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思华年2021-12-22 10:262,822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原国民的脸皮早就练起来了。

  赵志红说他尿床都不带脸红的,更何况只是揍屁股?

  他还安慰赵志红呢:“二姐你别太激动,心跳过速对身体不好。再说了,我知道你是不好意思,没关系的,我不放在心上。”

  “二姐你考虑一下嘛,我一直都是你的乖弟弟,弟弟有难,姐姐帮忙不是应该的嘛?”

  “再说我又不会让你白帮忙。”

  “我给钱的!”

  最后四个字他说的好大声。

  余娇娇都无语了。

  她就不明白了。

  明明孩子都是同样的法子养大的,为啥这个长着长着就有点绿茶那味儿了?

  她家也没有谁有绿茶属性啊。

  赵志红被他缠的不耐烦:“行行行,我帮你,就帮你这一次,下不为例。”

  可答应是答应了,她心里也没底的很:“但我从来没写过剧本,更没写过漫画剧本,就算我想帮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你啊。”

  赵志红的作品都很随主流的。

  在上学的青春期里,写过不少诗歌。

  这时候的诗歌挺百花齐放的。

  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无病呻吟的。

  赵志红就写过几篇这种类型的。

  但很快,她就觉得写诗没意思。

  不如写故事。

  写故事,不管长的短的,笔下的人物故事就像是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样的成就感,是写诗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第一次以自己同学为主角的短篇恶搞小作文被老师表扬,又被报纸采纳之后,赵志红正式踏上故事写作的道路。

  并且越写越长。

  直到现在,她写的小说已经长达三四十万字,可以独立成册,而不必像以前一样,为了出版只能凑字数弄个短篇集什么的。

  并且因为小有名气,出版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容易。

  甚至因为事先在报刊上连载过,读者群体居然还不小。

  算是大陆比较受欢迎的女作者了。

  去年秋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报纸上关于女作者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不少读者觉得湾湾和港城那边的女作者更多,作品更丰富更有幻想力更有内涵,说内地的女作者比不上。

  重要论据就是内陆的女作者,总带着一股子小心翼翼的小家子气。

  说内陆女作者笔下的主角没有个性,总是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牺牲奉献精神,人物塑造千篇一律,故事也离不开家长里短。

  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内陆女作者笔下的主角没有自由,没有灵魂。

  这就搞笑了。

  故事本来就是立足于生活的。

  因为制度不一样,港城和湾湾跟内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说自由灵魂都是睁眼说瞎话。

  再说了,尽管是小说是故事,难道一定要像港城湾湾那边流行的,女主角除了恋爱可以万事不顾,连父母儿女生死都不顾,脑子里只有男人,这才叫自由叫灵魂吗?

  持这种观点的读者不算多。

  这种言论一出,立刻被很多读者给驳斥了。

  甚至还举例了内陆诸多女作者,其中就包括赵志红。

  因为赵志红没谈过恋爱,对感情戏没把握,她写的故事多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没毕业之前大部分是学校趣事。

  有的甚至连固定女主角都没有,直接就是群戏,大部分都是平时有趣的生活,为了学习怎么努力,不喜欢学习的对将来的生活是怎么畅想的,就算有爱情部分,也只是纯纯的暗恋。

  除了手头最近在写的这篇,她之前写的最知名的一篇是《陆家姐妹》。

  这个故事就是完全说亲情了。

  大概内容,就是爹妈严重重男轻女,已经有了三个女儿,可为了生儿子躲避计划生育,还是躲到了外地。

  三个女儿最大的才八岁,就得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生活了。

  叔叔大伯爷爷奶奶也是不靠谱的,平时不说照顾她们,还总是骂他们赔钱货,家里有点吃的,都会被抢去给叔叔大伯家的哥哥弟弟吃。

  她们姐妹只能天天喝稀饭。

  但姐姐很聪明很机灵,总能想方设法引来外人阻止这些亲人对自己姐妹的咒骂和毒打。

  后来爸爸妈妈回来了,三姐妹很高兴,以为会有父母给自己撑腰了。

  叽叽喳喳的给父母告状。

  结果父母愁眉苦脸根本没听到她们说的话。

  等过了一个来月,父母又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才刚满月的小妹妹让三姐妹照顾。

  而他们的父母,则又跑到外地继续奋斗儿子了。

  之前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生活的姐姐已经生活了三年,成了十岁的小姑娘,现在家里又多了个妹妹,三个小姑娘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了小妹妹的去留,三姐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奶奶叔叔知道了,还想把妹妹送人换钱。

