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大雪仍然在不停的下着,下辖三府五直隶州,全部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中。
淮东的海水更是结冰达四十余里,冻死的人、畜数以万计。
冰寒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仿佛无数死去的阴魂徘徊在天空中哭泣。
官道上,到处可见拖家带口,犹如丧家之犬般的流民。
这些人都是大名、顺德、广平、保定、处州、太原、大同七府汇聚过来的流民。
他们身上只有单薄的衣物,补丁打了一层又一层,沿着官道一路往京都的方向走。
所有人,不管是老的小的,少的壮的,几乎个个都冻得面色发青,嘴唇乌紫。
他们的家在一夜之间被大雪压塌了,根本无处可去。
只能瑟缩着身子,顶着寒风前进,想找到几处破庙或者什么其他可以御寒的地方。
可这一路走来,见到的却都是被压垮的房屋,连一跺可以遮挡寒风的稻草堆都没有。
顿时,一股绝望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其中不少人眼神已经空洞起来,那是即将冻得失去神志的征兆,一旦失去神志,等待他们的便只有死亡……
与此同时,山西首府太原府,布政使衙门。
承宣布政使朱鉴正在焦头烂额着。
这位大明王朝的封疆大吏坐立难安,不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虽然屋里燃起了炭火,可那无孔不入的寒意,还是让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他感到阵阵刺骨的严寒。
他是永乐十五年中的举人,翌年会试登乙榜。
宣德三年,由左都御史举荐,升监察御史,巡按湖广。
时萧启宇等人聚众占据梅花峒,与官府对抗,官兵多次围剿未能平息。
朱鉴亲自出马,好言劝谕,萧启宇等众人才散去。
而鉴于梅花峒的经验教训,朱鉴飞速申报朝廷,请求恢复过去按察副使会同佥事按管辖区域分巡制度,责官员深 入基层,问民疾苦,禁奸惩暴,移风易俗,纠察下属官吏不法行为……
借此功绩,自“土木之变”后,一举被提升为山西布政使。
简单点讲,朱鉴是一个能臣,哪怕在后世山西历届布政使中,都赫赫有名。
但就是这样一位能臣,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恐怖天灾,也不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他望着屋内烧得呲呲冒火的炭盆,浓眉不自觉皱成了八字形。
“如今自己在屋内,烧着炭火都冻成这样,那外面那些直接暴露在风雪中的百姓,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惨状。”
“如今市面上的炭价都涨到四十钱了,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山西不知会冻死饿死多少百姓。”
朱鉴自言自语,眉宇间仿佛有一团放不开的阴云。
诚如卖炭翁所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木炭价格如此之高,是有原因的,这时候的技术烧制木炭不容易,在大明朝,炭是富人才用得起的东西,穷人取暖只能烧柴。
但现在天降大雪,又去哪里找干柴来烧?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受灾的百姓几乎只能挨冻了,而在古代这样生存环境严苛的情况下,这样严重的倒春寒在,还不想办法取暖,用不了多久,便会被活活冻死。
朱鉴叹了口气,搓了搓手,正准备出去看看情况。
却见底下的官员火急火燎跑进来,来不及喘口气,便大声喊道:“大人,灾情太严重了!刚才底下的衙差来报,光是咱太原府周边,就已经清理出了一万多具尸体!”
“什么?一万多?”
“你确定是一万多?!”
朱鉴顿时如遭雷击。
太原府作为山西的首府,各方面条件都比其他两府五直隶州优渥,如今在灾情下,都死了这么多人,那其他两府五直隶州的情况,肯定比太原府还要严重得多。
“恩。”官员重重点头,眼含热泪,声音哽咽,“下官不会算错,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二人。”
“几乎在一夜之间,整个山西数十万人房屋被积雪压塌,下官一路走来,街道上随处可见冻死的尸体。下官估计,这次的灾情怕要死数十万的百姓啊……”
说完,这名官员再也忍不住哭出声来。
数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朱鉴的身体也止不住的颤抖,眼神中尽是恐惧。
“我虽然写了折子请朝廷赈灾,可根据往年的经验,赈灾的物资和人马少说还要半个月才能抵达山西……”
“这半个月时间,饥寒交迫的百姓肯定会被逼入绝境,现在老天不让下面的老百姓活,那他们也绝不会介意把天给捅破。”
“大人所言甚是,一旦引发大规模的民变,我等山西官员的罪过就大了,这可如何是好呀?”官员慌里慌张道。
就在这时。
外头一阵喧哗,一个官差急冲冲地跑了进来。
“大人,大人!大人!锦衣卫千户王东求见!”
朱鉴下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心中下意识一慌。
毕竟,锦衣卫在大明的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响。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替陛下监察天下,虽说朱鉴自认为自己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未从干过任何作奸犯科之事。
但如今天降大灾,整个山西一团糟,他身为山西布政使,陛下要问他的罪,他也无话可说。
丢官,他朱鉴不怕,下大狱,他朱鉴也不怕。
可他放心不下山西无数还在风雪中,挨饿受冻的百姓啊……
想到这里,朱鉴忙问禀报的官差,“王千户可说是何事找本官?”
“他说他奉陛下之命,送来了救命的东西……”官差一脸古怪道。
“救命的东西?”朱鉴微微一愣,随后便与屋内的太原知府莫青山,快步朝大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