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韩涛兴奋的完全无法入眠。
卢永新在高炉里干活,他和阿泰都是后半夜才回家。
阿泰虽然辛苦,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执着,他说:"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让大家都感受到我的付出和汗水。
次日,韩涛怀着兴奋之情,好不容易等来烧石灰这个时刻。
海岛上最大的烧陶基地——海拔近两米高的大高炉就在昨天被他从大高炉里取出来了,他把它放在地上,用泥土将其密封起来。
在大高炉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炉口,里面盛满了酒和酒瓶;
高炉底部有开口供进气和取出炉灰用。
其目的在于较好地聚热并使木材在其中得到较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炉子内温度。
除仍处于警戒巡查状态的克莱外,岛上其他人员都集结起来,准备亲眼看见烧制石灰时的盛景。
见到面前这个大高炉时,卢永新表现得很自得,那可是他煞费苦心创作的代表作。
而现在他又将以这部巨著再创一个更辉煌的奇迹。
他将把人类文明最早的石灰烧遍整个荒岛。
“咳,你有没有问题?”
卢永新故意清了清嗓子,就像上课教课一样,视底下人为学生。
阿柒十分合作,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问:“卢先生,拿着这些海螺壳、贝壳真能烧石灰么?”
岑诗雨还道出了他的疑惑:“我知道石灰是石灰石或白云石,方解石都可以烧,可不知连海螺壳都可以烧石灰吗?”
“那么,您了解海螺壳,贝壳的主要原料了吗?”卢永新问岑诗雨。"知道,它是由碳酸钙构成的!"岑诗雨点了点头。"我也不清楚。"卢永新又问道。"这叫什么东西?卢永新笑眯眯地看着岑诗雨。
“不甚明了。
“就是碳酸钙。”
说起碳酸钙,岑诗雨知道。
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都可以用来烧制石灰,但最主要的还是碳酸钙。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一些贝壳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比如:项链、戒指等等。其实贝壳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它含有丰富的钙质而已。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由于主要原料均为碳酸钙,也许海螺壳也真能烧石灰。
“卢先生,那么你有没有试过?”阿柒好奇地问。
“不,但别忘了,我交化学了。在实验室做了无数遍这类实验”,卢永新信心满满地笑着,似乎实验成功了。
韩涛迫不及待地说:“卢先生,我们几点开始呢?”
卢永新兴奋地说:"立即、立即动手!“
说完卢永新搭梯把木柴倒进了高炉。
他拿起一根木棒,在木柴上轻轻一点,然后把它往里一插,然后再往里一铺,再往里一插……如此反复,直到把那十筐的海螺壳都倒完为止。
海螺壳铺好后,再往木柴上浇一些水,然后再把铺好的海螺壳盖在上面,最后再撒一层盐和一层米就可以了,等十筐的海螺壳全部铺好之后,再往上面浇一些水。
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卢永新早已累出了一身冷汗。
下一个环节是点火。
点火这件事卢永新看着韩涛还是把它给韩涛去办,咋说韩涛又是这支队伍的队长呢,让他去点火最恰当。
韩涛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下亲自给自己的高炉点了第一炉大火。
望着火焰从下到上地燃烧起来,大家都满怀憧憬,恨不得这把火真能把石灰烧起来。
除卢永新外,其他人士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从理论上看尽管没有错,但是究竟能否成功只能在燃烧后才会知道。
望着从炉口高喷出来的火焰,韩涛问卢永新:“高炉里能有多高?”
卢永新信心满满地笑了笑说:“至少也要九百度吧,烧石灰肯定没有问题,烧石灰要九百度至千百度不等,只需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烧1个小时左右便可成功了!”
大热天,天降烈阳渐升,虽然烧陶基地此处被树荫挡住,但仍难当酷暑。
加之高炉里放出的热浪更灼人,在一旁等着的人一个都满头大汗。
大家实在是太热了,只好都退下来,在树荫下寻找停留的地方。
如此不断地等待,最后等来了高炉里所有的木柴都被烧光了。
此时离高炉也不宜过近,因高炉内余热般灼人肌肤。
再等待近1小时的时间,一直等到高炉再也没有烧灼人的大火球时,人们才到达高炉外。
这时用手摸高炉,仍可感到阵阵沸腾,可以想象气温最高时高炉内的景象。
卢永新说:"高炉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用草木灰烧出来的。
草木灰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个个巨大的海螺壳。
那些烧着的海螺壳呈石灰般的洁白,很轻很脆,稍用力一碰就碎。
见到煅烧得发白的海螺壳时,卢永新内心的沉重终于可以释怀,敞声地笑起来。
“成功了!”
“难道这都是石灰?”
阿柒很兴奋,自己也第一次亲眼看看石灰是如何烧出来的。
卢永新这时收住欣喜若狂的神情,抑制住说:“没有,那不是真石灰,还有一步就要石灰了!”
阿柒张着大嘴诧异:“那还是石灰么?”
“现在这仅是生石灰的一种,其主要成份为氧化钙,还要经过过水才会成为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的一种。卢永新耐着性子对阿柒说:“熟石灰就是我们要的,用熟石灰才能盖好石头房子!”
“阿柒,你不要多问,赶紧帮忙一起收生石灰!”阿玖从垃圾桶里拿起一个小塑料瓶,递给陈思静。“这里面有不少石灰石呢!”陈思静把小塑料瓶丢到一边。“你知道吗?蹲下来拣海螺壳,陈思静对阿柒说。
“来啦!来了。
还有一些人陆续加入拾海螺壳行列。
卢永新等人把收集来的大量的草木灰用火烤着,然后将其粉碎成颗粒,最后再将其放入水中浸泡,使之与海水混合后再进行煅烧,最终得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白色的石灰。
这些煅烧后的海螺壳格外酥脆,有时轻碰即破,捡起来很麻烦。
但只要想到海岛上能炼出石灰来,这一切都无所谓,大家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花了大半个钟头,经过大家齐头并进,总算将高炉里的海螺壳都集齐。
高炉是由卢永新和阿泰用熟石灰在水坑里烧制而成的。
卢永新把三筐大的海螺壳放在这个水坑里,然后把这些大的,小的,颜色不一样的海螺壳装在一起,再往里面注入一股水。
海螺壳在水的作用下开始了分解发热的过程,只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坑。
卢永新见此情景先是笑出声来,随即韩涛也笑了出来,随后就有了别的大家。
“卢先生,做的很漂亮!”韩涛兴奋的抱住了卢永新。
卢永新得意忘形地又蹦又跳:“哈哈哈……我说一定能成功!”
成功地烧石灰无疑是一件足以改变海岛命运的大事,这个标准就是从此人们再也不需要住茅草房,也能使用石灰建造更多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