  本来还犹豫着要不要送走小妹妹的三姐妹瞬间统一了战线,在千防万防都没防住奶奶把小妹妹偷走之后,三个小姐妹报了警。

  警察正好抓到奶奶卖妹妹的现场。

  奶奶入狱,叔叔溜走。

  婶婶天天上门闹腾,三姐妹关上门根本不理会,婶婶闹的过分了她们就去打叔叔家的弟弟。

  如是几次,婶婶怕儿子总是被这三姐妹欺负,也不敢上门找事儿了,只是见面还是要骂几句。

  三个小姐妹开始照顾这个才满月就差点被奶奶卖掉的小妹妹。

  谁知父母这次不知道是奋斗到了儿子在外面躲着想等儿子大一点,还是一直没奋斗到儿子,这一走,就是五年。

  五年,姐姐已经变成了十五岁的少女。

  三个妹妹也已经长大懂事。

  父母又回来了。

  这次倒是没大着肚子,但是带着两个一模一样的两岁小姑娘,显然,这又是她们的妹妹。

  甚至这次两口子在家呆的时间更短。

  只匆匆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吃了早饭就走了,临走还跟他们说妈妈现在肚子里又有了,人家医生给看B超了,这次一定是个弟弟。

  让家里四个女孩照顾好刚回来的小妹妹。

  等将来弟弟大了就可以给她们撑腰。

  最后的结局挺富有戏剧性,这两口子东躲西藏,肚子里的孩子四个月了,性征发育已经很明显,通过B超能明显看出来是个男孩。

  结果他们碰上了跑出来的弟弟。

  这个弟弟虽然因为卖二哥的女儿心里有鬼逃跑了,对二哥两口子却非常愤恨,觉得是他们一直生孩子的错。

  他们两口子为了生儿子跑到外面倒是逍遥了,丢到家里的女儿还不是得他养?

  他养自己儿子都嫌钱少,哪里有功夫替别人养儿子?

  现在碰到二哥,新仇旧恨一起算,假惺惺的告诉他们自己打工的地方很隐蔽,也有其他人在这边躲计划生育,保证不会被人发现。

  结果反手就打电话给老家的计划生育办把他们给举报了。

  故事的结局,六姐妹收到了被押送回来的哭哭啼啼的父母。

  妈妈的肚子已经瘪了,并且还上了环,爸爸呢,因为他要男孩的想法太坚定,也做了结扎。

  总之,双管齐下,他们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了。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老四和老五老六都是超生,政府还要罚款。

  小说结尾没说罚款多少,可结局大家都能想得到。

  小说里还仔细刻画了他们家生活质量的变化。

  有三个女儿的时候,他们家有一栋房子,一个临街小商铺,家里还有几千块钱,虽然被不靠谱两口子带走了,四个女儿的时候,小铺子被卖掉了,几个孩子靠捡废品存钱生活吃饭上学,双胞胎回来的时候, 他们开始变卖家里的家具。

  计划生育这几年正火热的,一家最多生两个。

  结果主角一家居然生了六个。

  这本书也因此一出版就引起了热议。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孩子越多家里越穷。

  想保证生活质量,两个孩子刚刚好。

  甚至还有人想把她这个十来万字的故事排成电视剧。

  反正自从这篇故事之后,赵志红的笔名‘箐箐’就出名了,她再也不是一个只有少数读者的小作者,而是正式走进了所有喜欢读书的人的视野里。

  也因此,她的名字才会在那次大战中被当做典型提起。

  无他。

  她对多子女家庭的刻画实在是太细致太真实太好了,特别是姐妹六个再次被父母丢下的时候的彷徨愤怒恐惧无助和茫然,差点让人以为她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

  但是,剧本她是真没写过。

  漫画剧本更是头一次听说。

继续阅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