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宁默默的摇了摇头,“父亲就算放了夫人出来,心里依旧在怪她,这跟关着她有什么区别,不是夫人想要低头,是她心疼若宁,想要护着若宁,这才向父亲低头了。”
苏和榆心里也是不痛快,想到当初的一幕幕,他依旧是心惊胆战。
“我也不想相信证据,可是它就摆在那里,你母亲生你前喝下的补药是她送来的,在她的房里明明发现了大量的堕胎药,当时只要静秒愿意放弃你,她就能捡回一条命…”
苏和榆已是哽咽起来,却还是继续说下去,这些事情他原本不想让若宁知道,只是若宁表现让苏和榆刮目相看,他相信若宁可以承受这些,更应该对李静秒这位母亲心存感恩。
“当时我跟老夫人都在劝她,我们已经有了修泽跟修嗣,孩子以后还会有的,想要她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是静秒没有,她说血肉相连,不忍心也做不到。”
若宁缓缓的叹了口气,她知道李静秒的死是因为江姨娘,她在等机会为李静秒报仇,可是当苏和榆说到这里,若宁也不免触动,这是她的母亲,为了她而丢了性命。
对于未出世的孩子,李静秒能以死相拼,这是给了若宁生的机会,若宁这个做女儿的,能做的就是让她沉冤得雪。
而江姨娘的狠毒真正是让若宁开了眼界,明知道会死,可为了孩子,李静秒也只能这么选择。
哪怕江姨娘再是掩饰,再是对苏和榆用心,这份狠毒始终没有办法与李静秒的纯善相比,冥冥中就注定了苏和榆对李静秒念念不忘,而对江姨娘不过是以礼相待罢了。
“父亲的心意,若宁明白,即便母亲没有陪伴若宁一天,若宁也想不起来母亲来,却是对若宁最好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父亲认定了是夫人害死了母亲,便是再也不愿意再给夫人解释的机会了,这难道就是母亲想要看到的吗?”
苏和榆只觉得有些累了,转身就想离开,“我不想再提了,不管她想不想看到,我都再也见不到她了。”
“母亲希望看到的是父亲善待夫人,因为母亲知道夫人是唯一可以真心对待她三个孩子的女人,父亲你仔细想想,大哥也好,二哥也好难道都是笨蛋吗,他们对夫人的态度,对其他妾氏一样吗?”
苏和榆有些回不过神来,他知道不一样,李静婳对这三个孩子的确是用心,他也没有多想。
可是现在若宁一提,他倒是想起来了,他这二个孩子哪里是这么轻易的就被收买的呢?
若宁行礼之后便是离开了,苏和榆呆呆的站了很久,直到春月提着灯笼过来,轻声唤了几声“老爷”,他才是醒过味来。
“老爷,天色也是不早了,可是要进园子休息?”
苏和榆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书房还有事,回去好好伺候你家主子。”
春月忙是笑着应下了,苏和榆也回到了书房,看着摊开的公文,是一个字也看不明白了。
一夜无眠,看着天已是亮了起来,苏和榆只能换了朝服,去上朝去了。
只是这朝堂上,今天也是不安宁的,皇上正襟危坐,原本因为西大街的暴乱已是让他头疼不已,郑国公郑景阳上的折子,直接让他丢在了郑国公的身上。
“郑国公你是当真的吗?”皇上重重的咳嗽了几声,原本紧皱的眉头更是加深了。
皇上已是人过中年,身量清瘦却是不怒自威,年轻时也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即便现在也是容貌儒雅,却是在他一身的皇者之气下,被完全的掩盖住了。
现在的他阴冷的看着郑国公,若是换做他人,早就跪在地上求饶了,郑国公只是微微歪着腰,并没有解释什么。
“郑国公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忠勇将军守卫边界多年,受伤之后又是在这次暴乱中救助受伤的百姓才受了重伤去世,这样的为国为民,你怎么能在他死后就上折子揭发他?”
苏和榆第一个便是站了出来,虽是恭恭敬敬的站着,目光中警惕的意味极重,只是郑国公显然是没把苏和榆放在眼里。
“有功则要赏,有过自然是罚,若是人一死所犯的罪过就可以一并带过,而他的功绩却被无限的放大的话,我们南州国的法纪何在,只要有过过错就一死了之的好。”
郑国公恭谨的向着皇上歪了歪腰,“皇上仁慈,因为忠勇将军一死便是怜惜他,臣万死也不能看着,皇上的权威被人如此玩弄。”
皇上细眯了眯眼睛,精光一闪之后便带着些许的疑惑,“郑国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郑国公回道:“皇上英明自然明白臣的意思,若是一时饶了有过之人,之后人人效法,便是我们南州国的臣子没有尽到规劝的责任。臣还请皇上严查忠勇将军,公布他的罪行,使得无人敢行差踏错,就是臣背上骂名也是心甘情愿。”
苏和杨上前责问道:“郑国公未免太过赶尽杀绝了,先是退了与赵家的婚事,再是上折子揭发,忠勇将军已经去世,却是连个申辩的机会都没有,郑国公真是好算计。”
郑国公坦坦荡荡的看向皇上道:“死后被揭发的人比比皆是,有清白无辜的,也有罪大恶极的,相信自然有公道在。臣是与赵家退了婚,以往敬重忠勇将军,现在却是不愿同流合污。
苏家不是同样与赵家是姻亲吗?苏其候这样的愤慨,可是在为你的妹夫鸣不平?我郑景阳宁可背上无情的骂名,却是没有南州国的法纪清明来的重要。”
“你…”苏和杨一时语塞,苏和榆只觉不妙,忙是对着苏和杨摇了摇头。
苏和榆上前一步,恳切的说道:“忠勇将军是否有罪还言之尚早,既然郑国公一口咬定将军有罪,那就请皇上严查。若是景军真的有罪,皇上怎么惩罚都不为过,可要是将军无罪,郑国公你可是诬陷栋梁呀。”
现在这事已经被郑国公上奏到皇上面前了,哪怕皇上不愿意也只能严查下去,苏家与赵家的确是关系亲密,要是非要拦着,更是会给郑国公借口,对赵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