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端上来,刘慧芬坐下,给苏哲递了一个白面馍。
苏哲接过啃了一口,笑道:“做的真好吃。”
刘慧芬得意:“为了学这蒸馍,我都去烦扰刘奶奶好多次了。”
“辛苦了媳妇,等吃过饭,去给刘奶奶送点馒头过去。”苏哲就着咸菜,边吃边说道:“今年收成瞎了,我又得忙工厂的事情,地的话等新的拖拉机开回来,找人重新开垦和耕种,一大家子,都得忙,顺便把刘奶奶的也给种了。”
刘慧芬抬头愣愣的看着苏哲。
“看着我做啥?赶紧吃,这些天买点好的东西,得给俺闺女好好养养!”苏哲给刘慧芬夹了块木耳:“得找时间,在后山养几头猪,在竹林里养点鸡,刘奶奶家的鸡太少,你也得好好补补。”
刘慧芬低头,抿着嘴,眼里噙着泪。
“唉,你干啥?我,我说错啥话了?”苏哲放下筷子,手忙脚乱找东西给刘慧芬擦眼泪,结果啥也没找到,刚要起身,就看到刘慧芬抬头,那衣袖擦了下眼。
扑哧!
看着苏哲一脸担心的样子,刘慧芬忍不住噙着泪笑出声,看着愣住的苏哲,瞪着眼睛问道:“你干啥对我这么好?”
“你是俺媳妇,不对你好对谁好?”苏哲松了口气,又给刘慧芬夹了一筷子菜:“赶紧吃吧,凉了吃了就不好了。”
“嗯!”刘慧芬低头吃饭。
“对了,燕子嫂子咋样了?”苏哲问。
“三爷这几天一直给她针灸和推拿,说是配上一些药物,已经好很多了。”刘慧芬说:“只是,虽然闹得少了,可还是经常发呆叫儿子的小名……三爷说,还是得心药来医治。”
苏哲沉默,收养小孩认许燕子为娘,今年还是不行。
“对了,三爷说那些镇痛和舒缓情绪的药没了,正要通知你啥时候去城里了,再捎一些回来。”
苏哲点了点头,默默吃饭。
吃过饭,刘慧芬去给刘奶奶送馒头。
苏哲端了饭菜去找李老三,敲门:“三叔,吃饭了。”
“不饿……”
“我跟燕子嫂子找了一个孩子。”苏哲说:“发洪水,一家子就剩他一个了。”
李老三开门,瞪着小眼睛:“真的?”
“骗谁也不敢骗您老不是?”苏哲笑道:“慧芬好不容易做的,先吃饭吧!”
“饭先放下,跟我说说那个孩子的情况!”李老三没心情吃饭。
苏哲无奈,只能把下河村的孙大立家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孙大立跟着集体上过几天学,可惜家里太穷,老早就跟着生产队开始放牛,每天能算两个工分补贴家用。
眼下家里就剩下一个人,村里先让他在集体吃饭,这以后的事情,所有人都避讳的没有去谈。
刚刚遭了灾,家里多出来一张嘴,很难养活的。
“你想收养?”李老三小眼珠子转动,透露着精光。
“我没时间教养,而且眼下慧芬也有了娃娃……”苏哲苦笑:“不合适。”
李老三皱眉:“难道你想让他直接跟着一个疯子?那不是奶娃子,而是十来岁的孩童,他会愿意?”
十来岁的孩子,给一个老人和疯子收养,再傻的孩子也不会同意。
“我的意思是,想建一座学校。”苏哲说道:“我不是跟您说过嘛,给您扬名,发展咱们的中医嘛!”
李老三冷笑:“就你上那两年学,还想着建学校?”
苏哲笑:“建学校又不看学历,而且,这不是给您建的嘛?用您的名义总行吧?”
李老三嘴角抽了一下,老子上的学还没你多呢!
“其实,学校只是一个借口,也是我看到大力的情况,想要做点什么想出来的一个折中的办法。”
苏哲说道:“眼下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被扔掉的孩子很多,如果有一所学校给孩子们管上吃住,不至于饿死,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办法了。”
民办,公办,这时候的教育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到县委报备之后,就能开始授课。哪怕是在家里,只要学习跟得上,到时候都可以到公办的学校考试升级。
苏哲不需要办学资质,只需要一个报备,顺道将李老三给忽悠到身边。
医者父母心,能够帮人,他应该很开心才是。
这孩子的心,太善了,就是阅历太少,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有多严重啊!
李老三心中叹了口气:“要办就快些办吧。只是这孩子改口叫燕子娘,你有把握吗?”
苏哲摇头,这他哪能知道,前世又没有教育过孩子。
第二天一早,苏哲开车带着刘慧芬到了下河村,接上杨桃向着柏河村的方向走。
河滩路基本上都被冲垮,眼下大水虽然退了,可是路上淤泥烂石头很难走,反倒事柏河村这边的靠山路,虽然被冲出一些沟渠,用土石垫垫就能通过。
刘慧芬看杨桃,穿着一件碎花衬衣,虽然有补丁,却非常干净。
一头长发有点枯黄,用一个头巾扎起来看着很是清爽,瓜子脸,大眼睛,五官匀称,笑起来带着两个小酒窝,非常好看。
更重要的是,上身的丰满,与自己的相比……
偷眼看了眼开车的苏哲,刘慧芬心中不免有点酸涩,这乡下还有这么清秀的女人吗?
“这就是苏厂长的媳妇吗?”
杨桃也在大量刘慧芬,穿着一件新做的长裙子,头上带着有蝴蝶结的发卡,个子算不上高挑,身材却很匀称,特别是一双眼睛,仿佛琥珀一般,睫毛眨动,特别漂亮。
也就这样的女人,才能配上苏厂长吧?
杨桃是个寡妇。
前几年知青下乡来到下河,跟村里的一个青年好了,也就留在了这里。
原本生活还好,男人很能干,对她也很好。
只是后来集体干活出了意外,没几天就走了,留下了一儿一女和她这个寡妇女人。
这两年有不少人打她的注意,但是因为孩子的原因都不敢考虑。
一个人孤儿寡母有多么不容易,房子漏雨没人修,上工工分也不够仨人吃,每天孩子四谟八方的寻摸吃食,被人欺负,被人骂,她还啥都不能说,心中的委屈别提有多大了。
至于说什么知青返城,回娘家啥的……
还有家吗?
【作者题外话】:万字更新,持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