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读书的学生回来,还有外出做过客的,回来讲他们见过城里的的见闻,讲其他农村的变化,之后,人们心里不淡定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过上与别人一般不愁吃,不愁喝的生活呢?按说我们的要求也不算高呀,为什么就不能满足那么一下下呢?差距也不能太大吧。
哦,是清溪寨村本就穷山恶水造成了,没有让人富裕的经济来源,也没有与其他地方一般的条件。怎么办?管他几十代的祖宗,我们要生存,我们要过上好生活。再于是,学生的读书了不再回来,日今的男女比例不是严重失调么?女伢想外面的很多男人不是娶不上老婆么?年青男的有力气的,不管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技术,找个沿海的城市工厂,每天上上班,一个月大几千块,过上城里人才过的生活,多好,多惬意?人都是现实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不是?最后,清溪寨村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而留下来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出门辨不清东南西北的路盲,胆子小不敢见大世面见了生人说不出话来的,认不清门牌号的,送给别人当老婆不是嫌年龄大就是长得对不起人的,还有就是年龄太小,需要读书认几字后再溜之乎的。
他们或她们,又有谁见识过近几年才刚刚风靡全世界的电子互联网?听都没听说过?啥网?会不是会打鱼的网?
在一些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或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或因为技术技能缺乏,或因为文化程度有限,许多人还没有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清溪寨村就是这样的。
清溪寨村的人做了多年的梦,梦境中的内容大多是大同小异的。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跟电影中描述的土匪那样,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年轻的男人的梦中内容,大多除了有酒有肉的生活外,人人都有年轻、漂亮的女人;鳏男每天梦回时分,都在回味隔壁寨的某寡妇与之共浴,难舍难分。清溪寨村的妇女则梦见幸福的一大家人,不愁吃不愁喝,天天丈夫、孩子、热炕头;姑娘则梦见有很多英俊、潇洒的帅小伙在屁股后面追呀追,而最终的白马王子则是跟韩剧里的男一号一样。
可人算不如天算。常言说,人要发狠,天心不顺。意思是人再怎么努力,人的生活水平就是不能提高那么一点点,硬是像不能生育的女人,再努力也白搭。
做能有好生活的梦,清溪寨村的人做了一代又一代,代代在失望中艰难度过。李富贵和盛国强、张来财、龚继平等人很难相信,一个年轻轻的女孩子,就能改变人们的穷日子、苦日子?
不光村里的人想事情,许莉丽也在想。
清溪寨村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资源,吴泽文、张胜兴、龚继平不都说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阳桃、还有天麻,独活、香菇么?山上既然有资源,许莉丽很欣喜,这些都是宝呀,城里人的“宝贝”,这些东西原生态的,纯天然的,别人城里人和平原上的人想要都没有呢。可是,原先山上的都烂了,腊肉吃不完的都喂狗了。寨子里的人对什么特产不特产的没有任何兴趣,认为这些都不值钱的玩艺,山里到处都是,春夏秋冬,翻来覆去的,年年都有,年年都开花、结果,周而复始,在他们记忆里,打小从记事起从来没有人当回事。不如掉在山里,烂在地里,当作肥料还实惠一些呢。
这些能变钱,众人不信。许莉丽是信的,她更有信心让这些山里嫌弃,外面的人是宝的东西变成哗啦啦的钞票。读大学时,她选择的专业就是电子商务,算是专业对口。现在,新时代党的好政策来了,全国都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各行各业的扶贫政策都在向贫困山区倾斜。为此,她没有理由不想方设法的让清溪寨村富起来。
随着农村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互联网深入乡村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农村生活方式和文化也随之悄然改变。红包文化盛行的背后,折射的只是农村买卖电商化、娱乐线上化、返乡创业等等被改变的一角。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面向农村的电商服务更加多元化。从帮助农村消费者购买产品,到帮助他们出售产品,农产品的出售渠道增多。
老话常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想要强,先通网”。可见,在农村,互联网经济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许莉丽想,这下她找到了用武之地了。
想起现在山外那些生活水平不错的人群,在市场买菜都要找有虫眼的,到乡下吃饭要找农家乐自家喂养种植的,吃鸡要吃放养的土鸡,吃羊肉要吃膻味浓浓的,猪肉要吃纯粮食喂的,见到城里人很少见到的板栗,核桃、柿子、阳桃、还有天麻,香菇,更是人家的零食和待客的必需品,什么反季节的,转基因的从开始的接受,到后来的嫌弃,生怕吃多了对孩子健康不利,男人更怕吃了这些会没有了爱情的结晶。更有甚者,对那些农药喂大的蔬菜,反季节的,转基因的东西深恶痛绝,谈虎色变。
这就是商机呀,清溪寨村这里有货源,城里人需要,山里人嫌弃,城里人是宝。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其劳力,其苦累,一年到头种的和收的入不敷出,怎能与城里人不吹风,不淋雨,每月大几千块钱的工资,吃还是吃绿色的,生态的,刁嘴,从他们衣袋里掏钱出来,买他们所需要的,何尝不可呢?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许莉丽的敏感,发现了这个就是商机。她要利用这个商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清溪寨村就是她的舞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