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现代美食有不少科技与狠活,但是味道确实非常不错,适当的运用一些,会让食材更加的美味。
而古代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佐料,苏翠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
简简单单的十三香,就能让面条的香味变得浓郁起来。
“确实很好吃!”付掌柜毫不吝啬的夸赞,“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这位姑娘,您难道真是宫里出来的御厨?”
就算不是,那一定也是某个名厨的亲传弟子,然后逃荒流落此地。
苏翠有点不好意思,她这点厨艺真的算不上什么大厨,只是征服古人的胃应该绰绰有余,“不是,只是平时自己喜欢钻研一些吃的,付掌柜,我刚才说的那些话,你考虑一下怎么样?”
大不了再多做两道菜,让付掌柜他们心服口服。
没想到付掌柜都不需要再考虑,直接就答应了,“好,我答应你,只要你能让千里楼起死回生,就一切都按照你说的做!”
“好,够爽快!”苏翠一拍手掌,“那么以后我也是千里楼的掌柜,大家叫我苏掌柜就好。”
付掌柜点点头,然后就带着苏翠,向店小二和厨子他们宣布了一下这个事情。
店小二和厨子他们没什么意见,毕竟千里楼都已经这样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而苏翠一家人带着苏向东一家人,正式在千里楼住了下来,付掌柜给他们安排了几间房,当做他们长住的房间。
然后付掌柜写了两份契约,和苏翠各自按手印后,一人一份收起来。
“付掌柜,你知道哪里有成衣坊吗?”中午时分,苏翠忽然问付掌柜。
“京城有许多家,怎么了?”付掌柜有些疑惑地问。
“带我去逛逛。”苏翠神秘一笑,“自有用处。”
寒灾马上就到,但是除了她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在那之前她想去把京城的棉衣收一收,然后看看哪里有木炭之类的,都收回来当做备用。
这可比买菜更重要,要是冻死了,谁还来吃饭?
付掌柜也没多问,坐上马车就带着苏翠出发了,而苏大阳李氏他们则是留在店里,开始和店小二他们一起来个大扫除,把千里楼尽量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大半天的时间,苏翠把附近几家成衣坊都逛了一遍,但凡是有厚实一些的衣服,她都买下来,然后又去购买了许多的木炭。
而当下,厚衣服和木炭,是京城最廉价最卖不出去的东西,全部都低价卖给了苏翠,并且那些货商一时半会也没地方补货,所以接下来她将是拥有最多过冬衣物和木炭的人。
李氏看着苏翠一马车一马车的往千里楼搬东西,有些不解,“翠翠,怎么买这么多衣裳?还全是这么厚的?木炭也买了这么多!”
“娘,我做了一个梦,马上要冷死人了呢!”苏翠小声的告诉李氏。
李氏一惊,眼里闪烁着不敢相信,但是又感觉苏翠不是说笑,之前苏翠也说过自己做的梦,都成真了。
苏翠搬完这批木炭后,又立马叫上了苏强,让他跟着店小二去远一些的成衣坊继续买衣服
她则是和付掌柜一趟一趟的进出集市。
好在千里楼挺大的,尤其是那个后院,起码有六七百平,付掌柜告诉苏翠,千里楼是他家祖传的家业,两三代人一代一代的打拼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后院则是特地留着的,原本打算生意好的话就把后院扩建,没想到都要倒闭了。
现在全部堆着木柴和木炭,又铺上了一些干净的粗布,用来堆放过冬衣物被褥。
付掌柜心里一万个不解,苏翠怎么不是想办法去弄到食材,或者研究一下菜式,反而是这么大费周章的买衣服和木炭?
而且苏翠不知道哪里来的钱,虽然那些东西价格很低,可是这么大规模的购买,也是需要一笔很大的钱,她付钱的时候爽快极了,似乎一点都不差钱。
既然是人家的钱,那么付掌柜也不会多说,不就是借个后院囤东西吗?他不介意。
经过两天的时间,院子几乎都囤满了,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万一下雨的话怎么办?
付掌柜提出这个问题时,苏翠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下不下雨的谁知道呢?”
在寒灾到来以后的几个月,不会下雨,就是那种干冻,连没有闹旱灾的京城,都一直不再下雨。
苏翠确定自己没有记错,那个梦她可是一连做了三个月,天天温习,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她都是记得的。
让苏翠感动的是,即使她这么说了,付掌柜还是带人找了不少的油布,把后院的东西盖得严严实实,憨笑着告诉她,“以防万一吧,花了你这么多钱,要是真下雨淋湿了,全浪费了。”
“好。”苏翠点点头,心里对付掌柜的印象更好了。
就在苏翠他们忙里忙外的时候,陆宝坤一直派人在关注着他们的举动,没想到苏翠还真在千里楼住了下来,听说成了二掌柜。
一个野丫头,也能当掌柜?怕不是付麟穷疯了,想找个人垫背吧?
得知苏翠和付麟买了很多的厚实衣物以及一些取暖物资,陆宝坤只觉得可笑,两个蠢货凑在一起,干出来一件大蠢事。
“来来来,我们明月客栈新出的碎玉鸡丝汤,鲜美可口,进店前二十位贵客,还送桃心酥一叠!”明月客栈的店小二在门口卖力的吆喝着。
很快,千里楼也出来了两个人,是李氏和白氏,两人扯着嗓子大喊,“即日起,但凡是进千里楼吃饭的贵客,统统送两个大馒头,棉衣一件!”
听到这话,不仅明月客栈的店小二像见鬼了似的,路人们也是用看二傻子的眼神看着两人,嘀咕了起来。
“千里楼发什么疯?送棉衣?”
“估计是实在送不出什么东西了吧,听说快倒了。”
“这么热的天,还送棉衣,笑话!”
“我家都扔了好些厚实衣裳,看这样子,要热到年底去了。”
“我家也是,今年冬天肯定冷不到哪里去。”