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吗?秋秋摸了摸头:“那你让我感慨什么?”
苏疏桐指了指word里一个划下划线的名字。
“清澜……”秋秋念了一下这两个字,觉得很陌生,就问,“是作家的新作吗?”
苏疏桐摇摇头,打开百度,让秋秋自己看。
清澜,当代诗人,曾在文坛活跃二十年,却突然辍笔不再写作,成为文学界一大憾事……
秋秋做编辑五六年了,对小说界的作家能说的头头是道,但对诗歌届除了课本上的那些诗人,她是一个都不知道。毕竟现在没几个人愿意看诗歌,就算看诗歌,网上一搜,要什么诗歌没有啊,还不用花钱看,还能随时随地的看。所以诗歌集这种东西,知书为了稳妥起见,做只做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市集,外国的比如泰戈尔,普希金,里尔克、莎士比亚、拜伦那些。中国的比如徐志摩,余光中, 海子,席慕蓉……对于这个清澜,秋秋确实一点也不了解,但从百科上看了看他的诗歌,写的的确很优秀。
但优秀的诗歌多了去了,为什么苏疏桐要让她专门看一眼清澜呢?秋秋有些不解,她疑惑地看向苏疏桐,问:“你对清澜很有兴趣?”
苏疏桐点点头:“特别有兴趣。”
秋秋好像明白了一点儿:“你喜欢诗歌?”
苏疏桐摇摇头,她只喜欢逆水行舟的小说,除了逆水行舟,其他作品都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喜欢。
秋秋就不太明白了:“那你让我看清澜干什么?”
苏疏桐左看右看,看到大家都在忙手头的工作时,才跟秋秋小声说:“按照任副总的工作方法,我觉得她休假回来以后,很有可能会找清澜谈一谈,也许谈好了,她就会做清澜的作品。”
“不可能。”秋秋想都没想,直接否定,“诗歌不挣钱,任副总才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苏疏桐却有她的见解:“诗歌是不挣钱,但清澜本身是有实力的,加上还有像依山这样的畅销书作家朋友捧场,保守估计,起印册也不会低于两万。”
“两万?”秋秋差点没惊掉大牙,她低声说,“桐桐,你来知书好歹也有大半年了,纯文学的作品,能卖八千册都算是谢天谢地了,你还不低于两万,你是不是还没睡醒?”
苏疏桐说:“依山两年内往清澜家跑了三十三次,足以说明他们两个的关系很好。依山的朋友再帮忙力推,就他们这个级别的相互捧场,热度绝对能起来,你相信我就去把清澜拿下来,我绝对不会让你亏的。”
最近这段时间,秋秋是眼看着苏疏桐进步神速,苏疏桐说的这么坚定,她不得不认真考虑可行性,过了一会儿,她咬牙说:“行,我去试试。”
“你速度一定要快,要不然任副总一回来,你就没机会了。”任晚是集团副总,秋秋只是一个编辑,论宣传炒作与选题重要程度,秋秋哪个也比不过任晚。所以苏疏桐又说,“虽然清澜之前任副总没约过,但你只要做了清澜的作品,任副总那边就……”
看着苏疏桐有些为难的脸色,秋秋立刻就明白她为难的地方了,赶紧说:“你放一百个心吧,我是任副总带出来的编辑,知道怎么做她不会生气。”
苏疏桐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朝秋秋笑了:“说实话,如果不是劝你不签小海螺,我真不想把清澜这条线告诉你,我总觉得挖了任副总的强调,有点对不起她。”
秋秋就笑她:“你要不要这么天真,清澜脸上又没写任副总是她专属编辑,任副总也没跟清澜有过任何一次合作,我去拿下清澜,完全是合乎知书章程,符合同事道义!”
“可任副总是有签清澜的苗头的。”
“苗头?”秋秋朝苏疏桐眨了眨眼,一本正经地说,“苗头算什么?知道咱们家死对头悦人集团吗?人家挖了我们多少墙角了?有多少作家合约期一到,悦人就立刻开高价抢人,我这算什么,我最多算是先发现商机!跟悦人那种做法比起来,我已经是纯洁的小天使了好嘛?”
苏疏桐点点头,被秋秋最后一句娇娇的口气逗笑了,她配合地说:“是,是,我们秋秋就是纯洁的小天使,所以纯洁的小天使,你这周休息的时候就去清澜家转转吧,祝你顺利签下她,然后发大财挣大钱。”
“那必须的,我会使出十八般武艺靠才华跟美貌征服清澜。”秋秋说完,突然又想到什么,就问,“你这么看好清澜,你怎么不签她?你不是一直想独立策划选题吗?这机会多好啊!”
苏疏桐说:“我有我想做的选题。”
秋秋问:“什么选题?”
苏疏桐叹了一口气:“不想说。”
秋秋继续问:“为什么不想说。”
苏疏桐回答:“说了你肯定不会看好,会让我放弃的。”
秋秋立刻鄙视苏疏桐:“桐桐,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种特别功利、完全没有文学素养、也完全没有作为思想工程师使命感的人吗?”
苏疏桐没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秋秋。
但秋秋秒懂了,苏疏桐这是在无声的语言告诉她:对,你就是,你完全是。
秋秋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拍了拍苏疏桐的肩膀,一副‘你说的我都能体会’的表情说:“桐桐,没事的,我们两个都这么熟了,你还有什么不能跟我说的,只要你说的言之有物,我一定支持你。”
苏疏桐想了想,问:“真的?”
秋秋猛猛点了点头:“真的,你都把清澜让给我了,我还能给你打退堂鼓吗?”
苏疏桐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于是就说:“我想出新人散文集……”
“不行不行。”苏疏桐的话还没说完,秋秋就立刻开始反对了,“散文集本来就没几个人看,我们之前出的散文集,好多只卖了几百册最后都化纸浆了……”
秋秋的话还没说完,苏疏桐就坐直了身子,拿起桌子上的一本纸稿,开始进行审稿工作了。这一副不想听秋秋说话的样子让秋秋有点尴尬,秋秋还想张口,就听见苏疏桐说:“你要再反对我,我就告诉闻主编,你想签清澜。”
“不行不行。”秋秋赶紧说,“闻主编一定跑的比我快,你不能给我希望又让我绝望啊。”
苏疏桐冲秋秋咧嘴一笑:“那你就要支持我,我想做散文集这件事,在我还没出详细策划案的时候,你不许告诉别人。”
“行……吧。”秋秋说的十分勉强,但就散文集那点可怜的市场,就算苏疏桐想破头,也卖不了几本书,秋秋预料到苏疏桐的业绩,心里惆怅的要命,最后只能说,“大不了,清澜的业绩,到时候我算你一半好了。”
“那我先谢谢你。”大家都不看好散文集,但她就是要一门心思做下去,都没人做,也就意味着没人跟她争市场。
或许她运气足够好,能找到散文集的突破口。
要是找不到,大不了就是失败了。
失败了又怎样?不过就是重头再来呗。
反正她年轻,失败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