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能在万千举子中脱颖而出的贡士,多是受着儒家学术的教育长大的。
那些圣人真言,早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轻易不能改变。
而眼前这道策题,却告诉他们,可以否定圣人之言。
圣人之说,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椎!
这种近乎离经叛道之言,如果不是出自陛下之手,众贡生估计早已把出题者骂个狗血淋头!
不过尽管心中苦不堪言,为了前程的众贡生,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绞尽脑汁,不留痕迹地吹捧这一行字。
一时间,不少人额上都冒出了一层细腻的冷汗。
殿试之上,出现这么多人无法动笔的场景,古往今来,这还是头一次。
朱正从正殿出来,迈着四方步子缓缓跺至庑殿。
不过几十来步的时间,朱正心中早已是百转千回。
历朝殿试,所出之题无非事关国策。
这些题目真的是很好,很透彻,但终归是出而无视,答而不行。
这些殿试选出来的贡士们个个才华横溢。
但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想让他们对朝廷的政策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大多是痴人说梦!
叫他们念念圣人之言可以,你要叫他们下山入乡去推广番薯试试?
他只怕连番薯要什么时节种下去都不知道,又谈何带着百姓改善民生?
说不定,出门在外遇到冻饿的灾民,他还要问一声“何不食肉糜”?
这样架在空中的贡士,一旦做了父母官,受苦的只会是百姓。
朱正开恩科,为的可不是选这些满嘴之乎者也,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酸腐生儒,他要的是思想开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的实干型人才。
几个月前,他派张虎生去西山屯,为的可不是让他们去围山打猎,而是埋头研究真正能够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各项事务!
比如番薯种植,再比如新式纺纱机、水泥、农业化肥等等……
但这些东西大多惊世骇俗,若想真正把这些研究出来,那去做这些事的人,必须对敢于探索新鲜事物!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景泰年间,大明多灾多难,自己必须集中一切力量来应付接下来的狂 风 暴 雨……
而知行合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就是违背圣人之言,打破一切旧思想的种子!
在这时候的明朝,提倡格物和实测,并已经发展出实验学萌芽了。
实验学萌芽需要实事求是的学风!
若有人能接受这样的新思想,大胆创新改革,那他朱正的布局才能真正实施下去,大明,才可能在衰败中迎来真正的新生!
朱正一边期待,一边缓缓走进庑殿。
大殿里,不少人已经咬着牙开始答题,而杨继平则迟迟未下笔。
他微微皱眉看着眼前的这一行字,神色莫名的有些怪异。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这一行字他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早在会试之前,他便随着陛下在青莲先生的那里听到过。
那时,青莲先生一反常态的不讲考题,反而当着众多学子的面提出了这离经叛道的格物致知之说。
其他人都不敢违逆圣人,更不敢触碰忌讳,纷纷离席而去。
最后只剩陛下和他还在认真听讲,现在想来,青莲先生以那样的阵仗迎接陛下时,便已知陛下身份了吧?
想到这里,杨继平不得不佩服起先生的风骨来。
朝闻道,夕死可矣!
姑且不论这一套学说,正确与否?但作为一个文人,能够为了心中理念,赌上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这样的行为就值得世人敬佩!
现在看来,青莲先生似乎赌对了?只是不知这种情况对整个大明江山而言,是好是坏……
思及此,杨继平心中暗叹一声,又长长吁了一口气。
这才目光一凝,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与杨继平不一样,西侧的庑殿中,王仲正咬着笔杆子冥思苦想,正值头疼之际,忽觉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过来。
他猛地抬头一看,顿时吓得面色煞白,身体也下意识地往后倒了倒。
却是朱正一脸威严地站到了他前面,目光炯炯,气势逼人。
朱正扫了他一眼,又见他桌上的答卷仍是空白一片,便面色如常的离开这里,去了别的地方。
王仲是本次会试一百九十九名,在他身前那张案几上的便是本次会试第一百九十八名。
也就是高全。
见朱正过来,高全瞬间坐直了身子,手中的笔假模假样在纸上比划着,仿佛自己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构思从何处下笔。
朱正扫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高全顿时兴奋地脸都红了,只觉得自己被陛下这一鼓励,茅塞顿开,文思泉涌,几十年的知识全部涌上心头!
看到高全开始作答,朱正也不停留,径直走向了另一侧的杨继平、陈笃等人,这两人向来性子沉稳,饶是朱正在面前站了好一会儿也不曾分神,依旧认认真真答题。
但即便如此,朱正的心底还是略微有些失望。
在庑殿转了这许久,也将这些答卷看了个七七八八,这些贡士的思维基本上还是陈旧迂腐,没有一丝新意,甚至有些人虽然表现看着在附和“知行合一”,但文章内在却依旧在抵触。
而且,大部分贡生全然没有逻辑思维,也没有给出任何一个合理的数据。通篇答题,对策虽多,理论虽新,也只能泛泛而谈,大而论之,看似有理有据,实则不合时宜。
杨继平因为听过青莲先生的学说,在这些贡士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但仍有些小心翼翼,不敢打破旧有的思想格局。
反倒是沈兴带给朱正一点点惊喜。
他思维跳脱,又极易接受新事物,对这样明显离经叛道的思想也抱着非常中肯的态度和别具一格的看法。
不过,沈兴自幼便随沈家大人们天南地北四处闯荡,不光是接受了先生们教授的圣人之理,也在生活中琢磨到了不少人间烟火气。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这样丰富的阅历和财富堆积起来的自信,沈兴具备这样的见识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总的来说,这一圈转下来,朱正多少有些失望。
他负手而立,眉头微蹙,闷着头打算回龙椅上去静静,一转身,余光却忽然瞥见了一行大字,顿时心下一震!
“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故天地之道,虽悠远高深,学者不可不求其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