要征服的地方!他要真正做到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在以往,对于海洋,大明人是相当陌生的。
明初,倭国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大夏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海禁,没有朝廷允许,片帆不得下海。
禁止百姓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大夏进行贸易,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